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71章 很快就要结束了

第471章 很快就要结束了

  “末将无能!”

  博和托深深的低下了头,是实际行动回答了赖慕布的问题。

  “哎...”

  “臣无能啊,拖累了咱们大清。”

  “你自去组织撤退吧,到了潞安后,记得在上党地区沿着丹朱岭一带布置防御。”

  “潞安府守不守得住,关键不是在潞安府,而是在丹朱岭。”

  “本帅无能,丢了高平县、更是丢了咱们大清不知道多少将士的性命,其中就包括你的弟弟博洛。”

  “有何脸面回去见摄政王啊?”

  赖慕布起身,走到大帐门口,看着外面来来去去的将士、乱成一团的大营,略带悲戚的说道。

  “大帅,不可啊!”

  “只要回到潞安府,咱们依托丹朱岭,依然有和明狗一较高下的实力,高平县的二十余万大军,还需要大帅指挥啊!”

  “而且大帅乃是尊贵的太祖亲子、尊荣至极,大可不必留在此地以身犯险......”

  听到博和托这番似要交代后事、遗言一般的话语,博和托急了,大声劝诫着。

  但不等博和托说话,赖慕布摆了摆手、打断了博和托,然后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如今西南明军离我军极近,可谓是犬齿交错。”

  “这种情况下要撤退是没有那么简单的,若是不留下阻敌之人根本走不了多远,总不能就是一人一马走,其他什么都丢在此处吧。”

  “本帅已经无颜回北京了,便留在此处阻敌、戴罪立功吧,你回去潞安府重新组织防御。”

  “不用多说了,就这么定了,你下去安排吧,尽快上路。”

  “这......”

  “大帅啊......”

  “末将无能、大帅保重!”

  看到赖慕布这满腔的死志,博和托知道自己多说无益、已经劝不动了,磕了个头之后便起身退出了大帐,自去安排兵马了。

  虽然这近两个月来清军损失不小,但如今抱团在高平县一带的兵马仍然还有二十余万人。

  这二十万人不可能全部都一起撤退。

  哪些人先走、哪些人留下来和大帅一起阻敌断后;先走的那些人里哪些人打头趟路、哪些人游走掩护,这些可都是要安排妥当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高平县是肯定待不下去了。

  西、南两路明军已经夹住了高平县,若不是高平县的南部十里有座不算很高、但却也称得上的屏障的牛山还在清军的手中,挡住了南路的高一功的道路,说不定高平县已经被明军给围了。看書喇

  但区区牛山,四面无依无靠、比黄花岭差远了,黄花岭阵地经营那么久,却也只不过挡了半个月而已,牛山能挡更久吗?

  尤其是现在大军败退、敌军临城,还日夜遭受大炮轰击、那个可以飞天的怪物的轰炸的情况下,军中士气早就已经跌落谷底。

  现在不趁合围还没有完成、军队还能有一定的战力,能走赶紧走,还在等什么?晚了怕是真就要被瓮中捉鳖了。

  而清军这边的异动,西南明军这边也是知晓的一清二楚。

  这都仰仗于西南明军的新武器——热气球。

  热气球的凌空侦查能力,使得清军的大规模调动对西南明军来说可谓是毫无隐秘可言。

  “呵呵,清狗坐不住了。”

  “让弟兄们都做好准备、这两天都好吃好喝的养足精神,等清军那边一乱,咱们这就全线出击、一举拿下高平县。”

  “还有,给赤湖村的弟兄们送信,让他们加紧修筑阵地,只怕最多还有个三五天,这边的清军就要崩了。”

  “另外,都督新支援的那一万骑兵咱们这用不上,等到了后,直接派去赤湖村吧,那边才是紧要的地方,让他们多带些给养。”

  收到热气球上的侦察兵送回来清军大营异动、可能是想撤退的军情后,正在牛山下安营扎寨的高一功大喜不已。

  但却没有乱了分寸,有条不紊的下达着一条条命令。

  虽然自己早就预计黄花岭丢了后,清军必然在高平县无法久恃、会想着撤退,但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高一功还是激动的有些颤抖。

  这可是二十多万的清军的,不说多、只要能够留下一半,再加上此前杀伤的,那歼敌总量有望突破二十万。

  这种泼天一般的功劳,就算不是自己一个人、要和大家一起分润,但自己升个军团长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就是现在西南还没开始封侯进爵,不然一个伯爵估计都有指望。

  激动的不只是高一功,比高一功离高平县更近、只有五里的袁宗第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那就晚几天再进攻吧,等清狗自己阵脚乱了再进攻也不迟,到时候能事半功倍,正好这段时间还能让姜茂财他们多加固下防御阵地。”

  “但是轰炸不能停,每天都要持续。”

  “本将要让高平县的清军,以后听到爆炸声就尿裤子!”

  ......

  “大帅,末将先走一步。”

  “等末将过了丹朱岭,还请大帅速速跟上,末将将在丹朱岭接应大帅!”

  博和托再次对着坐在上首的赖慕布磕了个头,在赖慕布淡淡的一句‘嗯...’声中,起身出了大帐。

  “你且去吧,大清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本帅不过一个罪人,便把这份罪留在高平,不带回北京去了。”

  “只可惜啊,北京的雪还是薄了些,终究比不上咱建州的雪大、雪厚,那雪厚的,一个猛子扎进去,头都看不到,呵呵呵......”

  “好些年没见到这种雪了,可惜啊......”

  目送着博和托走出去的背影淡出视线,随后赖慕布将头靠在了身后乖巧的汉人侍女的怀里,手也很自然的向后摸索了过去,抓住那团软暖狠狠的捏了两把,仿佛要将心中的种种情绪发泄出来一般。

  身后的汉人侍女根本不敢躲闪、也不敢痛呼出声,但痛苦却是无法忍耐住的,大滴大滴的汗珠很快便涌了出来。

  “别怕,很快就要结束了......”

  感受到了身后侍女的痛苦,但赖慕布却没有收手的意思,钢钳一般的双手反倒更加的用力了几分。

  这番话,也不知道说的是自己很快就不会捏了、侍女很快就不会受苦了呢,还是说的自己很快就要结束了呢?

  具体是哪种意思。

  只有赖慕布自己心里才清楚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