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69章 一名老兵引发的思考

第469章 一名老兵引发的思考

  “你原来是哪支军队的部下?”

  朱至澍拍了拍这名老兵的肩膀,平静的问道。

  蜀王殿下视察的车辇突然停了下来、并且蜀王殿下亲自走到一名士兵面前,这种不寻常的举动,使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自动的停了下来。

  跟在朱至澍身后一起视察的固原州守备军指挥使曹森更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小跑着要去到朱至澍的身边,却被同样一头雾水的卫队统领伍超拦在了外面。

  “启禀殿下:”

  “小人本是山西人士,十五岁便从军了。”

  “最早是官军,还出塞打过蒙古鞑子呢。”

  “后来闯王作乱,官军败了,便在闯王的军中讨口饭吃、在陕北和冯将军一起打过清狗,弘光二年、殿下收复陕西后便被编入殿下的军队中。”

  老兵倒是不怯场、也没有对自己的履历有什么隐瞒,对着朱至澍行了个军礼后,大大方方的说道。

  “十五从军征,那算下来,差不多从军二十余年了,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啊。”

  “你所说的冯将军是冯天纵吗?还有你脸上这道伤疤,也是那时候留下的?”

  看到这落落大方的老兵,朱至澍甚为欣赏。

  不但没有因为老兵这听起来三姓家奴一般的履历有任何的不满,还很是夸奖了几句。

  一个小兵而已,在这乱世犹如浮萍一般,能够活着就已经不容易了,又如何能在忠义上苛刻的要求他们呢?

  “是的,正是冯将军。”

  “脸上这道伤疤也是那时候留下来的,但小人也没亏,亲手杀了一个蒙古鞑子、两个汉奸。”

  “也因为是配合冯将军作战、小人才能侥幸活了下来,不然放在闯王那会,小人这伤势,只怕早就病死在战场上了。”

  “也承蒙殿下仁德,使得小人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继续留在军队中、吃口官家饭,小人一辈子都将记得殿下、日日为殿下祈福、为殿下征战!”

  “只可惜小人老了、眼睛又瞎了一只,终究是上不得最前线,只能在这后方守一守、打打匪患、维持治安了。”

  “只可惜,杀的不是建奴......”

  老兵说着说着,热泪便滚落下来,滴落在了胸前的板甲上。

  却只有一只眼睛落泪,另一只眼睛的眼眶上正和接着那道疤痕、细看泛着不正常的青白色,只是离得远了、被檐盔盖着看不太出来。

  “原来如此......”

  “是个忠贞之士、国之栋梁啊。”

  看着老人动情的潸然泪下,朱至澍心中也涌起一股悲切,也明白了这老兵为什么看着四十多岁还能留在军中了。

  正是凭借手中蒙古鞑子和汉奸的战功、以及他脸上那道直接导致眼睛都瞎了一只的刀伤。

  虽然不是野战军团、而是二线的守备军。

  “殿下,末将有罪!”

  而被伍超隔开的指挥使曹森,在听到老兵说出自己眼睛瞎了一只还留在军中后,扑通一声便跪倒在了地上,磕头如捣蒜、不住的请罪!

  一名残疾人,却还留在军中任职,虽然改编的时候不是曹森选的人,但如今曹森身为顶头上司,这罪责无论如何他也要担一份。看書溂

  “起来吧,没说你有罪,暂且先好生呆着。”

  朱至澍没有回头,安抚了曹森两句,然后继续对着眼前的老兵说道:

  “但如今你身患眼疾、且年事已高,而战场无情、刀枪无眼,你也该在后方享享福了,征战沙场、驱逐鞑虏的事情,自然有小辈们去完成。”

  “可愿入王府做个侍卫?或者也可以挑个州县,去做个班头衙役、城门校尉什么的,山西就快打下来了,正需要你这样的忠贞之士前去镇抚。”

  “谢殿下仁德。”

  “小人十五岁从军便离开了家乡,先后去了辽东、去了河套、去了北京、去了陕西,早就习惯了这边塞地区的风沙、这家乡的路,都忘记要怎么走了。”

  “那么多一起吃住、一起冲阵的弟兄都闭了眼、埋在了这黄沙之下,小人也没什么念头,就想着哪天能也这么闭眼、也这么被埋,就是小人最希望的结果了。”

  “只希望闭眼之前,能再杀几个鞑子、几个建奴,为我那些老兄弟拉几个垫背,地府里也能有几个服侍的狗东西。”

  听到殿下对自己的这堪称尊荣一般的照拂,老兵迟疑了一会后,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朱至澍的一番心意。

  有些人过惯了苦日子、经历多了生离死别,就已经不想再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了,他们也不能适应了。

  宁愿按照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过完这一生。

  这名老兵显然就是这样。

  往好了说这是一种血勇、一种无畏、一种大公无私,但其实,这是一种战场心理创伤,是一种不能说是病的病。

  “好样的。”

  “本王代全天下的汉人,谢谢你。”

  朱至澍眼角含泪,重重的拍了拍老兵的肩膀。

  老兵的拒绝,让朱至澍知道自己再怎么多说也是无益,老兵心已死,不如成全了他。

  而老兵的这番话,让他想到了自己,自己也曾经是军旅中的一员,也曾经战死沙场;

  也让他想到了数十万在各处征战的将士。

  朱至澍很想为他、为他们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只能重重的拍了拍老兵的肩膀。

  以此来让老兵知道,他做的那些贡献,自己都看在眼里,自己都知道。

  “回去之后,除了在军饷、军需方面对将士们一定要保障到位之外,和兵部研讨下对前线将士们的慰问。”

  “要让将士们有一定的消遣、情绪能够得到舒缓和宣泄,本王不想看到将士们在军队中过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还有,将士们的终身大事也要积极促进,这有个媳妇有个家,生活才能有盼头,才能有活下去的信念。”

  结束了对固原州守备军的视察手,朱至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那名老兵视死如归的面容一直萦绕在主子的眼前,让朱至澍感慨良多。

  他也是军人出身,理解前线军人的苦。

  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军人,很多人真就是从军一辈子,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老到干不动了被军队赶走。

  每每想起这些,朱至澍就很不忍心。

  所以想着尽量多做一些事情,来让将士们能过的好一些。

  不只是在军中能过的好一些,而是在离开了军队后,还能过的好一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