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56章 攻坚战(二)

第456章 攻坚战(二)

  “诸位扪心自问,此前当兵吃皇粮时,谁没有挨过饿、谁没有被克扣、拖欠过军饷,可蜀王殿下有没有拖欠过你们一钱一厘?”

  “诸位再扪心自问,此前当兵吃皇粮时,谁没有受过上官、受过文官的欺压,可蜀王殿下有没有让你们受过上官、文官的欺辱?”

  “诸位最后扪心自问,谁没有听过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话,可如今你们出门走到大街上,谁不是羡慕的眼神看着你们?”

  “你们现在谁家里不是高门大院、锦衣玉食?谁名下没有几十亩地、几房小妾?谁家里饿着、苦着了?”

  “这些都是怎么来的?”

  “可别说都是你们挣来的!”

  “以前死的人比现在多多了,没见你们挣出来呢?”

  “这些都是蜀王殿下给的!”

  “殿下对得起咱们了!”

  “所以咱们也不能忘恩负义,但凡有点良心的,都给老子清醒着点,如今,到了咱们报效蜀王殿下的时候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都给本将听好了:回去把各自的部下都拢一拢,重新规整下编制,等轮到上场的时候,我不想听到任何一个人再在我面前说什么这样不行那样不行!”

  “明白吗?!”

  “明白!”

  围绕在姜茂财身边的一群军官纷纷大声回答道。

  余天国也是满脸羞愧、再也不敢提什么伤亡过重的话。

  “行了,各自散去吧。”

  “蒲劲松,你那个旅做好准备,今晚给弟兄们吃顿好的,明天就轮到你们上了,我会让军需司的人放开供应你们旅。”

  “是、师座!”

  第五旅旅长蒲劲松对着姜茂财行了个捶胸礼,大声的回应道。

  又一天的战事落下帷幕。

  新投入战场的第四旅伤亡不少,一天下来死伤足有七八百人,但成果也不小,黄花岭的第二座山头——窑口岭,已经有接近一半处于西南的控制之下了。

  此时他们还不可以撤下来,而是继续呆在阵地上巩固已有战果,免得被清军夜袭给夺了回去。

  另一边则是热闹非凡的第五旅的驻地。

  欢笑声、拼酒声、赌斗声、哭嚎声、祝福声......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第五旅的驻地上回荡、经久不绝。

  其它各旅的将士们看向第五旅的方向,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既有悲戚、有不忍、有祝福、有战意!

  这幅场景,这些人都经历过,他们都知道,第五旅今晚的放纵是为了吃饱喝足、明天上阵,就好比是上刑场前的断头饭了。

  第五旅的人也知道,毕竟其它四个旅也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他们也在尽情的发泄、同时也忍不住的悲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他们会很勇敢、会很坚强、会敢抛头颅、洒热血的和清军厮杀,这是因为他们是军人,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铁打的、是毫无情绪的机械,他们也会有软弱的时候。

  “嘣!”

  “嘣!”

  “嘣!”

  一天的时间眨眼间便过去、光明再次来临。

  新的一天的战事,从双方火炮的互轰中开始。

  “建功立业、就在此时,杀建奴啊!”

  正六品武官、加授广威将军、二阶中校、军衔标识为两横线夹二星的广西军团第一师第五旅旅长蒲劲松抽出腰间的指挥刀,和昨天第四旅的旅长东方不凡一样,向着不远处还弥漫着硝烟的窑口岭重重劈下。

  第五旅的三个步兵团、三千步兵以连为单位,分成三十余个进攻小队,在昨天第四旅占有的阵地的基础上,向清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用人命堆,也得把黄花岭啃下来!

  以现在的大炮的精度,还做不到精准的步炮协同,所以步兵要进攻的时候,己方的炮兵便需要将炮口抬高、射程延伸,轰击阵地的后方。

  这样既能避免伤及到自己人、造成军心的混乱,也能迟滞敌军援兵的到达。

  ......

  而在黄花岭鏖战不止的同时,高一功这一路,也是每天都炮声震天。

  “今天又有多少人到了?”

  高一功坐在大帐中,对下方的孔庆元问道。

  “陕西第三军团第一师第一旅的部分弟兄们赶到了,整个师都赶到,估计还得好几天,来得及建造第四座大营。”

  “然后就是军械火药、药材粮食一类的,又运来了不少。”

  “算上大营中现在存有的,吃个把月问题不大。”

  “只是骑兵是越来越少了,昨天才到了两个团,看来大营中,骑兵也不多了。”

  孔庆元翻看着册子,对高一功汇报道。

  “嗯,正常。”

  “如今咱们这一路,前前后后骑兵加起来四万多了吧?”

  “咱们西南这么些年,一共才攒下了多少骑兵?袁宗第那一路也得分一些、大营也得留一部分应急,这样一算,基本上能过来的骑兵都过来了。”

  “所以咱们做好用四万骑兵抗衡对面二十万人、十几万骑兵的准备吧。”

  “哎,还是吃了骑兵不够的亏啊,若是咱们也有十几万骑兵、还能放开了杀的话,咱们的步兵就不会困在这里动弹不得,别说对面二十万人了,再来二十万又有何惧?”

  听到孔庆元的汇报,高一功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随着援军的不断到达,高一功的手下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三个师编制、同时还有李定国额外支援的两万多骑兵。

  这就使得高一功这一路已经有了六万步兵、四万骑兵,近十万人了。

  看似很多,但攻势却进展缓慢。

  因为清军的骑兵更多。

  不出高一功所料,参战的清军骑兵中,又出现了多铎的镶白旗,也就是说,高平县以南这块纵横百里的平原,已经汇集了清军五大旗!兵力超过二十万!

  这不但是西南第一次在一片战场上、同时和这么多的清军交战,也是清军第一次在一片战场上汇集这么多的兵力。

  好在有蒙古人和汉人,不然这个数量,几乎就已经是八大旗的全部战力了。

  在这片空阔无垠、无遮无挡的地域中,高一功的十万人被清军的二十万人围堵的步履维艰,依旧卡在离高平县五十里左右的位置。

  但清军也就只能做到围堵了,想吃掉西南的这十万人无异于痴心妄想。

  高一功将十万人分成了三个连绵的大营,牢牢的护住了自己的后路,使得增援和补给源源不断;

  而清军虽然在野战中凭借碾压式的骑兵数量压迫的西南寸步难行,但攻打西南的坚营强寨,却也是力不从心,每每有这个想法、并且做出尝试的时候,便在西南强大的火力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