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31章 兵败如山倒

第431章 兵败如山倒

  “杀!”

  “不要恋战,把这些溃兵往敌军大营方向赶!”

  谭东雨挥舞着手中的燧发手枪,对身后的亲兵命令道,亲兵则将他的命令传递到大军的各个角落。

  今年已经是朱至澍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五个年头了,所以如今西南的军事工业虽然不能说发达,但却也是相当不错了,估计全球,都找不出第二家能比肩西南的存在。

  除了战舰这种高度复杂、西南又欠缺相关经验的武器之外,其余武器的生产速度都已经很成熟、速度也很快。

  例如陕西战役时还是稀罕玩意的燧发手枪,如今却是全军近乎一半的骑兵都已经装备上了。

  作为第一批渡河的首战部队,孔庆元的贵州军团第一师肯定装备不差,骑兵清一色的配备了四支燧发手枪。

  燧发手枪可是西南独有的利器,也是西南骑兵训练半年就可以上阵、战斗力还不差的秘诀所在。

  骑射多难练?马上开枪就简单多了。

  也正是因为燧发手枪的装备,使得这一次西南明军骑兵的突击一往无前、无往不破,对拦住的清军骑兵造成了重大的杀伤。

  反观清军这边。

  因为主将歧白柏的逃窜,本来就因为西南明军骑兵的突然主动出击而人心惶惶、岌岌可危的战线再也维持不住,瞬间如同山洪泄地、一泻千里。

  不但是蒙古人、汉人,就连满人也调转马头向大营溃散而去。

  毕竟人都是惜命的,更何况这几年满人可是享福的很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享受过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愿意拼命了。

  这也是历史上后期满人军队腐朽堕落、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

  很快,原本还热热闹闹、如火如荼的激烈战场,此时已经形成了一面倒的情况。

  跑在最前面的是已经骑上了战马的满人、紧跟着便是有马的蒙古人、再然后就是无马的满人、最后才是后娘养的汉人......

  而在这些清军溃败中后,还夹杂着四下砍杀、驱赶着清军的西南明军骑兵;再之后则是在保持一定编制的基础上、快速追击、向稷山县城下逼近的西南明军步兵。

  上万溃兵、加上在后面紧追不舍的两万多西南明军,一共三四万人,铺满了稷山县城外的这一片空间。

  “快点快点,去几个千人队先挡一会,好收拢满人和蒙古人,其余人等也快点收拾,收拾好了就先上路,不要等。”

  “直接去襄汾县,新绛县太近了,来不及组织防线了,快点!”

  “新绛县那里去队人送信,让他们也撤向襄汾县,同时组织队人在古交镇接应下大军。”

  此时的稷山县大营也乱成了一团。

  谁都没有想到,原本还打的有声有色、有来有往的这场仗,这么一会的时间就出现了这么大的逆转。

  猝不及防之下,不但前线瞬间溃败,就连就在两三里外的稷山县大营也是人心惶惶、军心涣散,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御。

  时间上来不及是一方面,再还有就是兵力不够。

  本就两万多人,三分之二都被歧白柏带到前线围堵西南明军去了,大营里就只剩下不到一万人,人心惶惶、时间紧迫之下如何守得住?

  而且西南明军出了名的攻坚厉害,这一门门大炮轰下来,就没有攻不破的营寨。

  无奈之下,大营只能选择带着县城中的满人、蒙古人、以及一些贵重物品撤退。

  而且不是撤向新绛县,而是直接撤向小两百里外的襄汾县。

  新绛县离稷山县也就五六十里,这点距离,哪怕是保存体力的前提下骑兵慢着点跑,两三个时辰也能赶到了,根本来不及组织防御。

  只能无奈的连新绛县也放弃掉,直接退到襄汾县去。

  而襄汾县,是平阳府(今临汾)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歧白柏呢?死在了战场上没?”

  “死了去给老子把他头割下来,没死就让他滚过来见老子!”

  此时的戴沉,都恨不得一刀砍死歧白柏这个祸星了。

  先是登陆场毫无作为、让西南明军顺利的登陆;

  然后是河津县几天被被攻克,让西南明军有了立足点。

  原本还想让他戴罪立功来着,却没想到如今稷山县也因为他导致兵败如山倒、大营都不得不撤退、新绛县都不得不放弃!

  “大帅,歧白柏没有回营,而是直接绕城而过、带着数百人往北边去了,看方向,也是去襄汾县。”

  “大帅,您也赶紧披挂一下吧,战场上刀枪无眼,还是披上甲更安全。”

  身旁的亲兵一边向戴沉汇报着歧白柏的情况,一边从架子上取下戴沉的战甲,劝谏着戴沉赶紧穿上。

  “他娘的!”

  “这个王八蛋,跑的倒挺快!”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到了襄汾县老子再收拾你,最好是半路上坠马摔死,也省的砍崩了老子的刀!”

  听到歧白柏已经先一步北逃了,戴沉更是气的都开始骂娘了,诅咒着歧白柏半路上摔死。

  他只能这样诅咒了。

  歧白柏也是满人、身份还不低,自己虽然官职比他高,但却没有处死他的权利,所以哪怕是到了襄汾县,顶多也就是把他下狱,具体定罪和处罚,得北京城来定夺了。

  满人本就人口不多,所以出于保护人口数量的目的,轻易不可妄杀满人,即使是满人高官也不行。

  “大帅,明狗离此地只有一里了,人心惶惶之下,弟兄们战力十不存一,快要挡不住了,大帅快走吧!”

  戴沉气的骂娘的同时,又一名亲兵慌不择路的跑进了大帐中,带回了这个让戴沉脸色更黑的消息。

  “妈的,这么多金银财宝,又得便宜这些明狗了!”

  “歧白柏,老子不让你脱层皮,我戴沉就倒过来写!”

  “走!”

  想到这些天来,自己和手下从这一带抢到的那堆成山一般的金银财宝不得不放弃,戴沉就恨不得把歧白柏碎尸万段。

  这么多金银财宝,回辽东能买几片山了,几十辈子也吃不完啊!

  这些汉人就是富裕,就附近的几十家大户而已,已经比辽东几个部落都要富庶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