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13章 围魏救赵

第413章 围魏救赵

  “看来山西战役要提前了,不然蒙古人要是被满人给杀怕了,不敢再卖战马给本王的话,那这骑兵组建的进度,又得滞后了。”

  “如此一来,何时才能逐鹿中原啊?”

  坐在回返成都的马车上,朱至澍看着紧急送来的军文、对照着陕西、陕西、蒙古一带的详尽地图,若有所思的说道。

  虽然说现在满人是在河套地区杀蒙古人,看似是内斗削弱自己的实力,但其实不能这么看。

  目前制约西南集团战力最大的因素,便是远不如清军的骑兵。

  这个劣势,在两湖、陕西、乃至山西等多山的地区都还好,都能通过地形及西南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克服。

  但是在空旷辽阔的蒙古和中原地区,就很难了。

  在那些地方作战,没有强大的骑兵侦察、掩护后路的话,一着不慎、就很可能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就好像宋朝时期一样。

  即使步兵独步天下,在面对机动性更强的辽、金军队时,却经常是被动的局面。

  所以发展强大的骑兵,是西南集团和清军争霸蒙古、中原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对外殖民的必由之路。

  而要发展骑兵,蒙古的战马就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西南还可以通过自养、从西域购买等途径获取战马,但是数量哪里比得上蒙古。

  要想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足以与清军争雄的骑兵,蒙古就是必须的途径。

  所以,对于现在西南来说,一定要保住河套——这个和宁夏镇、榆林镇相距不过千里的蒙古族聚集地,起码保住他们和西南交易战马的决心。

  不能让满人把这里的蒙古人杀怕了,以至于当真就不敢和西南交易战马了。

  保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就是保西南战马的来源。

  所以,这救蒙古看似是在资敌,但因为蒙古部落制度的松散性的特性,这其实是在保西南自己。

  而该怎么保住这个地区的蒙古人呢?

  以西南现在的骑兵实力,可不具备去蒙古和清军争雄的本钱,思来想去,也就只剩下还是山地的山西了。

  来个围魏救赵。

  山西都开战了,多铎对河套地区的蒙古人的高压清洗,自然也就会放松了。

  而如果山西再打赢的话,那不但使得满清丧失了最后一块地理高地,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广阔的平原地区将直接受到居高临下的西南的威胁;

  同时还限制了清军从华北地区进出蒙古的通道,满清对蒙古的威压就能减弱几分。

  此消彼长之下,蒙古人的心思也就会活络起来,更多部落会明里暗里的倾向于日渐强势的西南了。

  只是以山西的重要性,满清也必然不会轻易放弃,战事会远比山西要惨烈。

  所以朱至澍原本是打算等骑兵再多一些、西南的本钱再厚一些之后,再掀起山西战役的。

  现在看来,却是不得不提前了。

  “王和,传令:”

  “命五军都督府并兵部,一起研究计划对山西战役一事,计划于明年二月开始山西战役;”

  “命龙隐卫隐秘联络河套地区与西南相亲的蒙古部族,告知他们西南将会发起山西战役,以牵制满人实力,稳住那些蒙古人的心。”

  命令下达之后,朱至澍行辕的回返速度又快了几分。

  大战将起,自己自然要早些回去主持大局。

  只是西南的疆域太辽阔了,只是从云南回成都,那也是一两千里的浩瀚路程,所以等朱至澍回到成都的时候,都已经是十一月初了。

  七月从成都出发、十一月才得以回返。

  出门的时候还是薄纱轻衣、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棉衣皮裘了。

  这还只是西南而已,随着以后地盘越来越大,一统河山、殖民它处之后,很多地方就真的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去一次了。

  “还是得靠蒸汽机啊,等以后有了火车就好了。”

  “不然靠这马车,不说全世界了,单是大明的锦绣山河,都猴年马月才能完全的看一遍啊。”

  “只是急也没用,工业的发展就是个水磨工夫,哪里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虽然迫切希望能火车上线、一日千里,但朱至澍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可能,而且也颇为乐观。

  急啥,今年才三十岁而已。

  四五十岁坐不了马车、骑不动马之后,再有火车也不晚。

  朱至澍回到成都的那天,正好是上午,所以也是没怎么耽搁,直接便和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以及吏部的龙文光坐在一起开会,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殿下,若是年后发起山西战役,虽然和原定计划积蓄实力、发展骑兵有悖,但我军仍然有极大的获胜可能。”

  秦翼明首先发言,对朱至澍讲解着这一个多月来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研讨成果。

  “陕西战役的数次大战证明,我军的战术战法,在山地作战中可以有效的克制清军的骑兵,并最终通过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夺取重要城镇,获取战争的胜利。”

  “而山西,也是较为适合我军战法发挥的地形。”

  “山西北边、西边,是绵延的吕梁山山脉,将山西与陕西、蒙古分隔开;”

  “山西东边、南边,是太行山脉,将山西与北直隶、河南分隔开。”

  “如此,山西真正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就是夹在两大山脉之间的晋中盆地,又可细分为大同盆地、代州(今忻州)盆地、太原盆地、平阳(今临汾)盆地四大块,以及东南方的潞安(今长治)盆地。”看書喇

  “只要将晋中盆地攻克,山西的膏腴之地便尽入我西南之手。”

  “换言之,只要攻打晋中盆地,则是攻清军之必救,必然能引来大量清军与我军决战,减轻河套地区的压力,从而促使当地的蒙古族部落心向我西南。”

  秦翼明站在巨幅地图和巨大的沙盘前,向朱至澍和在场的一众大员们,介绍着山西的概况。

  寥寥几句话,便让众人对于山西的地形和战略态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既是因为秦翼明对照地图和沙盘讲的生动,也是因为山西的地形,说起来当真是简单。

  两座大型山脉、夹住晋中盆地这条沟谷,且沟谷中最宽阔也不过两百多里,使得双方不论多少军队,最终的决战战场都是在这东西不过两百里的区域内。

  这就很简单了,又是个护住两边侧翼、直接沿着沟谷平推的战法。

  这个战法,是西南明军最喜欢的、也是最擅长的。

  但难就难在,晋中盆地南北太长了。

  从最北边的大同盆地、到最南边的平阳(今临汾)盆地,距离超过2000里!

  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的后勤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必然是打一阵、停一阵。

  所以,山西战役,又会是一场持续许久的阶段性战事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