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04章 听说书引发的思考

第404章 听说书引发的思考

  “且说咱们西南明军这边万炮齐发,敌军那是被轰的七零八落、落花流水,还未冲到近前,便折损了十之五六,死伤极为惨重;”

  “但终究还是有五六成的敌军冲到了近前,一场短兵相接在所难免,只怕又将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战事了。”

  “只见那将军却是毫不慌乱,单手下劈:放!”

  “砰!”

  “砰!”

  “砰!”

  “我西南明军的阵前,又是一阵烟雾腾起,敌方大军再一次哗啦啦啦的倒下了一片!”

  “原来是我西南明军的火绳枪发威了!”

  “万枪齐射之下摧枯拉朽,敌军的手盾和甲胄如无物,就连那半人多高的大盾,也有不少是破碎如泡影!”

  “才经历了炮击、这又是几轮火枪,敌军再也坚持不住,顷刻间便是溃败当场、作鸟兽散,往山坡上的大营奔逃而回。”

  “......”

  半晌之后,老人终于说完,也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

  镇尺一拍,便对着四周拱手行礼。

  这是到了讨要赏钱的时候了。

  在场的观众也是识趣,白嫖的极少,很快,打赏的赏钱便积累到了百文之多,就连朱至澍,都再次打赏了两块碎银子。

  “再来一场、再来一场!”

  周围的数百人听的是津津有味、正是兴致正浓烈之时,哪里愿意让老人就这么结束,纷纷起哄。

  但老子只是拱手致谢,然后来到了朱至澍这边,一番行礼之后说道:

  “感谢贵客打赏,不知贵客高姓大名,老夫有礼了。”

  “呵呵,敝姓王。”

  “老丈无需多礼,本公子还得感谢老丈带来这么精彩的说书表演呢。”

  朱至澍随和的说道,一点都没有摆王爷的架子。

  而这个随口杜撰的姓也是有讲究的。

  自己是蜀王,说是姓王也说的过去。

  “原来是王公子,感谢感谢。”

  老人并没有多去计较这个王姓的真实度,继续很高兴的道谢道。

  “客气了。”

  “小生有一事不解,还请老丈解惑。”

  “王公子客气了,但问无妨。”

  “那小生便冒昧了。”

  “我看老丈对毛冲沟营盘这场战事知之甚详,说起来也是极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不知道老丈是从何处得知这等军事机要的呢?”

  朱至澍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这里听完全场的说书,除了说书人的确讲的很精彩之外,再就是因为这个疑问了。

  “呵呵,原来是这个疑问啊。”

  “老夫看王公子也是饱览群书之人,应该也看过帝明报社出版的《陕西战役全传记——龙复北疆》一书吧?”

  “自然是看过的,老丈就是从这本书中得来的讯息?”

  “但这书讲的是咱们西南在陕西的战事啊,您刚才说的是川军团征伐贵州之战,这本书中并未涉及才是。”

  “哈哈哈,正是如此。”

  “《陕西战役全传记——龙复北疆》这册书,据说可是十多万字的全集著作,详尽万分、生涩难懂,老夫我就一个穷说书的、不过就读了几年私塾,哪里买得起、又哪里读的通哦,哈哈哈......;”

  “不瞒王公子说,老夫看的是另一册书,那便是粗浅的多、却一样很是精彩的《西南战事小集》,这册书王公子看过嘛?”

  “话又说回来,若是能有一册《陕西战役全传记——龙复北疆》,那该是何等的幸事,就算是不能有,能够借来看一看也是极好的。”

  老人回答完朱至澍的问题后,满是希冀的说道。

  眼中的向往,让朱至澍不禁动容。

  “哦,原来是这本啊,本公子晓得了。”

  朱至澍恍然大悟,很快就想起了这本书。

  当时岳沐辰编撰《陕西战役全传记——龙复北疆》这册书的时候,便向朱至澍进献了另一册书。

  不同于龙复北疆学术文一般详尽深奥,另一册书则是犹如后世的故事会一般,由一个个简单明了的小故事组成,用语也是尽量的小白,适合大众观看。

  当时朱至澍还因为这事,好好的表扬了岳沐辰一番呢。

  但朱至澍事情实在是太多,只是一开始关注了下,后面就没怎么上心了,却没想到今天机缘巧合之下又见到了。

  而且从成果来看,的确非常好。

  说书先生已经将其拿来作为说书的脚本了,这对于宣传西南的文治武功、提高武人的社会地位、加强武人的身份认同、培养社会的尚武风气等等,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老丈说书说得很好,让本公子收获良多,老丈还解答了本公子的疑惑,当真是十分感谢,本公子还有份厚礼想赠予老丈。”

  “只是今日出来的匆忙,未带在身上,不知老丈平日也是在此处说书吗?若是的话,回头我遣人给老丈送来。”

  “哎呀这哪里使得。”

  “方才王公子给的打赏,已经够老丈一家老小过两三个月了,哪里还好意思再要王公子的赏赐,使不得、使不得。”

  老人家急忙摆手拒绝。

  虽然他也很想要厚礼、很想要钱财,黄白之物谁不爱呢?

  但老者虽然只读了几年的私塾,却也算是受过圣人教育了,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诶,老丈先别忙着拒绝。”

  “只是份不值钱的心意而已,老丈看过便知,若是看过后还是觉得贵重,不收便是了。”

  “而且还有一事本公子还想劳烦老丈呢,回头自然会有人来和老丈细谈。”

  “这......”

  “好吧,那便依王公子了。”

  “老夫我逢双日便会在此处说书,街坊邻居们都认识我,王公子让人直接来此处寻老夫即可。”

  老者最终还是没再推脱。

  这一来是朱至澍说的并不是贵重东西,二来也是听朱至澍说还有事情要麻烦自己,勾起了老人家的好奇心。

  这段说书的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

  “是不是可以让这些充斥在市井之间的说书人,作为官府的口舌,为官府宣读相关的政策呢?”

  “一来他们识字、二来他们在民间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运作合适的话,是个很好的路子才是。”看書喇

  回去的路上,朱至澍坐在马车上一直在想着一事的可能性。

  老者在说书的时候、那围听的数百人给了朱至澍很深的感触,再加上前阵子还因为自己推行的政策在民间引起误会而感到苦恼,两相应和之下,朱至澍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行不行先试一试再说,若是能成,那就最好不过了。”

  “哎,这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真是累人,基层根本不知道上面要做什么,可不会引起一堆的误会、然后被有心人利用吗?”

  “对了王和,你回头去买一册《陕西战役全传记——龙复北疆》来,然后让人给这位老人家送来。”

  这就是朱至澍给那位老人家准备的礼物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