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02章 请广西的使者过来

第402章 请广西的使者过来

  “化州就这么被围住了?”

  “那里可是有五千余人呢,就这么突兀的被围住了?!”

  正在茂名县府衙中何腾蛟,突然接到加急送回来的军情,惊慌之下一时失态,一杯热茶尽数洒在了自己的胸口,服侍的侍女好一阵才擦洗好。

  本来还要给何腾蛟换身衣服的,但何腾蛟这时候哪里还有精力去管什么衣服热茶的,直勾勾的盯着跪在堂外的信使,不可置信的问道。

  “启禀总督大人,确是如此。”

  “广西贼军突然发起袭击,用骑兵阻断了外围的英桥、江湖两镇通往化州的通道,使得两镇的信使没能及时示警。”

  “等广西贼军到达化州城下时,城内守军才反应过来,却已经被堵在城中出不去了,化州就此被围。”

  “小人也是见机得快,赶在广西骑兵围城之前,早一步出城前来报信,不然只怕也出不来了。”

  信使狼狈的跪在堂外,向何腾蛟陈述着化州城被围的始末。

  汗流浃背、喘息不止,看来这段几十里的路程一点都没有耽搁。

  “真是废物!”

  “两个镇子不是各有一个指挥、五百人镇守嘛,就没冲出一个人给化州送个信?”

  “但凡提前收到消息,拥兵五千的化州城哪能这么容易被围!”

  “还有,这化州城被围、南下雷州府的路就断了,韦浩大那两万人后路被断,必然军心不稳,化州城里的五千人,就没试着出城迎战,打出条道路?”

  何腾蛟气极,对着信使大声的质问道。

  “小人不知,小人出来报信后,对城内的事情便一无所知了。”

  这等大事,哪里是一个信使可以知道的。

  而且就算知道,小小的一名信使也不敢多说,搞不好就会因为失言而为两方所排挤。

  这名信使就是个聪明人,只报信,对于其它不该他知道的事情,全部一问三不知。

  “滚下去!”

  看到信使唯唯诺诺的样子,何腾蛟无名的火从心头起,直接涌上了嗓子眼。

  “来人!”

  “聚将点兵!随本官前去击破化州城下的广西贼军!”

  何腾蛟又惊、又怒、又急的聚拢兵马前去找化州城下的广西贼军厮杀的时候,离化州城两百多里外的雷州府城,此时也是一片鸡飞狗跳。

  “报!”

  “广西贼军已攻下遂溪县,知县并守城将士大多投降,此时广西贼军前锋已经开拔,继续南下而来,预计申时(3-5点)时分将会到达太平镇。”

  “报!”

  “海面上出现大量的广西水师的战船,正在港口外巡弋,我水师起锚驱赶,大败而回。”

  “报!”

  “......”

  韦浩大坐在大帐中,被一阵阵通报声搅的焦头烂额。

  此时他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军情如火、什么叫四面楚歌。

  没想到广西贼军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前脚才收到化州城被围、连接茂名县的后路被断的消息,后脚遂溪县也被丢了。

  谨慎的他,可是在遂溪县放了三千兵马看守后路的呀!

  按理来说,据城而守的三千人,守个不大的县城,再怎么说也能守个几天吧?

  却没想到一鼓而下,一天都没坚持住,知县和守将就麻溜的开城投降了!

  军心、民心,都不在自己这边啊。

  天时、地利、人和,这人和这块,自己这边就先输了,还是在自己的主场输的。

  如此一来,自己的后路就算是完全断了,不出奇迹的话,再也没有打通的希望。

  而会出现奇迹吗?

  韦浩大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从广西贼军迅猛的行军速度、以及自己这边极快的丢城速度来看,战力差距之大一目了然,瞎子都看得出来。

  战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能指望有奇迹出现、打通后路?除非是广西贼军集体失了智、主动让出来。

  而还没从后路被断的头疼中缓过气,海面上又出现了广西水师的踪迹。

  何腾蛟说的、已经发了手谕去征调前来助战的广东水师,却连影子都还没见着。

  从在广州议事说要出兵作战到现在,半个多月都过去了,哪怕是下船推船都能推过来了,此时却还不见影,那只能有一个解释:

  广东水师根本没鸟何腾蛟的命令,没有出战!

  “哎...”

  “何大人啊,你就在茂名县别出来吧,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不然,不但茂名县不保,怕是还得多折损一名总督了。”

  韦浩大喃喃自语道。

  “韦大人,此时该如何是好啊?”

  “若是真如通报所言,广西贼军正在往太平镇而来的话,那雷州府也将危矣。”

  “等广西贼军拿下太平镇,可就离雷州府不到五十里了呀。”

  韦浩大沉思之际,大帐中其余几人七嘴八舌的说道。

  多是雷州府本地的官员,像知府啊、同知啊一类的,军中的将士这时候可懂规矩多了,不会鼓噪。

  “如何是好?”

  “是啊,该如何是好啊......”

  前狼后虎、中间自己人还拉胯,再加上西南军队的赫赫威名,韦浩大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仗要怎么打了。

  入夜时分。

  独坐在大帐中的韦浩大,果然收到了太平镇已经失陷的消息。

  依时间推论,算上信使的脚程的话,太平镇又是一丝抵抗都没有便丢了。

  戌时时分(7-9点),只是出去解了个手的功夫,等回到大帐的时候,一封劝降信便毫无遮掩的摆在了韦浩大的桌面上。

  而大帐内里里外外一切如常,连门外看守的亲兵,都和自己离开时毫无异样。

  到了这时候,韦浩大怎么会还不明白。

  这雷州府、从民到军,上上下下,人和已经丢尽了,到处都是西南的人,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亲兵,都有西南的人!

  以至于西南军队破城如翻手、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劝降信送进自己的大帐。

  这既是在劝降、又何尝不是在展现实力呢?

  “哎...”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韦浩大一声叹息,然后打开劝降信,看了起来。看書溂

  “去请广西的使者过来吧,本将愿降。”

  半晌之后,韦浩大对着帐外说道。

  大势已去,韦浩大也不想再坚持了。

  正如劝降信中说的,都是朱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事不可为之下,还不如以保全城中的军民为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