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96章 战事布置

第396章 战事布置

  虽然自己是军团长,是广西最高级别的武官,但不论是级别上还是职位上,比左军都督刘镇藩、后军都督冯天纵都要差一级,自然要行军礼。

  五军都督府重建后,战事的指挥就落到五军都督府的头上了。

  就好比这一次琼州府战事,前来具体指挥的便有左军都督刘镇藩、后军都督冯天纵。

  中军都督秦翼明在成都坐镇,前军都督李定国在陕西坐镇、右军都督徐墨白更是在渤海湾还没交接完成呢。

  如此一来,刘镇藩和冯天纵就是机动人员了,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嗯,很好。”

  “冯都督、张巡抚、以及兵部的孙侍郎怎么看?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听完袁宗第的讲解后,刘镇藩点了点头,然后问起了冯天纵和广西巡抚张道山、以及兵部随行的侍郎孙悦的意见。

  这么大的一场战事,作为东道主的广西巡抚、以及主管后勤的兵部肯定也是要出面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协商调度。

  “没有,袁将军布置的很完善。”

  冯天纵摇了摇头,肯定了袁宗第的布置。

  袁宗第是李自成麾下的老将了,跟着李自成南征北讨十余年,领军作战的能力,本身就不用质疑。

  而在西南明军中适应了一年多后,对西南明军的战术战法也基本熟悉了,此次布置发挥了西南明军战力强于应天府明军的优势、固守之中也积蓄着攻势,足以看出军事谋略上的不凡。

  “呵呵呵,老夫自然是没有了。”

  “老夫一介书生,哪里知道什么行军打仗,来这里就是给各位都督、将军压阵、转运钱粮军需的,具体的战事,全由各位都督、将军决断便是。”

  张道山笑着摇了摇头,爽朗的说道,并没有对具体的军事安排多说一句。

  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认清、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军队做好后勤就可以了,指手画脚、干预军事不是他这个巡抚的本职工作。

  干预的好也就那样,除了得殿下几句夸奖又能如何?自己还能弃文转武不成?

  干预的不好那就完了。

  蜀王殿下和大明的其它天子不同,极度讨厌文人仗着权势插手军事、尤其是插手具体的军事行动。

  数次战役,都是由武人来绝对怎么打,文人只是负责后勤和军纪、军功的核定而已。

  自己对军事干预过多,指不定就会被帐中督察院、督军司的人记下,回头去殿下面前参一本的话,自己可落不着好。

  虽说不一定就会丢官去职,但考绩上记上一笔却是肯定的。

  张道山可不愿意看到这幕,今年不过才四十二的他,还希望日后能去部委混个尚书做做、甚至以后升内阁呢。

  “本官和张巡抚的看法一样。”

  “本官此次前来,只是为参战的将士们提供后勤,具体的战事安排,几位都督、将军们拿主意即可。”

  兵部侍郎孙悦也笑着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有意见。

  “好,那既然都没异议了,广西军团方面,袁将军便照此布置吧。”

  “但这一次琼州府战事,陆军只是牵制而已,重点还是看海军的兄弟,岳提督,介绍下你的布置吧。”看書溂

  将陆军方面的事宜敲定后,刘镇藩回头对着南海海军提督岳云举说道。

  琼州府孤悬海外,陆军可没办法游过去,最终还是靠海军、以及归属于海军的海军陆战队登岸决胜。

  “启禀都督。”

  “据密探回报,琼州府只有一个卫所、五千余人的编制,但实际上却缺编严重,只有三千余人而已。”

  “水师琼州府更是没有,只有一支小船队,用以在海峡处收通行税而已,最大的船不过才500料(165吨),而且只有两艘而已,其余都是些小船。”

  “所以以琼州府本身的兵力来说,对我军可以说是毫无威胁、可一鼓而下;”

  “真正对我军有一定威胁的,反倒是母港在珠江口的广东水师、以及登陆的风险。”

  “所以末将打算遣一支海军分队直驱珠江口岸,若是广东水师还未出港,便可将其堵在港口内;若是出了港,也可将其封锁于琼州海峡之外,让海军陆战队无虞登陆。”

  “而登陆地点,末将则是选择在了离琼州府治所约二十余里的马枭湾。”

  “此处是一处宽阔的海湾,东西近五里、足够宽敞,可以容纳大量的运输船停靠;且水流舒缓、地势平坦,适合先头部队浮水登陆,然后构筑防御阵地和深水港口。”

  “待大部队登陆完成之后,即可整军向琼州府治所进军,一举拿下琼州府。”

  南海海军提督岳云举起身,对着两位都督、以及其它的几位大员行礼之后,对照着议事大厅中的沙盘,详细的向众人介绍着此次战事的方略。

  其实也很简单,说的直白点就是一路阻敌、一路登陆而已。

  盖因这场战事的对手实在是太弱了,几千卫所兵而已,难度主要是在跨海登陆、以及应对应天府的反扑和舆论之上。

  如果应天府会反扑的话。

  “嗯...”

  “岳提督思量的很周全。”

  “虽然广东水师那边也收了咱们的信,可能不会出港,但多做手准备总是没错的。”

  “冯都督、张巡抚、孙侍郎,可对岳提督的这番布置有疑问?”

  照例,刘镇藩问了问在场的几位大员。

  殿下不喜欢一言堂,喜欢有商有量的拿主意,从参谋制度也可以看出来。

  也不是说一言堂不好,很多时候一言堂的确是更高效率的方式。

  但长久来说,一言堂的风险太大了,一旦犯错便是大错不说,还容易形成军头、个人主义、小团体等等,作为领导者,朱至澍肯定要思虑长远、防微杜渐。

  “既然都没有意见,那便照此实行吧。”

  看到几人都没有意见,刘镇藩就拍了板,这次琼州府战事的安排,便大致定了下来。

  也就是定个大的方略。

  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有什么都在议事厅内就决议好的,真到了那时候还得看一线军官的现场应变能力。

  但大的方略也很重要。

  大方略不错,哪怕一时失利,对全局的影响也很有限。

  方略定下后便到了具体执行的阶段了。

  加盖了五军都督府、兵部、王府大印的命令一道道发出,一支支军队在领了命令的将领的带领下离开了驻地。

  陆军分批次、一波一波的从不同方向,开始向与广东布政使司接壤的地区进发;

  海军则是杨帆出海,先是封堵珠江口的分舰队出发北上,然后是进发琼州府的特混舰队。

  一时间,战争的凝重气氛再次笼罩广西。

  自从朱至澍击败孙可望算起,广西已经有近三年没有过大的战事了,这还是第一次。

  好在,外战而已。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