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89章 阿济格去往河南

第389章 阿济格去往河南

  “十五弟,回来都半年了,已经适应了北京的气候了吧?”

  “让你在潼关一呆就是两年多,属实是委屈你了。”

  孔有德离开后,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人却没有走,还是坐在凉棚里,享受着侍女扇出来的凉粉、品着甘甜解暑的糖水,说着孔有德在时,不方便说的话。

  “无妨,早就习惯了。”

  “几十年来都是东奔西走过来的,在潼关那两年算什么,除了见不到兄弟们外,那里过的也不差,哈哈哈......”

  “况且潼关终归是要人去守着的,能为十四哥分忧,是身为弟弟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自己哥哥多尔衮的关怀,多铎很是受用,并没有对多尔衮和阿济格,表露出在潼关外枯守两年的不满。

  “呵呵,那便好。”

  “如今西南占了潼关,便是锁上了我大清从河南进入陕西的大门。”

  “但换言之,我们大清占了函谷关,又何尝不是锁住了西南明军从陕西东出河南的大门呢?”

  “本来河南是万无一失的,但坏消息是,如今两湖也落入了西南的手中,这虽然锁住了潼关,眼下在南阳府那边又出了个口子。”

  “虽然说,眼下西南明军会主动从襄阳攻打南阳府、谋图河南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不得不防的,我已经让十三哥赖慕布带三万人去南阳府驻守了,应当暂时不用担心。”

  “摄政王英明。”

  “十四哥安排的,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多尔衮说起了和如今西南的湖北、在河南一线的情况,阿济格和多铎应和着,小小的恭维了两句。

  虽然是亲兄弟,但该讲身份区别的时候还是要讲,不然就是不醒目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尤其是阿济格。

  作为多尔衮的哥哥,可比多铎尴尬多了。

  多铎可以将兄弟亲情挂在嘴边叫句哥哥,自己可没那勇气托大、直接叫多尔衮弟弟。

  “嗯,河南那边倒不是重点。”

  “刚才孔有德在这里,有些话本王不好说,本王现在最为担心的,反倒是蒙古那边。”

  “宁夏镇、榆林镇两处落入西南之手,就相当于西南打通了和蒙古的通道,这一下子拿到了东西一千多里的接壤疆域,怕是这些软骨头的蒙古人,会有很多想法了。”

  “若是西南当真从蒙古人那里搞到大量的战马,建成大量的骑兵的话,只怕后面的战事,对我们就会更加不利了。”

  多尔衮有些凝重的说道。

  连侍女送进嘴里的甜品,一时间都觉得没什么滋味了。

  “蒙古人有这狗胆?”

  “莫不是这些年咱们对蒙古人过于仁慈,让他们搞不清楚谁才是主子?”

  “摄政王,我愿带麾下的儿郎往河套地区去一趟,砍几万颗头颅下来筑几座京观,给蒙古人提提醒!”

  听到多尔衮的话,阿济格愤怒的一拍桌子,腾的就站了起来,当即便向多尔衮请战。

  在北京歇息了小两年了,把一贯好战的阿济格都要憋疯了,一听说蒙古不老实,身上的嗜杀之血升腾而起、杀气外露。

  “诶,不可轻举妄动。”

  “蒙古人现在是自己人,木布泰(孝庄皇太后)也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对蒙古杀戮过重,不但会逼的蒙古人再起反复,对木布泰也不好交代。”

  多尔衮拒绝了阿济格的请战。

  阿济格作为一名骁勇的将领,可以只考虑杀个痛快,但多尔衮作为管理一个疆域万里的国家的摄政王,考虑的问题就要全面的多了。

  不是他狠不下心来杀人,而是要看杀人能不能达到他要的目的。

  蒙古人虽然不如汉人多,但起码也有好几百万人,能杀得绝嘛?

  或许能够杀得绝,但绝对不是人数比蒙古人还少的满人可以做到的。

  而且只怕只杀了个几十万,蒙古人就要闹翻天、要被逼的联合汉人反抗大清了,到时候可更不好收场。

  更何况满人和蒙古人这几十年来往来密切,不少王公权贵家里的福晋,就是和蒙古人联姻来的。

  就好像当今皇帝、自己的老相好、顺治帝的母亲木布泰,不就是和成吉思汗同宗的博尔济吉特氏的人嘛。

  到了这个地步,满人和蒙古人已经很难分割开了,那对自己人,自然就没有全部杀光的道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总不能看着西南发展吧?这可是一千多里的疆域呢,怎么可能处处都看得住。”

  “而且那些蒙古人见利忘义,在汉人的诱惑之下,将战马等战略物资卖予西南是必然之事,假以时日,有大量骑兵的西南军队,就更难对付了。”

  “依我看,先杀个几万人震慑一下,那些蒙古人就不敢放肆了,这功效起码能管好几年。”

  “十二哥,你且先冷静下,十四哥说的没错。”

  “这几百万蒙古人呢,总不能全杀了吧,无缘无故的杀那么几万,只会让河套地区的蒙古人更加心向汉人。”

  多铎在一旁也忍不住了,加入到了这件事情的讨论中来。

  “十五弟说的有道理。”

  “这事啊,还得从长计议”

  “行吧,我这人不喜欢动脑子,就喜欢马上分高低,一切你们商量好,到时候要我做什么,和我说一声便行。”

  “但话可要先说好,这事一定要算我一份,我在北京城再这么呆下去,怕是最好的西域战马都要驮不动我这一身肥肉了。”

  多尔衮和多铎都这样说了,阿济格也就懒得去争论了。

  这种要用脑子的事情,他一贯不喜欢。

  “呵呵,少不了你的。”

  “这一次,十二哥便去河南吧。”

  “西南得到了湖北之后,河南没个大将看着,我终究是不放心;还有那个朱由崧,最近也不是那么听话了,十二哥去河南,也能给他们加些压力。”

  “好叫他们明白,他们能在应天府活到现在,不是因为他们的江北防线真的多坚固,而是我大清让他们活着而已。”看書喇

  “但十二哥也要注意,没有我的命令不要轻易挑启战端,尤其是不要轻启和西南的战端。”

  “虽然打朱由崧容易,但是西南确实是不好对付,等我们这边的火器部队多练一些后,再来和西南一较高下也不迟。”

  看到阿济格跃跃欲试、一副坐不住的样子,多尔衮笑了笑,然后便给阿济格安排了一个差事。

  但却不是去蒙古,而是去了河南,接替了多铎的位置。

  “好,我都听摄政王的。”

  “这种大事大非的面前,我阿济格还是知道分寸的。”

  阿济格开心的站了起来,对着多尔衮拍着胸脯保证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