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87章 多尔衮的期待

第387章 多尔衮的期待

  “是吗?十二哥,你说说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对于孔有德的吹嘘,多尔衮没有全信,而是问起了真正在战场上和西南明军交过手的阿济格。

  至于多铎,多尔衮没有多问。

  虽然多铎也和西南明军交过手,但更多是明军守潼关、多铎进攻,所以试不出这种方阵的真实野战能力;

  而且多尔衮也不想去揭自己这个弟弟的伤疤。

  在一座汉人守的城池下面空耗两年多、最后还是无功而返,这在大清这边,当真说的上是耻辱了,问多了,只怕会伤到多铎的心。

  但其实在多尔衮看来,也没什么耻辱的。

  这几年来,清军和西南明军的交手都是胜少败多,损伤的人马以十万计,光满人死伤都两三万了,连九哥巴布泰都战死了、陕西也丢了。

  不就是没有攻下潼关嘛?相比之下,这又算得上什么。

  “若是西南明军的方阵,那必然是极其厉害的。”

  “以如此简陋的步兵方阵硬撼骑兵,不但能保持不败、还能对骑兵造成重大的杀伤,不得不说,那蜀王朱至澍,的确是个军事大才。”

  “只不过在西南明军的战术中,光靠这个步兵方阵可不够,还得要为数众多的大炮支援才行,不知道恭顺王的大炮,铸的怎么样了?”

  “还有就是这个方阵看着是不错,真实又战力如何呢?”

  “若就是个豆腐渣一般的样子货,那也是不济事的。”

  不愧是战场宿将,只是简单几句话,便说出了西南明军战法的精髓之处、以及眼前这个清军方阵的弊端。

  那就是大炮和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

  大炮带来的,可不只是直接杀伤那么简单,还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若只是步兵方阵而没有大炮支援,那整套战法的战斗力,起码下降一半、甚至可能是下降七八成之多。

  而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是一切战阵的基础。

  受点伤亡就维持不住的战阵只是一盘散沙、是没有战斗力的。

  “英亲王真知灼见,实乃我大清战神一般的人物,说的是极为有道理。”

  “您看那边,那便是咱们的大炮了。”

  “在大炮的配置上,奴才也是效仿西南明军的战法,方阵配置的都是六磅的小口径红夷大炮,携带起来轻巧便捷,威力却是相当不俗。”

  “不过更大的新式大炮,奴才也再研究了。”

  恭顺王指向步兵方阵之后的一处高地上,示意众人观看。

  那里也是旌旗招展,朦朦胧胧的能看到很多人在上面不断的忙碌走动着。

  最吸引眼球的还有那一门门黑沉沉的红夷大炮,犹如一蹲蹲坐地猛虎一般,炮口斜斜的指向远处。

  样式还是红夷大炮的样式,但却已经是孔有德研究改进后、重铸的新炮了。

  这不是孔有德不行,红夷大炮只是一种炮的样式而已,是当今最好的大炮样式,就连朱至澍的新炮,其实也是在红夷大炮的理念上改进而来。

  “哦,原来是在那里,有几分那味了,不错不错。”

  阿济格举起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炮兵阵地,不住的点头。

  “诸位王爷再看,那便是咱们的骑兵了。”

  “据悉,西南明军的一个旅、也就是大致相当于咱们的一个参领,不但有可以摆成六个步兵方阵的三千步兵、一千炮兵、还有一千骑兵。”

  “三种兵种,每一种都有其特有的作用,缺一不可。”

  “这三种兵种的编成,让西南明军近可拒敌、远可杀敌、还有不错的获取军情的能力、追杀突进的能力,堪称战场多面手。”看書喇

  “但在奴才看来,西南明军的骑兵还是少了,所以在之前的战事中,不得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打那种过于呆板的仗。”

  “咱们大清马多,自然在骑兵方面可以大气一些。”

  “所以奴才在仿效西南战法的基础上,把骑兵加到了两千人,如此一来,咱们一个参领便是有六千人,但机动性,却是西南明军的两倍以上。”

  孔有德洋洋自得的说道,同时再次指了一个方向,引导着众人观看。

  这可是自己这么长时间来的心血结晶,堪称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了,为的就是练出一支火器部队,在多尔衮面前多露脸、证明自己的实干才能。

  不然的话,出于千金市马骨的考虑、可能自己这个恭顺王的爵位还能保住,但还能有多少实权,就很难说了。

  满人对没用的人,尤其是没用的汉人和蒙古人,历来下手都是极狠的。

  “嗯,有几分道理。”

  “看上去是有几分像了,恭顺王做的不错。”

  阿济格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赞赏了几句。

  就这几句,就让孔有德放下了悬着的心。

  作为和西南明军直接交过手、堪称西南明军通的阿济格的赞赏,就是对自己成绩的最大肯定啊,自己的爵位,保住了!

  “呵呵,既然十二哥都说不错了,那想来是不会差了。”

  “不过光看静的没意思,让儿郎们动起来吧,看看这实际的战力如何,若是练得好,必然少不了给你孔有德的赏赐。”

  听到阿济格对这支新军的肯定,多尔衮也是开心的很。

  这段时间一来,清军的接连战败,属实是把多尔衮打出阴影了,以至于大清已经半年多没有和明狗动过刀兵了。

  这要放在往常,半年时间都够打下好几个布政使司了,说不定长江的鱼炙都吃腻了,哪会像现在一样、只能憋在黄河以北坐着吃老本。

  甚至为此,朝廷都在商议是不是在陕西一带采取守势,先南下把残明朝廷打下来,再回过头从广西、贵州一带包抄西南的后路。

  要说这个方略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雷公劈豆腐——先挑软的捏嘛。

  但多尔衮觉得,就这么转换战略方向的话,岂不是摆明了告诉天下人,自己、以及整个大清怕了那蜀王朱至澍?

  这不但让天下人耻笑,更是将给一直以来以无敌的形象示人的清军蒙上一层阴影。

  所以多尔衮没有第一时间定下这个方略,一直拖着。

  当然,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些虚无缥缈的心理、气势上的原因,若只是这些便也罢了。

  行军打仗十几年,这点坎都过不去就是笑话了,主要还是因为多尔衮看到了西南的巨大潜力。

  而在打通榆林、宁夏这两条通往蒙古的通道之后,有了获取大量战马的途径的西南,战争潜力还能更大。

  若是自己就这么放手不管、转尔去打看起来是软豆腐一般的残明朝廷的江南的话,怕是不用多久,西南就能多出一支足以和清军骑兵争雄的骑兵大军。

  到时候,只怕就不是蒙古不稳的问题,怕是残明都敢扑上来咬两口、中原也要保不住了。

  这才是让多尔衮真正放不下陕西这个战略方向的原因。

  但放不下是一回事,能不能打得过又是一回事了。

  在之前多为山地高原的陕西,多尔衮的确是拿长满獠牙的乌龟一般的西南明军没有办法,所以才被打回了山西、盘踞在中原。

  但如今孔有德的火器部队终于练成了,会不会是破局的利器呢?多尔衮对此充满了期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