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71章 天朝上国、万邦来朝

第371章 天朝上国、万邦来朝

  蜀王殿下的世子诞生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所有的有心之人的心中,激起了各不相同的波涛。

  时间过得很快。

  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忙的差不多之后,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中旬。

  邱王妃做完了月子,同时龙文光准备了数个月的庆典,也终于要开始了。

  本该是早就要开始的,但朱至澍把日期延后了,他要等邱王妃出了月子之后,与他一起出席这次盛典。

  可见朱至澍对邱王妃的爱意。

  真心实意的爱是一方面,但其实这对于朱至澍来说,表达对正室的爱意,也是西南稳定的需要。

  五月十五这天,在成都城的东门广场,盛大的庆典活动正式召开。

  成都城的东门,是张献忠攻打成都时的主要方向,也是张献忠大军死伤最多的地方。

  在成都守卫战胜利之后,数百名勾结外敌的内奸也是在东城门上斩首、朱至澍也是在东城门宴请守城的有功将士和文武百官。

  之后,川蜀军团主动南下贵州、广西进攻张献忠军队时,也是在东门举行的出征仪式。

  ......

  巍峨的成都城东门,见证了一件件大事的发生和结束,可以说,是西南崛起的见证者。

  今天的成都城东门张灯结彩,连城头的地面上,都铺上了殷红的地毯,和城楼上的卫兵的里衣一样的引人注目;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那几十名身穿红色开衫衣、袒胸露乳的壮汉,以及身前立起来和圆桌一样大的巨鼓。

  而在城墙下,两个临时搭建的、高大的观礼台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其中一个观礼台中,有很多人都带着伤残。

  或是缺胳膊少腿、或是五官上有明显的、影响功能的残缺。

  在这两个大型看台的正前方,则是站的整整齐齐、穿着整齐划一的服装几个方阵。

  每一个方阵前都立着一块大型牌匾,上面写着这些方阵的所属单位。

  分别是帝明学院、帝明官吏进修学院、帝明军事学院、帝明医学院、帝明海军学院、武侯小学、武侯中学七个方阵,足足七千人。

  而在看台和方阵的中间,则是一条宽阔的马路。

  这条马路和别的地方还是黄土路面不一样,而是泛着质地坚硬的暗灰色,上面更是水平如镜、肉眼看上去没有一丝的起伏和不平整。

  正是西南水泥产业的丰硕成果!

  而在马路的一端,已经有众多军队的方阵,在此处站的整整齐齐,等待着朱至澍的检阅。

  看台、广场、马路一端。

  三处加起来足足有两万多人,在晨曦下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庆典开始的炮声。

  “铛、铛、铛......”

  东城门上一座高耸的钟楼内,响起了悠扬的钟声。

  为了方便计时、以及推广后世的刻度计时法和阿拉伯数字,朱至澍让人在东城门修了一座巨大的钟楼,隔着老远都能够看的清清楚楚。

  当然,这时候也该叫大明数字了,哈哈哈。

  虽然阿拉伯数字在很早之前就起源于印度大陆,但将其完善和推广的还是朱至澍,所以称之为大明数字不为过。

  此时,钟表上的指针,正好指到了八点钟的位置。

  随着第一声钟声的敲响,分列在城楼上的几十名鼓手、仿佛在那一刹那间被同时激活,几乎是分毫不差的同时举起手中的鼓槌,击打在面前比圆桌还大一圈的巨鼓之上。

  震天的鼓声撼人心神!

  整个东门广场,像是一位匝然苏醒的巨人一般,迸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鼓声盖过了钟声,以每隔两秒响起一次的节奏,整整响了279声!

  象征着从黄帝纪年4085年、西历(公元)1368年开始建立的巍巍大明,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整整279个年头。

  而在这279声鼓声之后,整座东门广场恢复了宁静,除了呼呼的风声,没有一丝别的杂音。

  但并没有沉寂太久,很快,城楼上便响起了悠扬动听的丝竹之声。

  本次庆典活动的主持人、川蜀医教布政使岳沐辰走到城楼前,站在为重大活动特意打制的几门大型喇叭的收声位置,朗声说道:

  “丁亥吉年、日明风清,陕西归复、世子圣临......”

  “然四海不靖、宇内不宁,北有鞑虏、南有蕃夷......”

  “今于成都办此盛典,以镇乾坤、正视听、定人心......”

  “陕西归复盛典,现在开始!”

  一番洋洋洒洒的拗口发言之后,岳沐辰宣布盛典的正式开始,城楼上再一次响起了优美动听的丝竹之声。

  伴随着这悠扬的丝竹之声,朱至澍牵着已经做完了月子、恢复了秀美容貌的邱王妃,盛装走上了城楼。

  “万岁!”

  “万岁!”

  “万岁!”

  看到朱至澍出现在城头,看台上、广场上、马路远处的所有方阵,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

  朱至澍和邱王妃举起右手,微笑着向着城楼下不断的挥手致意。

  邱王妃还是第一次听到百姓们对蜀王喊出这样大逆不道的口号,本身还有些紧张担心的,但是看到朱至澍神情自若、一点担心都没有,也就放下了心中的担忧,享受起这受万众拥戴的美妙感觉。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男人要做什么,既然已经嫁了,那自己便跟着便是。

  片刻之后,雷动的欢呼声在本次庆典活动的主持人、川蜀医教布政使岳沐辰的示意下停歇下来。

  待雷动的欢呼声停歇、东门广场恢复宁静之后,岳沐辰再次朗声道:

  “西南蜀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四海仰慕......”

  “武昌左梦庚前来贺喜,祝西南蒸蒸日上、一扫寰宇,威压四海、永镇神州,祝殿下大展宏图、鹏程万里......”

  “应天府王庆前来贺喜,祝西南......”

  “泉州郑森前来贺喜,祝西南......”

  “东瀛德川家纲前来贺喜,祝西南......”

  “琉球王子察才前来贺喜,祝西南......”

  “暹罗(泰国)王子阿育陀耶前来贺喜,祝西南......”

  “东吁(缅甸)王子平达力前来贺喜,祝西南......”

  “柔佛(马来西亚)王子......”

  “吕宋(菲律宾王子......)”

  “西班牙男爵......”

  “荷兰男爵......”

  “英国子爵......”

  “葡萄牙子爵......”

  “......”

  随着一声声唱名,一名名在各自地域位高权重之人身着盛装走上城楼,对朱至澍和邱王妃行礼致意,然后在礼官的引领下来到各自的位置上,准备观看盛典阅兵。看書溂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来宾,暗地里还有些不能唱名的,例如西域的李自成的使者......

  但即使这样,场面也极其隆重了,各地的使者足足来了数十批,让东城门的所有人,都油然而生一股‘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盛世豪情!

  尤其是大明的本土人士,更是内心激愤不已、感慨万分,一些老臣,例如龙文光、谌欢、崔耳秀、岳沐辰、曹璐等等,更是热泪盈眶、滚滚而下!

  若不是今日的盛典,他们都已经快要忘记大明曾经的鼎盛和繁华、忘记大明曾经的富强和威严了!

  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到这一幕,虽死何憾?

  不对,仍然遗憾!

  要顽强的活着、活到这一幕,在北京城重现的那一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