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36章 清军溃败

第336章 清军溃败

  镶黄旗这转身后撤的举动,可把还在阵中心厮杀鏖战的清军给看懵了!

  还以为等来了一支生力军,自己这些战斗了许久、伤亡惨重的人可以撤下来歇一歇了呢,怎么生力军只来看了两眼,转身就先跑了?

  一时之间,清军士气大丧、一瞬间便崩溃了。

  对西南明军步兵方阵的围攻,也一下子就垮拉了下来。

  围攻的清军开始出现了逃兵,开始转身去寻找战马,跟随在镶黄旗的后面往外跑。

  虽然仍然有悍勇的人、或者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继续在进攻,但镶黄旗、以及那些跟着镶黄旗跑的清军,还是动摇了整个清军的阵脚。

  跑、进攻、守、围。

  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战场乱成一团。

  转身跑的可不是别人,是镶黄旗!

  象征着皇权的镶黄旗!

  哪怕是巨大的伤亡、希望渺茫的战事进展都没有让这些悍勇的清军士气崩塌,但一心只想着保存实力的镶黄旗的转身撤退,让他们的信心崩塌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镶黄旗是因为得到了上命,现在执行的就是突围命令。

  济尔哈朗的命令模棱两可,并没有说清楚先是进攻、进攻不成再带着人马突围,又或者他本就没这意思;

  所以城墙上没有传来撤退的命令。

  但尼勒图却认为济尔哈朗是这个意思,并且把它当成命令告知了出城的镶黄旗。

  而尼勒图不在,这些镶黄旗的人中,又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主事之人,也就使得镶黄旗要突围,却便没有将这战略意图很好的传达给还在围攻的清军。

  所以镶黄旗的突围,让其它清军以为是逃跑。

  战场上最怕的不是对手强大,而是袍泽的抛弃。

  以往明军的无数次失败,大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才导致几十万的明军一溃再溃、一溃再溃!

  如果不是朱至澍的出现的话,他们还会继续溃败。

  先是川蜀、然后是两湖、然后是应天府、再然后是江南、最后是西南、最后完全湮灭。

  而今天,清军也尝到了袍泽抛弃自己的滋味。

  一开始分三路出营作战的清军,约两万人;加上镶黄旗带来的一万人,共计三万人。

  但长达半个多时辰的战斗,让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此时三万清军,已经只有两万余人。

  两万多人的大崩溃,还是让城墙上的济尔哈朗及时发现了苗头。

  越发浓厚的尘土和硝烟,遮蔽住了战场,尤其是战场最中心的那一片,更是尘嚣弥漫、济尔哈朗手中的望远镜,根本看不清具体的形势。看書溂

  战场最中心,是在后崖往榆林城约两里、也就是离榆林城三里多的位置。

  即使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济尔哈朗还是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观察起来也只能是雾里看花,看不清战场的诸多细节。

  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全凭前线指挥官的自我判断力,尤其是混战的时候。

  而当由镶黄旗领衔、越来越多的清军从战场的中心处向外围溃散、而且这种溃散还是无序的时候,他很快便察觉出了不对劲。

  “怎么回事?”

  “为何镶黄旗才刚进去不到片刻,这么快就出来了”

  “尼勒图?你的镶黄旗怎么回事?”

  济尔哈朗对尼勒图斥问道。

  “王爷,许是战事不利,镶黄旗带着大军撤退吧。”

  尼勒图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脸色阴郁的回答道。

  他也没想到镶黄旗退的这么快,只怕这是进去兜了个圈就出来了吧?

  好家伙,把自己当侦察兵了。

  而且出就出了,这还带着整支大军一起往外冲;

  一起冲就冲吧,好歹得有秩序的撤退突围不是,这乱糟糟、狼奔豕突一般又是怎么搞的?这般毫无章法,怕是自己人相互践踏都要死不少。

  “撤退?”

  “我几时下过撤退的命令?!”

  “还是你尼勒图假传了本王的命令?!”

  看着混乱不堪的战场、亡命奔逃的清军,济尔哈朗气极,厉声质问着尼勒图。

  “这......”

  尼勒图摄于济尔哈朗的权威,再加上下达命令时,济尔哈朗的确没有说撤退,是自己误错了意、自作主张了。

  理亏之下更是心虚,立在一旁不知该如何应答。

  主将发火,其它人这时候就更不敢说话了,生怕受了牵连。

  这可不仅仅只是假传军令那么简单,而是两个派系之间的龌龊事,这可比假传军令严重多了,在场的将领,都不想卷入其中。

  城墙上气氛分外凝重。

  “王爷息怒。”

  “您看,是否该再派一支兵马出击,接应退下来的弟兄们?”

  好一会,一名将领才站出来,对着济尔哈朗说道。

  “哼!”

  “那便你去吧,把儿郎们接应回来。”

  “至于你。”

  “你是摄政王的人,那便等战事结束,再请摄政王给个说法吧。”

  终于有人给台阶了!

  虽然气极,但也是骑虎难下的济尔哈朗,对着问话的那名将领吩咐了一句,然后转身对尼勒图说道。

  虽然言语中有诸多不满,但终究还是没有撕破脸皮。

  而有人说话了,便也将这凝重的气氛撕开了一道口子,城墙上的众人都觉得呼吸顺畅了许多,城外的鏖战声也重新进入了众人的耳中。

  然后众人的目光,便重新回到了城外的战场上。

  这一耽搁,清军的败退迹象更加明显了,即使隔着硝烟,也能够清晰的看到那铺天盖地往榆林城下奔来的清军。

  以红黄旗帜、盔甲的镶黄旗打头阵、然后是红蓝旗帜、盔甲的镶蓝旗,然后还有更多的则是服饰乱七八糟,但旗帜是红蓝颜色的蒙古镶蓝旗。

  浩浩荡荡两万余人,在单筒望远镜中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一眼看不到边际。

  而在硝烟弥漫中,还有隐约可见的大明日月腾龙旗、红字黄底的蜀王旗。

  这些应该就是追兵了。

  很快,又一支骑兵从榆林城这边奔出,往远处的战场而去。

  他们受命去接应溃败的清军。

  西南明军骑兵追了一阵子后,便停下了脚步。

  这场战争的主力,仍然是步兵,西南明军骑兵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杀伤敌军多少人,而是掩护己方的步兵顺利作战。

  而在这一基础上,他们还要尽力保存实力,以免伤亡过大。

  西南骑兵数量实在是少,只能选择这种保守的战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