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27章 第二号预案

第327章 第二号预案

  对于改编后自己职位降低一事,黄政也是丝毫没有怨言。

  改编后职位降低本就是极为正常的,毕竟融入一个新的军队体系中,哪能一来就委以重任的?压一压职级、让自己适应和学习一番、同时考验一下自己的忠心与否才是正理;

  而且西南的势头之猛,瞎子都能看出来,现在职位低一点有什么关系?

  只要好好干,等以后西南势力越来越大,自己有的是前程,没见从张献忠那投降过来的李定国,现在都已经是负责一路战事的督帅了吗?他不过才二十五六而已,算起来比自己还小好几岁呢。

  “黄团长谬赞了,都是些蒙古鞑子,不值钱的玩意儿。”

  “现在人到的怎么样?要开始围攻了吗?早点开始最好,能多斩几个鞑虏的头,在怀庆那次,可把我给打憋屈了。”

  对于黄政的夸赞,秦浪客套了几句,然后便问起了正事。

  “快了,你们团、还有我这个团都到的差不多了,其它三个旅还差的多些,加起来估计有个十几二十支小队还没到,但估计也快了。”

  “下午应该能到齐,然后摸黑走夜路,顺利的话,明天上午就能赶到三眼窑那边了。”

  “对了。”

  黄政四下看了看,看到没有人在自己两人身边后,走近两步、贴在秦浪的耳边说道:

  “一路出来的老兄弟,给你提个醒:”

  “清军也不是好惹的,到时候必有一场混战。”

  “和清军的仗还有的打,不差这一场两场的。”

  “该勇的时候得勇、该怂的时候也得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你该懂,留着有用之身、活着才有更多的机会。”

  说完,黄政笑了笑,当做无事一般拍了拍秦浪的肩膀。

  “谢谢黄团长,属下明白了!”

  秦浪投桃报李,对着黄政行了个军礼。

  “行了,去吧,把军功报给督军使查验之后,你们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下,晚上得熬夜呢,我也忙自己的事去了。”

  黄政冲着秦浪挥了挥手,转身招呼自己团的骑兵去了。

  秦浪是第一旅骑兵团的,黄政是第三旅骑兵团的,两个人虽然同属陕西第一军团第一师,但却不是一个旅,所以编制上还是分开的,自然行军和扎营的时候也就有所间隔了。

  正如黄政说的那样,陆陆续续的,又有十几支骑兵斥候小队按照第二号预案赶到了集合地点。

  等预定的第一师所有骑兵到位,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辛劳了一天的红日终于不堪重负、隐没在了天际边,一轮残月接替了它的岗位,开始给这片山野披上了另一种光芒。

  稍作休整后,酒足饭饱的五千骑兵踏着月色汇入了山野之中。

  按照第二号预案,对攻击三眼窑防御阵地的清军的围歼行动,开始了!

  ......

  多数时候营地中都是一片死寂,除了偶尔响起伤兵的痛吟声外。

  但这痛吟声也是越来越微弱,渐渐的也就没了声息。

  在古代,医疗卫生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也是古代婴幼儿夭折率高企、疫病时常横行的原因。

  清军可不像西南明军一样,拥有帝明医学院这一强大的后备医疗体系,每次作战时,只要是团级以上部队都会有随军的医护人员,伤员能够得到最起码的救治;

  但在清军中负了伤,若是只有一两千人这种追求速度的小股军队,那小伤小病几乎就全靠自己扛了、或者是军中懂点医术的战友草草救治一番,熬过去了就是福大命大;

  若是大伤大病的,实在没了希望,还是干脆点给自己来个痛快直接些,还能少受些苦。

  规模大的军队就还好,例如也速孛这支八千人的军队,还是带了几名大夫的。

  但这几名大夫,数量不够就算了、外科医术也着实很有限。

  如今紧着给满人老爷治疗都嫌不够,哪里有功夫去搭理蒙古人、汉人?增援而来的两千骑兵里,有一个是满人千人队,下午又折损了些。

  那几个有身份的蒙古人、汉人还能沾沾光,普通的小军官和大头兵们,便只能自己硬扛,知道抗不过去的,便求同僚给个痛快。

  营地中的疾苦,也速孛自然略知一二,但他如今哪有心思去考虑这些在他看来是旁枝末节的小事?

  “我部将士英勇无畏、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经鏖战,我部数次突入西南明军阵地、获得重大战果,若不是其援军及时赶到,已将三眼窑拿下;”

  “但我部已对西南明军造成巨大的杀伤,西南明军阵地尸横遍野、危如累卵,请王爷再派援军,援军到达之日,便是奴才夺下三眼窑阵地献于王爷之时!”

  “......”

  此时的也速孛,正在一边撕扯着炖的香喷喷的炖肉、一边口述军令,让一旁的文书代写。

  作为镶蓝旗甲喇章京(汉名参领)的他,字还是认识不少的,但要他写书信就太难为他了,所以需要文书代写。

  不只是他,如今多数中下级军官都是这样。

  行军作战没问题、但要写书信却是万万做不到的,除非是一些本身就有家学渊源的高级将领、例如秦翼明,或者是文官领军、例如各种总督衔。

  而这种既定情况,普天之下应该也就朱至澍在努力的改善,不但没有作战任务时会让随军的参谋或者副职教导军中的军官们读书识字,军官晋升的时候更是要去帝明军事学院进修,除了教授军事知识、读书识字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来自于后世的朱至澍非常明白,什么负心多是读书人那是净扯蛋,都是幸存者偏差的误区、以及各种各样的口嗨选手传唱导致。看書喇

  未来西南军队中的科技武器、先进战法会越来越多,普通士兵也就罢了,军官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是硬性要求,不然根本玩不来西南军队这一套。

  所以,虽然西南军队中对于朱至澍推行教育这一套抱怨之声不少,但在朱至澍的强制推行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最少全部的旅级以上军官、多数团级军官都能够自己读写书信了。

  这又是西南领先于全世界的一点了。

  但绝大多数人、包括也速孛都不觉得自己不会读书识字有什么不对,反正写书信有文书,他现在只关心下一波援军什么时候能赶到。

  上午到的两千援军、加上他手上剩下的三千残兵一共五千人,如今又被他败掉了一千多人,剩下不到四千的残兵在营地中休整喘息着。

  下午时分,对面的西南明军又来了两千的援军,算起来的,对面阵地上已经最少有五千人了,也速孛虽然不甘心低头,但也知道凭自己手上这不到四千兵马,是绝对拿不下现在的三眼窑防御阵地的。

  但是他又不愿意就这么认输、灰溜溜的撤走。

  前前后后自己这路人马上万人,如今任务没完成、还只带四千人灰溜溜回去,那怎么和王爷交代?只怕到榆林镇的那刻,就是自己被下狱之时,镶蓝旗甲喇章京(汉名参领)的职位,都保不住自己这条命。

  所以他现在很矛盾。

  知道打不下来、又不能够回去,该如何是好呢?

  想不出个出路的他,光棍劲上来了,干脆就在原地扎营驻守,然后向王爷再次请求援兵。

  别的不说,至少自己没回榆林镇、或者王爷逮捕自己的信使没到之前,自己还是这四千人的统领,还是能作威作福的。

  而且在这等着,说不定王爷再给自己派个几千援兵呢?说不定局势会有转机呢?

  就算没有,这作威作福的日子是那么舒坦,能多过一天他也乐意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