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71章 西南财源

第271章 西南财源

  “好了好了,莫拉着本王了,船工都说没问题了。”

  等到船工传回一切正常的消息之后,朱至澍再也忍不住了,兴致冲冲的走到踏板前,几步就走上了战舰的甲板。

  身后的大员对于蜀王的跳脱随性也是无奈,只能纷纷跟上。

  而年轻力壮、身手敏捷的朱至澍此时都已经钻进船舱里去了。

  3000料(975吨)战舰甲板下共有三层,即是大多数船员休息的场所,也是存放物资、安放火炮的地方,只是如今才下水而已,火炮还未安装,需要后续再进行舾装。

  甲板上有两层,包括大部分军官的住所、指挥室等等。

  全新的战舰还泛着一股浓郁的木材的香味,朱至澍一点都不觉得刺鼻,反倒觉得很香很香。

  这可是未来瓜分海洋权益的凭仗,能不香吗?

  “生大人。”

  “臣在。”

  “如今广西造船监,造这一艘3000战舰的话,需要多久?”

  四处看了一圈、对这艘战舰的状况非常满意后,朱至澍对跟在身边一起视察的广西造船监监理使生文龙问道。

  “启禀殿下。”

  “一切物料充足、工人们日夜不歇的话,最快时间三个月左右。”

  “哪能日夜不歇呢?”

  “而且这些船板、缆绳、船帆什么的,都是易燃物资,晚上工作还得掌灯,太不安全了,进度可以缓一缓,安全第一,对船工们的压榨也不能太过。”

  “哪怕是赶工期工作时间上没办法,饮食薪饷等方面却是万万不可委屈了,明白吧?”

  听到生文龙说船工们要日夜不停的赶工,朱至澍立马出声打断了生文龙的话。

  时间紧、任务重,这些自己都能理解,但是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而且工人们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诉求和权益,待遇和工作时间的安排都得有个度。

  不然自己的西南也对他们压榨太过的话,那自己何必这么努力?躺平了做个王爷不也是这个结果?自己还乐得清闲呢。

  “殿下仁慈,臣知错了。”

  “不过殿下也请放心,殿下对百姓的爱护,西南何人不晓呢?”

  “虽然船工们工作辛苦,但是造船监可一点都没亏待他们,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饷银也是按时按量的发放,而且伤病管医、死残还有抚恤金。”

  “现在船工们过的日子,可比以前温饱都满足不了好太多了,每一位船工对殿下都是感恩戴德的很呢。”

  对于朱至澍的训斥,生文龙大大方方的承认了错误,也将造船监对于船工们的待遇简单的说了一遍。

  朱至澍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你们能勤勉用事就好。”

  “记得本王在帝明日报上的那句话吗?‘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不只是本王写给百姓们看的,更是本王告知于你们这些当官的。”

  “西南的富强,每一位百姓都做出了贡献,那自然每一位百姓都应该共享这份富强,如果你们有官员阻碍了百姓们分享这份富强的路,那休怪本王不讲情面,都要谨记。”

  “臣等谨记!”

  甲板上一圈的朱紫大员,纷纷严肃的应道。

  “行了,去准备晚宴吧。”

  “还是流水席,本王要和船工们共餐。”

  “还有生大人回头去刘巡抚那边领笔款项,把广西造船监再扩一扩,多建几个船台、多招募些工人,重金去各处挖都可以。”

  “这夜以继日都要三个月才能下水一艘战舰,那只在白天做事的话岂不是要五六个月?那一年才两艘,太慢了。”

  ......

  视察完广西造船监后,朱至澍再次来到了广西海贸衙门,见到了自己和邱王妃的哥哥——广西海贸同知邱颜。

  如今邱颜在西南官场已经是炙手可热,无论是他本身的出身和身份、他现在的官职品阶、还是他现在分管的事务,每一个都在告诉外人:这是西南势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邱颜当然也知道这些,只是他不凡的家世教育、以及良好的品行、聪慧的头脑,都在无时无刻的鞭策他忘掉这些外物,专心的把殿下吩咐的事情做好。

  这也是他能在‘海贸同知’这个看似充满油水、但同时也是坐在火堆上的衙门里一坐就是大半年的原因。

  西南如今最大的财源有三条。

  其中这第一条,便是西南的赋税。

  如今,整个西南无田地的赤贫百姓移垦广西、交州的事宜已经接近尾声了,而要做好这项事情的前提,便是清查人口、丈量田亩。

  其中主要是清查田地五十亩以下的平民,至于官绅地主这些大户人家的田地和人口,考虑到现在外部矛盾尖锐、内部需要稳定为先,朱至澍暂时压着、还没有着手去做。

  但就这些清理出来的平民人口,整个西南如今就超过3000万,那再算一算官绅地主等大户、以及没有清查隐户,整个西南的人口如今应该在3500万左右。

  如今广义上的西南包括川蜀、贵州、广西、云南、交州全境、陕西延安一部,约等于六个布政使司,按照现在的势力范围来算,那便是每个布政使司都只是略微超过500万人,怎么都不能算多了。

  但在清理统计这些数据的同时,有个好消息也让朱至澍很开心,那便是生活水平方面,西南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表现最突出的便是新生人口方面。

  朱至澍特意让龙文光统计了一岁以下的婴幼儿,也就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出生的婴幼儿,截止今年的二月份数据交到自己手上时,整个西南符合条件的新生儿达到了近300万人,也就是接近10%的人口增长率。

  这让朱至澍非常的满足。

  其它地方都在减员,唯独西南人口是在增长,虽然有西南偏安一隅、本身就比较安全的原因,但难道这不是自己的政绩、不是自己苦心经营的成绩嘛?

  对于无能的政权来说,3500万人是累赘,但对于有能力的政权来说,人口就是资源。

  所以这3500万汉人不但为朱至澍提供了良好的、源源不断的兵源,更重要的是,这3500万人就是3500万赋税,哪怕一人一年只交一文钱的税,那也是3500万钱了,规模着实不小。

  所以这是西南最大的一条财源。

  第二条财源便是盐、茶、酒、铁四监。

  这四样之中,盐和铁是处于官营完全垄断,私人没有许可碰了就是轻则面临巨额的罚款、监禁;重则那就是倾家荡产、全家流放交州开荒种地,或者直接城门口挨一刀。

  但官营的垄断,不是为了与民争利,而是为了限制大商行寄生在这种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行业不停的吸血,结果苦了百姓、肥了这些吸血虫。

  所以盐铁官卖都是设立一个符合普通百姓能够轻松承担起的价格,然后对于有额外大量需求的再收取高价,一种变相的劫富济贫。

  而在这种劫富济贫之中,大量的财富也汇入到了西南官府。

  可能一斤盐的利润只是几文钱、一斤酒的利润只是十几文而已,但是3500多万人的消费量,汇集起来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所以,四监是西南的第二大财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