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51章 大军北上

第251章 大军北上

  “启禀将军,这里是陈家沟,去往蟠龙镇的方向。”

  “大路已经被明军给堵死了,儿郎们冲不过去,刚才在碾庄乡试着冲了一冲,折了好些人马都没冲破,所以眼下只能走这山间小道了。”

  “能到蟠龙镇就好了,蟠龙镇有大路,能走的快些,明军骑兵不多,到时候必然赶不上我们。”

  跟在巴布泰身边的副将回答了巴布泰的问题。

  “嗯。”

  “我们突围出来了多少人?”

  巴布泰知道副将的回答是实情,便没有多加询问,而是问起了带出了多少人马。

  “突围时一共五千骑,突围出来后估摸着还有三千人。”

  “刚才在碾庄乡折了几百人、又留了几百人在后面断后,现在还跟在身边的,还有两千人,只要能顺利的到达蟠龙镇,这两千多兵马足够护送将军到清涧县了。”

  “哎......”

  想到延安城四五万人,如今就剩身后这两千人,巴布泰便是一阵心灰意冷,要不是知道生命诚可贵,都恨不得一头栽进的山沟里一了百了了。

  而且巴布泰一行人也知道了,正有五千骑兵平西王吴三桂统领从清涧县而来,经贾家坪镇、永坪镇,往蟠龙镇、张坪乡方向跋山涉水而来,此时已经到了离蟠龙镇80里的永坪镇了。

  这支五千人的奇兵,也给了巴布泰一行人求生的动力。

  巴布泰都能知道了,那明军肯定也知道了。

  这支阿济格派出的五千骑兵没走多远,便被守卫在延川县的广西军团第二师的侦骑发现了,然后快马加鞭的通知了延川县、延安大本营。

  所以延安大本营的秦翼明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大笔一挥,从延川县中抽调了三千骑兵、三千步兵立马赶赴永坪镇和蟠龙镇中间一处名叫“南沟坪”的地方驻扎,阻断两支清军的交汇;

  同时在巴布泰身后追赶的明军也加快了步伐,又从蟠龙镇南边不到20里的青化镇抽调了兵马赶往蟠龙镇,要在蟠龙镇截住巴布泰一行人。

  这巴布泰可是条鲸鱼、可太重要了,决不能让他逃回清涧县去。

  一时间本来已经平静了不少的战场波澜再起,数支部队都使出了吃奶的劲,目的地都是蟠龙镇!

  但要说快,那肯定还是从蟠龙镇南边不到20里的青化镇抽调的三千明军。

  其中这三千明军包括一千骑兵、两千步兵,炮兵则没带,这种奔袭战,笨重的炮兵哪里跟得上。

  而统领这三千兵马的,正是那蒲劲松、蒲劲柏两兄弟。

  两兄弟跟着广西军团第一师北上延川县、又南下黑家堡、最后又参加了延安城围歼战,两个月来大大小小已经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战了,表现非常突出,等战后论功行赏,职位再往上爬一爬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而因为两人在骑兵作战、丛林作战中表现优异,所以也被派来统领军队,在蟠龙镇截住巴布泰这支逃亡的清军。

  此时两兄弟正在奔驰的战马上扬鞭不止,带着八百骑兵飞速的往蟠龙镇赶去。

  这八百骑兵后面几里处则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两千步兵,但不论怎么跑,都赶不上战马的速度,所以只能分兵先。

  “快快快!”

  “一定要赶到清军前面到达蟠龙镇!”

  二十里地对骑兵来说转瞬即到,更何况青化镇到蟠龙镇本就有较为宽阔的大路,所以等这八百骑兵到达蟠龙镇之后,黎明的小镇静悄悄的,连个敌军的影子都没有。

  两兄弟这才放下心来。

  一边派出骑兵四处侦查、查探清军的位置,一边寻找合适的阻击地点。

  皇天不负有心人,合适的阻击地点马上便找到了,那便是一处名叫何家沟的山隘口。

  巴布泰要和吴三桂的那支骑兵汇合,最快的路便是通过这个隘口,然后后面的80里都是好走的大路了,一天的时间便可以到永坪镇。

  而如果不走这个隘口,而是选择北上绕行的话,那就会多出几百里,现在对巴布泰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哪有功夫去绕行那几百里?

  摸清地形后蒲劲松两兄弟没有耽搁,立马便开始动员小镇上的居民帮忙一起构筑阻击阵地。

  但平白无故的,小镇上的居民怎么会白帮忙,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政府一呼、百姓影从,尤其是人民子弟兵一呼吁,那更是积极的很。

  不过说是这样说,其实哪怕是后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也多得是,更何况现在呢?

  蒲劲松两兄弟只好晓以利害、然后又允诺战后给多少好处,威逼利诱之下,这才使得大多数的村民扛起锄头来帮忙。

  太阳斜挂之时,这个本就狭窄的隘口已经挖掘好了几道壕沟,壕沟前还摆上了一排排的简易拒马、撒上了铁蒺藜。

  而在这时候,前去侦查巴布泰那支清军的位置的侦骑也赶了回来,带来了巴布泰离蟠龙镇不足十里的消息。

  山间的小路有多不好走,巴布泰一行人是深有体会了,不到五十里的距离,全是骑兵还是足足走了大半天,还折损了好些兵马。

  但巴布泰一行人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当看到蟠龙镇内严阵以待的明军时,便知道自己等人终究还是被明军给堵上了,要汇合永坪镇方向的吴三桂兵马,便不得不再鏖战一场、冲破这支阻敌的明军防线。

  韩用的清军没有多言,很快便有一支清军越众而出,握着弓箭、挥舞着腰刀和长矛,向着何家沟隘口冲杀而来。

  而几乎同时,在离蟠龙镇三十里外的南沟坪,也有一场大战打响了。

  吴三桂统领的近五千骑兵,开始了对第二师构筑的南沟坪阵地的冲杀。

  一南一北两场几乎同时打响的战斗,看似规模不大,但却事关奉国将军巴布泰、这名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九子能不能安全的回到清涧县,大清的脸面能不能保全的问题。

  所以两场规模不大的战斗,却是小而弥重、分外的惨烈。

  而这边打的正酣的时候,延安城中的大军也再一次开始行动。

  留下七万大军驻守延安城及其周边、以及继续清剿残留的清军后,五万明顺联军于十二月十二再次启程,浩浩荡荡的经黑家堡、延川县,往清涧县方向而去。

  其中三万步兵、两万骑兵。

  延川县的第二师打不下来清涧县,不是因为兵马少,而是因为骑兵少。

  所以这一次北上,秦翼明并没有带很多的步兵,却几乎将此时所有能动用的骑兵都带上了,誓要和阿济格手上的近两万骑兵分个高下,拿下清涧县,让将士们可以回西南过个好年!

  拿下清涧县,那陕西战役的第一阶段就告全功,战士们可以分流回去安置,然后等明年再进行陕西战役的第二、第三阶段了。

  站在延安城头,目送着浩浩荡荡北上的大军,朱至澍心中也不由的满是感慨: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还是古人有文化啊,一首诗,便道尽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凉。”

  “十月出战、如今十二月都过半了,将士们却不得不再次踏上征程,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战争了呢?”

  “有那一天的,前提是我把你们都打趴下,再也威胁不到我汉人为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