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12章 大顺军艰苦的切身体会

第212章 大顺军艰苦的切身体会

  “陛下,咱们,真的要去西域吗?”

  “那可全是沙漠、戈壁、雪山啊,常人生存都不容易,哪有这中原地区的富饶和生机。”

  坐在李自成的船舱中,牛金星有些凝重的向李自成问道。

  李自成正在往潼关地区进发,蜀王不在,牛金星自然也就恢复了对李自成‘陛下’的敬称。

  “嗯。”

  斜靠在宽敞的船舱中的李自成没有多言,只用鼻音嗯了一句,算是回答了牛金星的问题。

  “那...”

  “那咱们真的只带十万兵马?西域这么大,怕是十万兵马不够呀陛下......”

  牛金星被李自成这轻描淡写的一句‘嗯’堵了个结结实实,但却又不能发作,只能又接着下一个问题。

  “多了你养得起吗?”

  李自成还是这么简短的一句回答。

  “......”

  牛金星又被堵了个结结实实。

  “那咱们带谁去呢?虽然战事不利,但咱们陕西拢一拢,二十余万兵马还是有的,那还有十多万人,该如何安置呢?”

  “谁自愿去谁去,不愿意去的,就留下来迎接蜀王。”

  “你也一样,你要不愿意去,我可以在蜀王面前美言几句,给你谋个好差事。”

  “陛下切莫说笑!”

  “老臣追随陛下已有十余载,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定不会离陛下而去的!”

  “拉倒吧,本王没这龙阳之好。”

  “还有,以后就叫殿下吧,这陛下,本王都不好意思应了,往前看两千年,哪有西蹿西域的陛下。”

  “你这边也先准备着吧,过完这个年,估计差不多就要动身了。”

  “是,陛...殿下。”

  牛金星低沉的应道。

  语气复杂万分。

  而此时的潼关,也再一次开始了大批量的兵马调动。

  到了潼关已经有近十天,还和满清交了几次手的冯天纵,随着新的命令的送达,再次踏上了征程。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延安,而且更长远的目标他也知道了。

  那便是榆林、宁夏府!

  这榆林,便是大名鼎鼎的延绥镇,也有直接叫榆林镇的说法;而那宁夏府,则是宁夏镇。

  两镇都曾是大明最早的九大边镇之一,但如今却早就是有名无实了。

  而今日,却要在自己的手上再次焕发新生、重新担负起拱卫中原腹地的重任,这如何不让冯天纵兴奋?

  这可比做一个广西军团的军团长,有意思太多了啊!

  而且想到很快就能见到殿下,这更加让冯天纵兴奋难耐了。

  自从自己在广西军团任职后,这见殿下的时间,可就是越来越少了,算起来,自己已经有小半年的时间没见过殿下了。

  “哎,这以后要是地盘再大,只怕是一两年都不一定见得着殿下咯。”

  “你说是不是啊姜茂财?”

  “是是是,军长说啥都是。”

  “不过军长,那些清狗的实力,当真是不错呢,比张献忠的那些部队,可要厉害太多了,尤其是那骑兵,神出鬼没的,还有那些步兵也是,那可是真拼命。”

  想到在潼关时和清军的那几次交手,姜茂财就有些心有余悸。

  潼关即是一座重要的关隘,但同时也是一个地名。

  狭义上的潼关是指潼关古城,但它扼守的只是黄河沿线那一条最主要的进兵道路,而除了黄河沿岸这条最主要的通道外,靠秦岭一侧也仍然有不少的进兵通道,只是不如黄河沿岸那条通道便捷。

  但既然有通道,那便一定要遣人去驻守。

  所以除了潼关古城这座关隘之外,由北至南,较大的主寨就还有防守远望沟的下汾井军寨、防守铁沟的北歇马军寨、扼守秦岭山脚的太要镇军寨、三星寨。

  其余零散的星寨则更多。

  而十三万大顺军和五万西南军,就是被分散在这五个主要军寨、以及更多的零散小寨子中。

  现阶段的满清,对高大险要的潼关古城的进攻反倒要少,双方更多的战事,都是爆发在零星小寨的争夺之中,其中又以地形开阔的秦岭山脚下的太要镇军寨、三星军寨受到的攻击最多。

  两座军寨,扼守住了南北将近20里内的数个通道,而且迎面更是几十里方圆的开阔地形,适宜大军展开。

  大顺军的伤亡,也多是发生在这两个军寨的争夺之中。

  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携带了大量火器的西南军一到,便被安置到了这两个形势最为危急的军寨中,同时还兼周围十几个较小军寨的防御、以及秦岭中的巡守人员。

  一心想打通潼关通道,已经在这里耗了一年多的定国大将军、豫亲王、镶白旗旗主多铎又岂是好相与的?

  就这么十天的时间,已经组织了大大小小、一共四次对这两座军寨的围攻。

  虽说在冯天纵的坚决抵制和反击下清军便没什么大的进展,而且还伤亡受创不小;但杀敌1000还要自伤800呢,更何况是面对清军这种强军。

  所以这些天来西南军队也有了一定的伤亡。

  其中大多都是因为满清的火炮带来的。

  因为潼关是攻坚地形,所以多尔衮王多铎这一路支援了非常多的大炮,具体数量冯天纵还不知道,但是双方交战的时候,战场上总是会因为不停轰击的大炮散发的烟雾而变得昏暗浑浊、视野不清,可见双方参战的大炮数量之多。

  而除了大炮这种火器带来的伤亡外,便是星寨争夺中、以及游骑交战时的伤亡了。

  一座小星寨,往往驻守的军士最多也就几百人、上千人的星寨都算是比较大的了。

  所以这种防守人数,即使在大炮的支援下,构建的火力密度也必然无法完全隔绝清军登城,所以往往还是会陷入混战之中,这时候大规模伤亡就难以避免了。

  然后就是游骑之间的战斗。

  虽然秦岭山高路险,大规模的行军千难万难,但仍然不能排除有小规模的敌军翻山越岭的从山沟中潜入背后。

  所以为了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防守方也就不得不派出游骑和侦察人员,不时的在山间巡弋。

  这也就导致两军不可避免的会在野外突然猝不及防的遇见,然后陷入小规模的近身肉搏战之中。

  如果说前两种伤亡都是互有胜负、甚至仗着火器先进,西南和大顺联军还占了便宜的话,那这种小规模的仓促肉搏战中,西南和大顺联军则完全落于下风了。

  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白山黑水、草原荒漠中成长起来的女真人、蒙古人的悍勇,真的超过了大多数的汉人。

  尤其是大顺军不断战败,精悍的老兵越打越少;而西南军更是成军不过一年多、而且训练也是以阵列为主,不擅肉搏。

  所以这种肉搏战中,交换比往往是三比一甚至更多。

  这十天的时间里,西南军伤亡已经接近了2000,其中有近千都是战死和不可逆的重伤将士。

  这种伤亡,直让冯天纵心疼牙疼。

  西南军,什么时候出过这么大的伤亡?

  这也让他对大顺军这一年来的艰苦,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