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60章 查看匠造监

第160章 查看匠造监

  “嗯,你还有些见识。”

  “听说你和岳武穆有些渊源?”

  翻看着岳云举的背景资料,朱至澍关注到了一点,好奇的问道。

  “正是,末将源自汤阴岳家,和岳武穆正是同宗同族。”

  “嗯,忠良之后、满门忠烈。”

  朱至澍敬佩的赞许道。

  “整顿海防、严加训练都是要的,但你也没法子无中生有。”

  “这样,岳指挥使你先把水师规模扩大到三个旅,你暂任任广西水师统领,回头我会让刘巡抚派人去你那,帮你改编、募集、训练水师士卒。”

  “然后我看看这阵子能不能给你搞几艘战船,你这加起来才十多艘,最大才不过2000料,想干点啥都是力不从心啊。”

  “还有,你们俩明天跟我去匠造监,看看那新式的野战炮能不能装上船。”

  “你们用的炮我还没见过,也不知道我那的炮有没有优势,要是有的话,你们看看怎么装,这是你们专业人士的事情,应该更清楚。”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做好了,我自然不会委屈你们;但做不好,川蜀的官场环境你们应该也听过不少。”

  “本王就一句话:唯才是举、唯事看人!”

  “明白了吧?”

  “是,殿下!”

  ......

  生文龙和岳云举退下后,朱至澍却没有走出书房,而是还在极力的思索着。

  虽然早就知道郑芝龙这时候在海贸一块是只手遮天,但当真的了解到郑芝龙在这一块的庞大之后,朱至澍还是有点头疼。

  一年陆军、百年海军。

  陆军能组织起人、拿的起刀枪,就高低能打一打;但是海军可不一样,实打实要的都是战舰和训练丰富的水师。

  这可比陆军难多了,不只是钱的问题。

  钱朱至澍自问怎么都能挤出个几十上百万应急,但现在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海贸已经不能再等,自己要人口、要钱财、要海军北上抄建奴的后路,这都需要出海。

  而出海,必须和西方人争、必须和郑芝龙争。

  只是和西方人的争,没办法妥协;但和郑芝龙的争,则有回旋的余地。

  “看来,是时候要去接触下郑成功了。”

  “郑芝龙是个老油条,已经是无利不起早、油盐不进,但他这儿子,现在正是青春热血时候,大有可为啊......”

  朱至澍在身后的书架上拿出两本新的册子,在其中一本上写上:“郑芝龙”,在另外一本写上:“郑成功”。

  “王和。”

  “奴婢在。”

  一直藏在门后、如同一个透明人一般的王和应声走了出来。

  “让狄云安排下,多遣些精干的人去福建、加强在福建的龙隐卫力量,收集郑芝龙、郑森方面的情报,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接触下。”

  “尤其是那郑森,一定要摸的清晰透彻,尽快联系上。”

  “是。”

  王和领了命令,又隐入了黑暗中。

  “成仁。”

  “成仁?”

  “殿下,王指挥这时候在安南随秦将军征战呢,殿下莫不是忘了?”

  王和再次从黑暗中出声道。

  “哦对,孤忘记了。”

  朱至澍这才想起来,王成仁被自己派出去镀金去了。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第二天,朱至澍便带着生文龙和岳云举去了匠造监参观,不只是火炮坊,包括火铳坊、特钢坊、火药坊、机械坊等等,都走了一遍。

  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做,对于船舶的设计和制造,朱至澍自认不如生文龙和岳云举这两个专业人士。

  所以想着带两人把这个代表着川蜀集团、甚至可能还是代表着大明最先进的科学应用的匠造监一次性看一遍,看看能不能激发两人什么灵感,应用到船舶设计和海战上面。

  两人也看的很仔细,对包括新式火炮、燧发枪、制作精良的火药、大型水力机械等等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例如这新式野战炮。

  看到这么小而轻的新式大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了解到它的威力后,更是激动不已,当即说要带回去广西装船测试;

  还有这燧发枪,更是在跳帮作战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海战的时候,受限于现在大炮的性能,很多时候还是会发生跳帮战夺船。

  而燧发枪比容易受潮的弓箭要更好保存;同时培养一名在颠簸的海船中能射中敌人的合格弓箭手可不容易,但培养一名火枪手就简单多了。

  一艘船要凑齐一两百弓箭手可太难了。

  但等敌人跳帮过来的时候,一两百支火枪同时射击,那不是下饺子?

  然后就是火药。

  更好的火药,不但拥有更强劲的动能,能射程能更远、威力也能更大;还可以制作近战神器——手雷。

  只是黑火药造手雷的话,威力不如无烟火药大,但是也比没有强了。

  朱至澍已经让人做出了一部分手雷,还经过了试用,效果还不错,等到了一定的规模,就会大力推广了。

  这手雷和后世德军的m24木柄手榴弹很像,只是拉发引信现在设计不出来,所以采用的是火绳点火的方法;

  而且为了保证威力,前面的装药弹体要比m24木柄手榴弹大很多,足足比成年人的拳头还要大上一大圈。

  这也是得益于水力机械坊的努力。

  如今水力机械越来越多,锻锤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可以加工出薄钢板了,然后再多冲压几次,一个木柄手榴弹的装药弹体就能成型。

  因为体积更大、装药更多的原因,这个木柄手榴弹的重量也不轻,将近四斤,已经是后世m24手榴弹的两倍还要多。

  所以一个人其实带不了很多,朱至澍测试过,一名长矛手最多只能带四个,多了就没地方带不说,这重量还会极大的影响行军速度。

  最后就是机械坊。

  那一架架被水力驱动的大型机械,让两位从广西而来的土包子惊讶不已,尤其是看到这在锻锤冲压下不断成型的薄钢板,更是激发了两人强大的兴趣。

  “殿下,这钢板,能否大量生产啊?”

  “制约钢板生产速度的,不是水力机械的速度,而是钢材冶炼跟不上,这点,特钢坊的洪总工最清楚,你问他吧。”

  面对生文龙的问题,朱至澍指了指三人身后跟着的特钢坊大匠洪强,示意他来回答两位大人的疑问。

  “是,殿下。”

  “就由下官来解释两位大人的问题吧。”

  洪强现在可不是一个低贱的匠户了,如今的他,是成都匠造监特钢坊的总工,妥妥的正七品官员。

  以前说话要低声下气,现在不但可以抬头挺胸说话了,连语气都文绉绉了几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