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51章 做的还不赖

第151章 做的还不赖

  十二月二十九日,孙可望的尸体被打扫战场的士兵发现。

  被几发火绳枪打成了筛子。

  这么近的距离,一般的盔甲根本挡不住重型火绳枪的威力。

  至此,南征广西之役的主要战事结束,虽然还有南宁没拿下,但得到了汪兆麟的投诚,南宁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

  大年三十,朱至澍在小平阳的野地里,和川蜀军团、李定国、刘文秀等等众多将士,度过了自己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在部队里过春节,但却是第一次以坐拥三个布政使司的藩王的身份,和将士们过春节。

  在这天晚上,朱至澍难得的喝了个伶仃大醉、难得的睡了个酣畅淋漓。

  可惜邱王妃不在,不然就更美了。

  第二天是1645年的正月初一,朱至澍给所有人放了一天假,还承诺所有在外出征的将士,都能有100文的过年钱,乐的广大将士们直呼万岁。

  朱至澍赶忙让人制止了。

  虽说自己的不臣之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这时候公然喊出来,那就是公然挑战朱由崧,引发残明内战了。

  这种消耗自己实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朱至澍自然没那么傻,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只要自己不公然反,朱由崧自然就得蒙着眼睛装作看不见,谁让他没那实力征伐自己呢?尤其是在自己坐拥川蜀、贵州、广西三个布政使司后。

  初一全体放假一天,初二就要开始做事了。

  时不我待、没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一大早,朱至澍就在辛苦的盖章。

  一下子地盘翻了三倍,新的人事任命要赶紧安排下去,才能早日恢复民生、休养生息。

  于是乎,刘之温由之前的川蜀布政使高升广西巡抚;张继孟由之前的川蜀按察使高升贵州巡抚;

  而最早出任重庆知府的王府副长史吕经纬,被朱至澍提拔到了广西布政使的位置;

  还有出巡重庆时,那给朱至澍留下了深刻印像的资阳知县韩平、县丞于宏义,平定矿工暴乱时的灌县知府曹赋、县丞张震,也高升到了贵州、广西这边担任知府。

  还有那些在川蜀做的不错的年轻官吏,也都纷纷高升,一时之间川蜀可谓是人人庆祝。

  官绅阶级,首先享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红利。

  投降过来的大西军文官严锡命、王国麟、龚完敬、江鼎镇、汪兆麟等,则依据能力大小、投降先后等,有的做了布政使、有的做了按察使、有的做了一府知府;

  就像那汪兆麟,因为投降最晚,只得了个南宁知府,而且还得是在他招降南宁的孙可望旧部之后才生效。

  这就是跟错人的下场了。

  原本在大西军中职位比他低的严锡命,都已经是超过他了。

  汪兆麟也不敢有怨言,谁让自己瞎了眼跟着孙可望呢,没死在乱军之中就已经是万幸了,只能好好干,以后有机会再升的。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蜀王啊,是真的唯才是举、不计前嫌,而且胸有韬略、能力极强,只要好好干,一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

  文官安排完之后,便是武将的安排了。

  南征统帅秦翼明还得再辛苦下,将会带着第一师和部分大西军将士,凑齐五万人继续南下安南,在春耕开始之前拿下红河三角洲;

  并沿着拾宋早再山余脉筑城布防,隔绝南边的安南人,稳固朱至澍对红河三角洲的统治。

  与此同时,第二师将会被打散,五个旅中,以第一、第二旅为基础编练贵州军团,李牧虎为军团长;

  以第三、第四、第五旅为基础,编练广西军团,冯天纵为军团长。

  幸亏这一仗得到了张献忠积攒的大量财富,给朱至澍的扩军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然朱至澍又要头疼去哪里搞钱的事情了。

  但是军队的建设又不能不抓紧,蜀军人数太少了,五万而已,打起大战来,这点兵马真的是捉襟见肘。

  已经是正月了,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李自成都快被清军打败了。

  不过现在还好,在朱至澍物资和情报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这一次李自成守的还行,在潼关和榆林方向,都暂时稳住了局面,给朱至澍争取到了不短的时间。

  李定国、刘文秀、冯双礼等大西军投降过来的中高级军官,除了刘文秀跟着秦翼明远征安南外,其余都暂且编入各军团,同时担任朱至澍的参谋团成员,等熟悉蜀军的训练和作战模式后,再委以重任。

  对于朱至澍的安排,大西军降将都没有异议。

  毕竟自己等人是投降而来的外人,不可能一开始就放在一地之长的位置,而且,哪怕朱至澍敢安排,他们也不敢接。

  瓜田李下之事,古来不知道有多少,这时候还是要避避嫌的。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安排起来也不容易,哪怕有刘之温等人辅佐也是一样。

  所以等事情大体稳定下来后,时间已经到了整月初八,也是朱至澍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五个月整。

  今天是朱至澍启程回成都的日子。

  离开成都快两个月了,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自己离开成都的时候,邱王妃就已经有了身孕,并且开始孕吐,算下来,现在已经快有三个月,估计要显怀了;

  火铳坊送来的燧发枪自己试用了一番,还不错,但也有些问题要改一改。

  还有北边的战事、应天府派来的使者,这一件件事情都要朱至澍赶紧回成都应对,所以朱至澍没时间在广西多待,只能马上启程。

  连秦翼明和刘文秀南征安南的事情,都全权交给了广西巡抚刘之温和秦翼明等人自己处理。

  想来安南那种渣渣,三人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朱至澍启程回成都,一众大小官员自然要出来相送,再加上现在朱至澍的集团里,那真是人才济济、如过江之鲤,所以送行队伍甚是壮观。

  看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朱至澍也是感慨万分。

  虽然自己在后世没能统一祖国,但却被上天安排了在另一个时间维度,为祖国做更大贡献的机会;

  只要自己这边做得好,那后面几百年的屈辱都不会再发生;中华民族,雄霸全球的基础也能在自己的手上被鼎定。

  这事,可比统一祖国有意义多了。

  而目前来说,自己做的还不赖。

  得益于老天爷的安排,自己一来就是蜀王这个得天独厚的身份,做什么事情都算的上事半功倍。

  如今整个西南除了云南,都已经在自己的统治下,极大的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云南虽然不是很重要的地方,但也争取在出西南的时候搞定;

  而且自己打下了三个粮仓,为解决北边的饥荒和百姓造反也打好了基础;

  最重要的是,自己拿到了出海口!

  有了出海口,不但拥有了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更能接触到许多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才,自己这边的各项改革和进步,必能更快一步!

  一路上畅想着对未来的筹划,时间就过得很快,再加上西南发达的水系条件,赶路也快,正月二十那天,朱至澍回到了阔别整整两月之久的成都。

看書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