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42章 安南攻略

第142章 安南攻略

  来宾这边李牧虎和孙可望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柳州城下也开始了。

  这还是刘文秀和李定国主动挑起来的。

  也许是十几年来南征北战打累了、也许是被孙可望背后插刀寒透了心;又也许是蜀王朱至澍的诚意和强大真的折服了两人、还也许是朱至澍画的大饼让两人很受用。

  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刘文秀和李定国,在安顿好那2000溃兵之后,主动给朱至澍送了一封信。

  “破城即降!”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四个字。

  “呵呵呵......”

  “老秦,品出味道来了吗?”

  “你说他两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呢?还是怀疑本王的能力呢?”

  扬着手上刘文秀和李定国遣人送来的书信,朱至澍却没有生气,反倒开玩笑一般问着秦翼明。

  这城,他破定了!

  能收获两员都足以独当一面、甚至其中更有一位是后世的南明战神的人,那还生个啥子气,不就是过程坎坷点嘛,那算个啥?

  比起这两位将帅的才能,算个啥?

  算个逑!

  “以老臣看,这是想试试咋们蜀军的根底呢。”

  “毕竟前次刘文秀只是败在了野战和伏击中,估计心中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想看看咋们蜀军攻城的本事如何。”

  秦翼明也看过了那书信,把心中的判断说了出来。

  “英雄所见略同,不愧是护卫了本王这么多年的老秦,哈哈哈......”

  “那老秦你怎么说?多久能破得了城?”

  “明日!”

  “明日老臣便为殿下破了这柳州城,让殿下早日收得良帅,南下收拾那孙可望。”

  秦翼明一振虎躯,抱拳对朱至澍保证道。

  “好,现在才申时(15-17点),从现在开始,本王就安心在帐中写写画画,大军就交给你了。”

  “秦军团长,本王明日等你的好消息!”

  “是,殿下!”

  朱至澍第一次如此郑重的对秦翼明说话,秦翼明也是第一次如此郑重的回应朱至澍。

  没过多久,正在帐中构思着川蜀未来规划的朱至澍,便听到了熟悉的操练声。

  而且操练的声音比以往更响、火炮和火绳枪射击的声音比以往更加的密集,只是距离听起来有点远,听起来离自己足有好几里地。

  “呵呵呵,这招掩人耳目还行。”

  朱至澍笑了笑,继续提笔书写。

  上好的宣纸上跃然而出几个字:

  “伐安南纪要。”

  北边的大战还要很久很久,局势会越来越糜烂,小冰河时代的影响也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对于粮食的紧要性,朱至澍看的比谁都重。

  只有有充足粮食,北边的亿万汉人才能活下来、才不会继续造反,自己才能腾出手去收拾建奴,去打下更大的疆土。

  所以朱至澍迫切的想拿下安南这个堪称粮仓的地方,为大明续上一条腿!

  只是朱至澍也会量力而行,安南不小,要想短时间内有产出,那全部吞并便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光镇压叛乱和管理就不容易。

  所以朱至澍选择第一步要占据的地方就是安南最大的粮仓——红河三角洲。

  同时,在红河三角洲的西边和南边,都是拾宋早再山的余脉,它完美的护住了红河三角洲的西边之余,还收紧了南边的平原地带面积。

  使得山脉到海边,只要短短不到200公里,非常适合防守。

  只要在这里筑上几座城,那南边的安南人将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红河流域在自己的手中,也避免了自己贪多不化、最后撑着了自己。

  然后等自己消化了红河流域,便可以以红河流域为基地再次南下,侵吞整个安南和暹罗,

  所以朱至澍计划拿下广西后,遣一上将继续南下安南,侵吞红河三角洲;

  然后沿拾宋早再山余脉布防,隔绝南边的安南人,安心消化约占安南四分之一领土的红河三角洲。

  为糜烂中的神州大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到时候,凭借川蜀粮仓、红河粮仓、广西粮仓,三大粮仓集一身的自己,就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了。

  只是这三个粮仓,除了川蜀粮仓成熟之外,其它两个都还需要用心经营一番才是。

  但问题不大。

  伟大的汉族人民,别的可能不敢说第一,但要说种地和建设,舍我其谁?

  将南征安南的事情构思的差不多后,抬头一看,时间已经到了戌时(19-21)点,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帐外震天的演练声已经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同样热情奔放、震天响地的将士拉练的声音。

  这个旅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那个旅便是:“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

  两万多人的大合唱,让城墙上的李定国和刘文秀叹为观止,直呼蜀王朱至澍是个奇才。

  “此等威势,当真是壮观、罕见之极。”

  “是啊,有此齐心协力的大军,天下谁能与之抵挡相抗,只可惜此等强军,强则强矣,然消耗也是极大。”

  “就说这运粮船,这几日就不知道来了多少。”

  “还有那每天消耗的巨量火药,我们大西军,一年也消耗不了如此之多啊,也就是富庶的川蜀养得起此等军队,也难怪这蜀王要行那三监新政,都是钱粮闹的啊。”

  “呵呵呵,所以此等强军,我两是只能看,却无法拥有了。”

  “二哥此言差矣,等那蜀王破了城,那不就是咋们的了嘛?”

  “那也要等他破了城才是啊,是不是这个理啊三弟?”

  “正是如此......”

  “哈哈哈......”

  城头两人畅快大笑的时候,在城墙外阴暗处,也有一些人在不停的奋战。

  借着下午演练时炮火声响的掩护、晚上几万人拉练歌舞的声响的掩护,隧道已经掘进来到了离城墙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

  虽然主力部队已经在尽力的掩护了,但是这队直属于军团长、训练方法特殊、作战工具也特殊的工兵部队,还是小心翼翼,生怕动静过大,引起城里大西军的注意。

  这支工兵部队,就是朱至澍的攻城秘法。

  传统的蚁附攻城,效果差、时间久、伤亡大,朱至澍很不喜欢,所以想起了后世前辈们的攻城秘技——炸城!

  靠这一招,不知道破了多少坚城。

  但是要炸城也不容易,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

  例如需要足够的炸药量、例如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挖一条隧道通到城墙下等等。

  不然只怕还没挖到,敌人就在那边灌水放烟等着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