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10章 毛冲沟营盘

第110章 毛冲沟营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生大户人家、很有几分学识的冯天纵站在船头甲板上,看着被船头劈开的洁白浪花和不断后退的青山,听着两岸传来的猿啼鸟鸣,不禁想起了唐代李白的这首诗。

  一时间觉得极为应景,便轻声的念了出来。

  “师长好雅兴。”

  “只是这轻灵飘逸的好诗,可和咱们这满船的火绳枪、大炮不相称啊。”

  姜茂财从船舱里走出来,站在冯天纵的身后,笑呵呵的说道。

  因为练兵有方、加上平乱有功,两人都获得了升迁。

  冯天纵现在是川军团第一师师长、姜茂财是第一旅旅长。

  这也是因为朱至澍手下人才不多,能快速的接受这一系列新鲜事物的人才更少,两人才能升的这么快。

  但也可以看出两人的确很有能力。

  新军是将来逐鹿天下的根基,所以作为一切底子的川军团的建设,是朱至澍最看重的事情之一,怎么也不会安排几个没能力的人坐上要职。

  “有感而发而已。”

  “其实我们陕西也很不错,可惜现在是李自成盘踞了。”

  “年少时还跟着父亲去过山西,那边也很不错,可惜已经是建奴的了。”

  “说起咱们川蜀,要不是殿下雄韬伟略,差点也成了张献忠的了。”

  “这么大好的河山,怎么能让那些流寇和建奴玷污呢?”

  “尤其是那些建奴,一帮披着野猪皮的畜生,也想窃取我大明这锦绣江山,简直是得了失心疯、失了智了!”

  “可惜现在外面被李自成、左良玉堵着,不然,我是真的很想和建奴交交手啊。”

  “看看是他们的战马、弓箭的厉害呢,还是我的大炮、火绳枪更胜一筹。”

  冯天纵笑了笑,摸了摸身边固定的严严实实的一门标准1644式55毫米野战炮,感慨的说道。

  “那师长可有得等了。”

  “依我看呐,咋们殿下就是个谨慎的性子,哪怕打完张献忠,估计殿下也会再沉心发展阵子,不会马上再起战云。”

  “毕竟北有李自成、东有左良玉,离满清还几千里远呢,咱们川蜀,巴适的很。”看書喇

  姜茂财本是冯天纵的家丁出身,两人又一起在外漂泊打拼了七八年,情谊深厚,所以说话也很轻松随便。

  “你可闭嘴吧。”

  “你以为殿下和你一样心无大志?”

  “而且竟然揣测上意,你是嫌最近日子过的太舒服了还是?”

  “真要那么有精神,就回去和那帮十五六岁的小娃子讨论战事去,他们可比你还有精神。”

  冯天纵说的十五六岁的小娃子,就是王府学堂里那些个学员,朱至澍派他们出来增长见识的。

  冯天纵的第一师也分到好些个,班长司空千易就在第一师中随行。

  “行了行了,我闭嘴行了吧?”

  “那帮小祖宗我可伺候不起,一个个比您还能说会道,和他们聊天会折寿。”

  “不过马上就要见不到他们了,就要到叙永了,到时候标下就先带着第1旅打头,那帮孩子还是留给师长您去头疼吧,哈哈哈......”

  按计划,西路军的冯天纵第一师由泸州出发攻击贵州水西宣慰司(今毕节地区)。

  大军先在泸州乘船,一直到叙永,然后改走陆路到水西宣慰司,全程约300里。

  按照川军团的脚程,估计五天左右可以赶到。

  但不可能5个旅两万多人一起出发,所以定下了由姜茂财的第一旅打头阵,先拿下必经之路上的毛冲沟营盘,为大部队扫清障碍。

  然后留下来稍事休整,后续部队则直驱攻占水西宣慰司。

  兵贵神速,等船到达叙永后,姜茂财和冯天纵打了声招呼,便带着第1旅出发了。

  第一旅是川军团最早的一支满装旅。

  全旅共有步兵营6个、共3000人,骑兵、炮兵营各2个,各1000人。

  其中炮兵营分到了5门标准1644式55毫米野战炮,然后还有20门虎蹲炮、10门佛朗机子母铳快炮。

  不论是新式野战炮还是虎蹲炮、佛朗机炮,都是重量在1000斤以下的轻炮,携行方便。

  更是在朱至澍不计成本的投入下,都实现了骡马化,所以行军速度并不慢。

  所以第一旅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到达了此次南征西路军的第一个目标——毛冲沟营盘。

  毛冲沟营盘建在300余米高的山腰上,这个高度,不但山下的大路一览无余,上下补给也方便,适合长期驻守。

  这里是扼守泸州至贵州的必经之路,所以张献忠在此驻军不少,约有2000人。

  因为朱至澍极为重视情报工作的原因,作为朱至澍亲传弟子的川军团,自然也秉承了朱至澍这一风格,所以一路行军都是广布侦骑。

  同时早先布下的龙隐卫探子也活跃频繁。

  双管齐下之下,大西军的侦察能力被无限压缩。

  于是乎,等姜茂财带领第一旅到达毛冲沟营盘10里不到的位置时,营盘的主将竟然对川军团的到来一无所知!

  “看来张献忠被殿下赶走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才到贵州两个多月,兵事竟然荒废至此。”

  “孙团长,你带着800骑兵,先出发绕过营盘,在那头堵住他们的后路,一个都不能放跑。”

  姜茂财骑在战马上,对着手上清晰的作战地图,指着特定的位置给身边的骑兵团团长孙德胜说道。

  “是!”

  孙德胜领了军令,直接带着麾下的800骑兵先走一步。

  龙隐卫可不是白潜伏的,除了打探军情、收买内应等外,还承担着勘察地形、描绘地图等工作。

  朱至澍把后世地图的先进画法教给了龙隐卫指挥使狄云,得到朱至澍后世学识真传的龙隐卫这几个月走遍了贵州、广西等地,一幅幅精确的地图送到了朱至澍的手中。

  现在出自龙隐卫之手精确的地图,现在已经成了川蜀作战的标配,以往那种抽象派画法的地图,早就被一众军官束之高阁了。

  “加快速度,马上就到了。”

  “一鼓作气拿下营盘,今晚本旅长请大家伙在营盘里聚餐,加几个硬菜!”

  “旅长,啥硬菜啊?有熊掌不?”

  “对啊旅长,听说骑兵那边有对叫蒲劲松、蒲劲柏的兄弟勇武非凡,两兄弟猎了头大狗熊呢,今晚拿来加餐不?”

  骑兵要四出侦查,自然容易碰到些平常见不到的玩意,这不,昨天就猎了头大狗熊。

  而且猎到这头熊的,就是在平定灌县矿工暴乱中,主动向朱至澍请求要参军的蒲劲松、蒲劲柏两兄弟。

  这两兄弟的勇气很让朱至澍欣赏,正好骑兵在募兵,便进了骑兵部队。

  “有,拿下营盘,表现最好的那个人吃熊掌!”

  “表现拉胯的,有口汤喝都得感谢殿下,要不是殿下说了要宽待士兵,表现拉胯的就该饿肚子挨军棍。”

  “哈哈哈哈......”

  姜茂财幽默的话,引起将士们的一阵哄然大笑,行军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