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退兵

  多尔衮颁发的圣旨,在加盖了福临的皇帝大印后,立刻800里加急送到了南路军主帅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的手上。

  早就因为怀庆被袭、金玉和被斩杀而气的吹鼻子瞪眼的多铎,总算得到了旨意,立刻转向,向怀庆方向扑来。

  南路军共带有3万骑兵、3万步兵。

  其中骑兵多以满八旗、蒙八旗构成,步卒多由汉八旗构成。

  接到转向救援怀庆、攻取潼关的旨意后,多铎没有丝毫犹豫,令2万骑兵先行救援怀庆,1万骑兵和步卒缓行紧逼。

  而还在怀庆城下猛攻的张有曾可不知道这些。

  河南的丢失,让大顺军势力范围缩小一大块不说,人心也丧失很多。

  原本山东、中原等地都以为李自成要坐这天下了,纷纷欢呼雀跃,尤其是底层的百姓。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山东、河南等地区流传甚广。

  但大顺军兵败山海关后退出北京,紧接着又是大败于定州,不得不退守陕西。

  这一步步的退却,让广大百姓对李自成的信心越来越低。

  于是在这些被满清占领的地区,大顺军获取情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多铎转向这一重要的消息,张有曾竟然不知道!

  “先登者,赏银百两、官升三级!”

  “破城队伍,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后退者、迟滞不前者,斩!”

  “......”

  军纪官骑在战马上,在即将发起攻城的一队队士卒前呼啸而过,向这批攻城部队传达着奖赏和惩罚的措施。

  随后,在军官的喝令下,这支部队开始缓缓的向远处的怀庆城进发。

  一支督战队也缓缓压上,监督这支部队攻城的情况。

  今天是十月二十二,张有曾的部队围攻怀庆城已经有六七天了。

  自从那晚一次成功的埋伏夜袭斩杀满清怀庆总兵金玉和后,张有曾就挥军拿下了济源、孟县,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怀庆城下。

  但紧接着却等来了李自成让其退兵至潼关的旨意。

  担心被李自成责怪获罪的张有曾不甘心,打算拿下怀庆、卫辉两府后再向李自成邀功、洗脱罪名。

  所以违抗了李自成的命令,继续围攻怀庆。

  但却没想到这打满清的城池,还真和打大明的城池不一样。

  明明守城的大多都是汉人啊,怎么换了个旗帜就这么难打了呢?

  明明很多士卒连战甲都来不及换,穿的还是大明的甲衣。

  打惯了大明这个软柿子的张有曾,在怀庆城下死磕了六七天了都没能破城,反倒自己麾下四万多军队已经有了疲态。

  久攻不克之下,攻城部队士气的衰落程度,远比以逸待劳的守城部队快。

  “大帅。”

  “兄弟们又扣下了一波信使。”

  “虽然大帅已经遣使去潼关说明情况,但这一晃眼都过去五六天了,潼关的信使都来第二波了。”

  “再耽搁下去,只怕遮掩不住了。”

  “不如?”

  “不如如何?”

  站在指挥车上,看向远处硝烟弥漫的怀庆城的张有曾,听到副将常鼎的话,心中有了一丝不悦,瞪向常鼎。

  “不如咱们放弃怀庆城,回师潼关吧!”

  “这几日来,兄弟们已经折了好几千了,再不走,只怕建奴反应过来。”

  “建奴本就马快马多,这几日在我们周边游弋的建奴侦骑也越来越多,等他们主力一来,到时候我们想走都走不了了!”

  常鼎有点畏惧的看向张有曾。

  但想到自己所说的恐怖场景,以及几千具伏尸于怀庆城下的弟兄,本来有些畏惧的常鼎,还是挺直了胸膛,鼓足勇气说道。

  “哎。”

  “常鼎,你跟着我多久了?”

  张有曾看到了常鼎眼神中的坚定,没有因为常鼎的顶撞而生气,而是叹了口气,环顾了整片战场一圈。

  远处犹在激烈厮杀的战场、近处等着上阵的大顺军士卒、身后如狼似虎的督战队和亲兵。

  这几万将士,生死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乱世,人命如草芥。

  “禀报大帅:自崇祯九年起,已经八年了。”

  “好啊,八年弹指一挥间,人生有几个八年啊......”

  “等我回了潼关获罪,过错我一人担下,这剩下的弟兄,就要靠你好生照应着了。”

  “大帅?!”

  常鼎一惊!

  身为副将的常鼎,自然听出了张有曾话语中的托军之意,想到大帅平时对自己和弟兄们的照应,一股悲痛感从心中泛起,眼眶都泛红了。

  他身为副将,如何不知张有曾不肯退兵的真正原因?

  只是原本他对局势的判断和对士卒的同情,盖过了对张有曾的忠诚;但看到张有曾这孤寂沧桑的样子、听到张有曾这丧气的话语。

  对张有曾的忠诚再次占了上风!

  “大帅,末将知错了。”

  “末将这就带着弟兄们再冲一次!”

  “这次,末将身先士卒,一定拿下怀庆城!”

  “罢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能拿下来早就拿下来了,到现在还没拿下来,那就得靠围城慢慢耗了。”

  “弟兄们跟着我也不容易,别再毫无意义的损耗在这里了,就像你说的,建奴该反应过来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鸣金收兵!”

  张有曾摆了摆手,拒绝了常鼎的请战要求,不等还要再言的常鼎再次开口,径直对着一旁的亲兵下了军令。

  “铛、铛、铛......”

  清脆的鸣金声在战场上响起,原本攻城的队伍,迅速像退潮般开始狼狈的撤退,而怀庆城那边,则响起了刺耳的欢呼声,即使隔着好几里地,张有曾也清晰可闻。

  听着这鸣金声、欢呼声,看着撤退的大军,原本意气风发、满腔热忱、眼神凌厉的张有曾,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几岁。

  在常鼎的眼中,三十多岁的张有曾,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一位年过六十的花甲老人,垂暮之气弥漫。

  “常鼎,部队就交给你了,把他们回潼关。”

  “本帅累了......”

  说完,张有曾转身下了指挥车,在亲兵的扶持下艰难的爬上战马,六神无主的向着大帐的方向而去。

  常鼎泛红的眼眶再也抑制不住,几滴热泪从眼眶中滑落。

  他知道大帅完了,不说能否东山再起,就连赋闲都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想到八年前的大帅,带着自己等一干兄弟揭竿而起时的豪气,常鼎心中的悲痛就更甚了几分。

  但是八年的历练,常鼎再也不是那个第一次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时手抖的像筛糠一样的毛头小子了。

  张有曾的结局,他改变不了。

  他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照应好这支军队,尽量完整的带回潼关。

  说不定还能减轻些张有曾的罪责,自己也能有能力照拂一下张有曾的下半辈子。

  “退兵,速速回返大寨!”

  常鼎下令道。

  休整一晚,明日即启程回返潼关!

  ......

  “驾!”

  “快!一定要追上那支大顺军,将他们留下!”

  多铎一鞭子抽在胯下良驹的屁股上,胯下战马吃痛,速度又快了几分。

  先行的2万精骑由多铎亲自率领,还有1万精骑、3万步卒,则在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的带领下跟在后面。

  这2万精骑人人双马,部分精中之精更是人人三马!

  在多铎身先士卒之下,战马替换人不停,用最大的速度追击着张有曾部,誓要将这支敢拔满清虎须的大顺军吃掉!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