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3章 再上征程

第53章 再上征程

  转眼间又来到了第二天。

  在晨曦中,朱至澍登上了巍峨的东城墙。

  身后的蜀王大旗,被风吹的激荡有声、呼呼作响。

  沿着城墙摆开的二十多面大鼓,立起来比人还高;每面大鼓前都站着两个赤裸着上半身、露出古铜色壮硕肌肉的大汉。

  朱至澍的左手边,是一身齐整官服的龙文光和张继孟两名文臣大员;右手边是一身闪亮山文甲的刘镇藩这一武将大员。

  再之后则是其他一些品级较低的文武官员。

  今天,是大军开拔的重要日子。

  共有三万的大军要开拔离开成都。

  其中一路8000将士去往北面的达州驻防,扼守陕西李贼入川的通道;

  另一路8000将士去往南面的泸州驻防,扼守贵州张献忠再次入川的通道;

  还有8000将士则是开往重庆,将这座曾经失陷于张献忠之手的重镇,再次收归于成都的治下,并扼守成都的东南方向;

  最后一路的6000将士则是分成三支,在川蜀范围内机动,扫荡因为兵乱而日愈猖狂的匪乱,还川蜀一个朗朗乾坤。

  三路大军驻防三个方向,既是防范外敌入侵的同时,也是隔绝川蜀内外。

  朱至澍拥军自重、染指政军的消息,虽说早晚会被外界所知,但能晚一点被外面知道,那便多一分先机。

  所以隔绝消息的传递,便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而这四路大军一出,成都城将只剩下一万能战的城防军队,另外还有几千还在休养的伤兵。

  但四面稳定的情况下,一万的城防也足够了。

  而且朱至澍的2万川军也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中,只等装备到位,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不会很久了。

  为了这一次开拔,刘镇藩在朱至澍的吩咐下准备了很久。

  先哲孙子曾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三万的大军派出去,成都的军队四去其三,如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那川蜀的局面就危矣。

  所以不但这一次出征的都是城防战中表现出色的精兵强将,朱至澍还特意举行了这一次阅兵兼出征大会,以壮士气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己对军队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出征的将士中,已经有约8000人在东城墙外的旷野上集中完毕了。

  大军出征,可不是出征多少人就多少人一窝蜂的全部上路,那搞不好就真的上路了。

  都是有计划的,哪支部队先走开路、哪支部队后出发断后,都是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有条不紊。

  所以这8000集结的将士,就是四路大军里负责开路的那一部分。

  虽然只有8000人,但是人马上万、无边无岸,阵势一摆开,那也是浩浩荡荡的一大片,气势宏伟、杀气瘆人。

  尤其是这8000人,可和朱至澍没来的时候的8000人不一样了。

  一场成都城守卫战,每一名将士都拿到了自己积欠许久的饷银不说,得胜钱和过节钱拿的也是开开心心。内心满足的同时,脸上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自然就不一样;

  加上这几天每天都是精粮肉汤管饱,每位将士的体力和以往饱一餐、饿三餐的时节也是天壤之别;

  最后则是人人披甲的战兵。

  守城之战,缴获了大量的甲胄,一时间成都城竟然出现了战兵比甲胄少的情况,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连辅兵、义军都能人人披甲的上城御敌。

  故这一次出征自然不会小气,每一位战兵都是一整套修缮一新的精良甲胄,铺天盖地红色的甲胄、内袍、旗帜,让城墙上的朱至澍仿佛看到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十八记鼓声之后,整个场肃静了下来。

  朱至澍走到三个大喇叭前。

  这是朱至澍命工匠特意打制的三个加大版喇叭形放大器,每一个喇叭口都足足有一米多大、长度也达到了近四米,高高的架在城楼前,左中右的对着城下。

  朱至澍再也不担心自己说的话别人听不到了。

  “诸位将士,本王是大明蜀王朱至澍!”

  “哦!!!”

  朱至澍一开口,城下的8000将士就以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回应着。

  这热切的回应,足以见将士们对朱至澍的归心程度。

  朱至澍很满意将士们的回应。

  自己在这群将士身上,短短几日就砸下了几十上百万的钱粮、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眼下终于得到了回报。

  “前些日子,你们在守卫成都、守卫本王、守卫成都城的百万黎民中,做的非常好,是川蜀当之无愧的守护神!本王和成都城的百万黎民们,都无比的感谢你们!”

  “但是!”

  “川蜀并不安宁。”

  “北边的李贼威胁我们、南面的张贼威胁我们、川蜀境内的土匪路霸,甚至在屠戮我们的百姓!作为川蜀的守护神,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

  城下的8000将士被朱至澍的话语感染,大声的回应着。

  “好!”

  “那今天,就是身为川蜀守护神的你们,踏上征程的日子。”

  “北拒李贼、南御张贼、中荡山匪!”

  “等你们得胜归来之日,本王还在这里,迎接你们的凯旋!”

  “大明!”

  朱至澍唰的一声,抽出腰间的宝剑,高高举起、斜斜的指向半空。

  雪亮的百炼精钢映射着清晨的太阳光,熠熠生辉。

  “万胜!”

  城下的8000将士,也高举起手中的武器。或是战刀、或是长枪、或是弓弩、或是火绳枪,大声呐喊着,回应着朱至澍的呼唤。

  “大明!”

  “万胜!”

  “大明!”

  “万胜!”

  三声呐喊过后,城头的战鼓再次擂响。

  二十多面立起来比人还高的战鼓一起擂响的声音,震撼着整个场景。

  每一路大军的主帅开始缓缓的策动着胯下的战马,开始进行通场仪式,高擎着大明主旗、川蜀次旗、主帅牙旗的亲兵紧跟在身后;

  再之后则是开路先锋参将和他的将旗,所属的游击将军,以及紧跟在游击将军后的大部队。

  几千人同时动起来,就像是一片厚重的红云被飓风吹动,缓缓的由聚集点出发,穿过城门口前。

  每一队经过的时候,都在主帅的带领下,看向城楼上的朱至澍,对着朱至澍大声呐喊着:

  “万胜!”

  “万胜!”

  “万胜!”

  而朱至澍则一直保持着剑尖朝向斜上方的姿势,目光炯炯的看着一队队从他眼下穿过的将士,目送着他们去往既定的远方。

  “可惜了。”

  “队列还是太差了。”

  “老军没办法了,新军这边,我得往死了练!可不能走的这么丑!”

  习惯了后世军阵队列的朱至澍,看到城墙下这一群鸭子赶路一般的场景,心中憋得慌,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心里狠狠的想到。

  而正在队列训练的教导队成员,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几个队列动作和停止间转法实在是太简单了,纯看毅力和熟悉度。

  教导队经过朱至澍的几天训练,大体上已经掌握,现在就看自己能练的怎么样了。

  朱至澍不在的时候,他们就在秦翼明的带领下自己练,秦翼明可不会客气,那剑鞘抽起来呼呼作响,比朱至澍大力多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