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8章 张献忠南遁

第38章 张献忠南遁

  画完火绳枪后,时间已经过了亥时三刻,也就是接近后世的晚上10点钟了。

  朱至澍把几张图纸小心的卷起来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旁边一直陪着的邱王妃急忙站起来,递给朱至澍重新冲泡的温热茶水,轻声说道:

  “殿下,已经亥时三刻了,该歇息了。”

  “好,那就歇息,明天继续。”

  朱至澍轻轻的捏了捏邱王妃的脸颊,淡淡一笑,横抱起邱王妃,便向自己的寝宫走去,前后下人打着灯笼低着头,丝毫不敢偷窥。

  邱王妃更是俏脸低沉,窝在朱至澍宽厚的胸口不敢视人。

  ......

  第二天的辰时一到,朱至澍便醒了过来。

  以往都是卯时五刻,也就是凌晨的6点出头就醒的,只是昨晚有些疲累过度,所以稍微晚了一些。

  但朱至澍可不敢再睡了。

  还有很多事等着自己去做呢。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必长眠。

  和一样不愿赖床的邱王妃一起急匆匆的用过早膳后,朱至澍又急匆匆的出了门。

  早膳的时候就有护卫来报:张贼真的退了!

  所以朱至澍带着护卫,急匆匆的向东城墙赶去,事关成都城,马虎不得,还是自己去看过才能放心。

  在路上的时候,朱至澍心中就不由的大喊:

  “终于退兵了!终于退了!”

  “孤的复明大计,终于可以开始了!”

  来到城头的时候,只见远处大西军大营的位置,正是烟尘滚滚。

  刘镇藩已经得到亲兵的通报,知道朱至澍上城了。

  所以还没等朱至澍看上几眼,刘镇藩便匆匆的赶到。

  “怎么样刘大人,大西军真是退了吗?”

  “启禀殿下,的确如此。”

  “臣已坠绳而下数队探马,一刻也不停的在大西军周边游曳探视。”

  “今日卯时时分(后世5-7点),探马回报大西军已经开始撤退,大营中的妇孺和军需物资在先头部队的掩护下,已经开始离营而去;”

  “但张贼本人的仪仗还未出现,估计是在大营中坐镇,安定人心。”

  “数千的老营骑兵四出,占据了通往成都城、秦老夫人、宁南侯方向的道路,许是掩护大营撤离。”

  “故臣判断,张贼今天,是真的开始撤兵了。”

  刘镇藩一边递给朱至澍一个单筒望远镜,一边详细的解释道。

  “呵呵,便宜他们了。”

  “也就是本王初来乍到,不然的话,他可没那么容易走!”

  朱至澍拿起望远镜,看着远处大西军大营里的烟尘,一边自顾自的说道。

  身边的亲兵和刘镇藩都没有听明白朱至澍的意思,不解的看着朱至澍,等待着朱至澍答疑。

  能守住成都城都是官军近年来少有的大胜了,还能留住张献忠?

  蜀王殿下怕不是乐昏了头吧?

  朱至澍也没工夫解释,把望远镜扔回给刘镇藩后,转身向城下走去。

  “后面的事老刘你和龙大人、张大人看着办,我就不干涉了,我去看看伤病营,那可都是有功的将士,不能怠慢了。”

  晌午时分,张贼退兵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成都城。

  近百万军民劫后余生的喜悦,沸腾了整座成都城。看書喇

  朱至澍大手一挥,说要和成都城的百万军民共庆,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每日三餐都施粥,给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城的洋溢的欢乐喜气,加.一把火。

  今天是八月十三,朱至澍来到成都城的第六天。

  城内和府中都是喜气洋洋,但是作为成都城的领头羊,几位大员却不敢丝毫松懈。

  此时四人又聚在一起,一边用着午膳,一边商议接下来成都城的事宜。

  “你们说,张贼此番,是退向哪里呢?”

  吃喝的差不多后,朱至澍停下筷子,对着三人问道。

  三人互相看了看,还是龙文光先说道。

  “臣以为,张贼此番,定是南下贵州!”

  “没拿下成都、还等来了秦老夫人、宁南侯的援军,三面夹击之下,张贼无法久持,退走已是唯一的选择。”看書溂

  “成都往西,是苦寒贫瘠的青藏高原,张贼自不会去;”

  “成都以北,是李贼的地盘,一山不容二虎,臣倒希望张贼能去,好来个两败俱伤,只是张贼不会那么傻;”

  “成都以东,不说秦老夫人和宁南侯陈兵十多万,那边的两湖,也是宁南侯的地盘,张贼也不会去碰这霉头;”

  “故此,张贼只有南下贵州一途可选!”

  “臣等也认为是如此。”

  龙文光说完,张继孟和刘镇藩都没有异议,接着说道。

  “啪啪啪......”

  “三位大人和本王所见略同啊,龙大人果真是老当益壮、宝刀未老。”

  朱至澍不由的击掌而叹。

  这三位大员,虽说两文一武,其中两文还都是花甲之年,但不得不说是真有些水平的,对张贼的去向猜测,和自己一模一样。

  果然能坐上这等位置的人,个个都不能小觑(qu,第四声)啊。

  再次商议了一些事情后,四人便各自散去了。

  都是一堆事要忙的人,没时间耽搁。

  .......

  下午时分,成都城西城的城门洞被挖开,上千轻骑鱼贯而出,向南而去。

  他们是去追逐大西军撤退的方向,探查大西军退却的详细情况。

  傍晚时分,东边来了两支轻骑,在接应的人的带领下,进入了城中。

  他们是来自于秦良玉老夫人和宁南侯左良玉的人,此番前来,是为了和城里商量两人觐见蜀王的事宜。

  晚上,各街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很多人放起了焰火和爆竹,大户人家还在施粥之余,在门口摆上了糕点碎嘴零食。

  这是大家在庆祝成都守卫战的胜利。

  但有人欢喜,自然也就有人愁。

  大牢里,王麻子一直在咒骂着。

  “张大嘴,我草你姥姥,害得老子这么惨!”

  “蜀王殿下,我冤枉啊,我什么都没做啊......”

  而王麻子咒骂的张大嘴,此时却听不到王麻子的咒骂,即使听到了,也没心情搭理了。

  身在大牢里的这些大西军细作,也听到外面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庆声、焰火声、鞭炮声。

  他们心里知道,大西军败了。

  如果大西军胜了,这时候该传来的是枪炮声、喊杀声。

  想到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一切,以王大有为首的大西军细作无悲无喜,只是心中暗暗的叹了口气。

  “罢了,就这么结束也不是坏事。”

  “这世道,早活够了......”

  王大有回忆着自己追随张献忠以来做过的那些点点滴滴,倚靠在墙角里,缓缓的坐了下去。

  而被大西军细作收买的那些官军将领,此时则是和王麻子的表现差不多。

  或懊悔、或怒骂、或哀求......

  人间百态,在小小的大牢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朱至澍都不知道,他正在书房里,仔细的完善着自己的火绳枪。

  他要打制一杆最好的、足以作为主要武器的重型火绳枪来武装自己的新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