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章 三个小算盘

第4章 三个小算盘

  “很好,刘总兵不愧是战场宿将,一番分析通透入骨,让本王多了几分信心啊。”

  听到刘镇藩讲完后,朱至澍笑了笑,勉励了一番。

  虽然有点报喜不报忧的意思,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信心最重要,多报点喜,不是什么坏事。

  “军事上的事,有刘总兵看着,孤算是放一百个心了,那城内的事情,龙大人给本王再讲讲吧。”

  “是。”

  龙文光站起来说道。

  “当下,成都城内共有丁口七十七万,城外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进城的,但是大战起来,一时也就顾不上了。”

  “除了这七十七万的百姓外,还有五万的军兵,算下来,一共是八十二万,大户人家又有些许瞒报的隐户,估计总人口应该在九十万左右。”

  “这么多人,要管理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龙大人辛苦了。”

  龙文光开头便先介绍了下城内的人口情况,而这个数据,也正和朱至澍一开始预估的差不多,勉励了一番。

  “平时城内也没那么多人,一半都不到。”

  “都是因为战乱啊。”

  “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臣在城内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的时候,当真是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

  龙文光说着,隐隐竟有了丝抽泣声。

  这股哀伤的情绪,感染了厅内的众人,一时间,议事厅内有些寂寥和悲戚。

  “龙大人不愧为川蜀巡抚,爱民之心让本王深受感动。”

  “刚才本王和刘长史统计了一下府库的钱粮,还有些剩余,乱世当头、保境安民,我蜀王府自然责无旁贷。”

  “刘长史。”

  “臣在。”

  下端就坐的刘之温急忙站起来应道。

  “从府库划拨精粮50万石、布10万匹、银钱5万两给龙巡抚,供龙大人救济百姓、稳定城内。”

  “府库虽说有剩余,但是蜀王府也是上下近千口,本王一时也只能拿出这么多,应该能供城内用几个月了,还望龙大人体谅。”

  虽然刚才刘长史的统计是自己府库里还有一百多万石粮草,但总没有家底一次用完的道理。

  而且,朱至澍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臣代成都城内的百万军民,谢蜀王殿下!”

  听到蜀王的大手笔支持,龙文光心头一颤,和同样起身的张大人、刘大人跪伏在地,叩谢蜀王。

  这么多的粮草,何止是几个月,省着点用,半年都够了!

  毕竟城里有很多的殷实人家和大户,是不需要自己去救济的,哪怕是小门小户,多少都有点余粮,真正要救济的,最多也不过半数而已。

  只是这蜀王,和几天前自己前来要钱粮时一口拒绝的蜀王,实在是恍若两人啊。

  难道自己刚才认为的那缕不一样的念头,不是错觉?

  “三位大人快快请起。”

  看到三位封疆大吏跪倒在地,朱至澍急忙将三人一一扶起。

  虽说自己是皇室血脉、正封蜀王,代表的是天家权威,受三人一拜也没什么。

  但是对于这种封疆大吏,该给的尊严还是要给,而且后世穿越来的朱至澍,也不喜欢这种动不动就下跪的习俗。

  更重要的是。

  要逐鹿天下的话,自己总不能一个人上阵吧?

  身份上自己较已经在应天府即位的福王就要低了一筹,那在拉拢人心、积蓄实力这块,自己就要更努力才是。

  这是朱至澍的第一个小算盘。

  “身为大明皇胄,却不能上承天命、下安百姓,本王已经是万分愧疚;”

  “前些时日,本王还因一时慌乱拒了各位大人的请援,更是丢了天家的颜面。”

  “今晨惊雷滚滚、直透王府,本王这才幡然醒悟:这是上天给本王的启示,要本王承担起川蜀保境安民的重任啊。”

  “所以本王才深夜邀请各位大人前来议事,各位大人多多见谅。”

  朱至澍继续说着,但堂下的几位大员,心头却已经是陷入了震惊之中。

  “惊雷滚滚、直透王府?”

  “原本昏聩(kui,第四声)的蜀王,现在却主动关心城防、主动接济钱粮?”

  “莫非?”

  “莫非?”

  “莫非?”

  龙文光、张继孟、刘镇藩互相隐晦的眼神交汇了一下。

  “莫非大明的气数,不是在应天府即位的弘光爷,而是在眼前的蜀王?”

  三人心里同时冒出这个堪称大逆不道的念头。

  但都只敢脑海里想、不敢说出来。

  这个时候说这种话,说得好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说的不好,那可能就是身死族灭、遗臭万年了。

  三人的眼神交汇,自然被细心观察的朱至澍看在了眼里。

  对于三人的沉默,朱至澍没有感到一丝的不悦和失望。

  “惊雷滚滚、直透王府”,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加的一层玄学的光环而已,谁让史书里每一个一代巨擘(bo,第四声)出场时,都得带点天降异象、天赐祥瑞呢?

  谁让现在的人都信这套呢?

  而这只是一个种子而已,只要自己好好的经营,在不久的那天,这颗种子自然会发芽。

  那天是哪天呢?

  就是现在的正统——弘光帝仙逝的那天!

  那天不远,历史上,明年弘光就会丢了南京,没了正统,同时后年就会嗝屁。

  只有一年多时间而已,自己得抓紧时间积蓄实力了!

  这是朱至澍的第二个小算盘。

  那第三个小算盘呢?

  “另外,刚才刘大人和本王好好的说了下城外的战事情况,给了本王巨大的信心。”

  “但其实本王也知道,以成都城的5万兵马,抗衡城外张贼的二十余万兵马,哪有那么简单。”

  “本王恨不得亲自披挂,站在城墙上抵御张贼!”

  “不可啊殿下!”

  “殿下不可啊!”

  “不能为殿下分忧,臣罪该万死!”

  三位大员一听,当即吓得又从凳子上站了起来,苦苦的劝谏道。

  刀枪无眼,怎么敢让蜀王殿下亲临险境?万一有个闪失,自己三人的项上人头还要不要啦?

  “三位大人快快请坐,本王自然晓得。”

  “孤现在去城墙,不但杀不了几个人,还会让守城的将士们束手束脚、顾此失彼,刚才只是本王的一句感慨,众位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虽然本王不能亲临战阵,但是对战事,却也不能袖手旁观。”

  “刘长史。”

  “在。”

  一声轻喝中,刘之温再次站了出来。

  “拨精粮20万石、畜粮10万石、银钱10万两、布5万匹给刘总兵,助刘总兵稳固城防、击退张贼!”

  在刘镇藩的狂喜中,朱至澍不急不缓的说道。

  “谢蜀王殿下!”

  刘镇藩不待巡抚龙文光开口,激动的一把就跪了下去。

  把这笔钱粮,跪稳了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