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超级军火商> 第675章 贞观四年大朝会

第675章 贞观四年大朝会

  贞观四年,正月十五大朝会。

  一大早的,在小环和小蜜两个丫环的伺候下洗漱口完毕,方二就全副武装的出了门。

  脚踩牛皮军靴,头戴绿色的火车头帽子,身穿绿色军棉袄,再加上一双水牛皮手套,把墨镜往鼻梁上一推,跨上了那闲置已久的大摩托。

  哧哧哧哧~~~

  吐噜噜噜~~~~

  摩托车发动,直奔长安城。

  承天门外,远远的,就看到一群人把柴绍、李孝恭、程咬金、尉迟敬德四人给围了起来。

  人群中,和他们一起被围着的,还有四辆脚踏车。

  这是在沈阳时方二送给他们的,昨天回来,索性就用直升机给一起带了回来,让下人给他们各自送去了府上。

  没想到,四个家伙,竟然不约而同都骑了出来,借着大朝会的机会大肆炫耀了起来。看書喇

  大老黑,咱们兄弟这关系,你就说铁不铁吧!牛进达扯着尉迟敬德的衣服,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那脚踏车。

  关系铁归铁,脚踏车不借!尉迟敬德那是一点儿不给面子。

  妖精,把你车给俺骑骑?张公谨谄媚的看着程咬金。

  不好意思,用俺兄弟的话说,媳妇和车,概不外借!老程一脸的傲娇。

  那别的能借?张公谨笑着说道。

  说说看?

  你说的啊,俺不借车,也不借你媳妇,就借你带回来的那个汤水儿臭用几天咋样?

  老张,你特么皮紧了,来,让俺给你松松!程咬金那暴脾气瞬间就上来了,按住张公谨就是一顿胖揍。

  啧啧啧啧!老张越活越回去了,这混的,连去百花楼的钱都没了?竟然找别人借小妾?柴绍乐呵呵的站在一边看戏,还不忘刺激张公谨几句。

  我操!你特么不是说除了媳妇和车都能借么?别特么打脸!一会儿还上朝呢!

  程咬金,你大爷!再特么打脸老子急眼了啊!

  张公谨被程咬金骑在身上,感受他那沙包一样大的拳头直往自己脸上砸,连忙喊道。

  对于这种情景,在场的没一个感觉陌生。

  若是哪一次大朝会不整点儿妖蛾子出来,那特么都见鬼了。

  方二也不上前,把摩托车交给承天门的禁卫,随手扔过去一块银子后,便站在一边乐呵呵的看热闹。

  很快,承天门大开,邓登解站在门洞中一甩手中拂尘:时辰到,百官进殿!

  说完,便转身朝着太极宫的方向走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还一边走,一边扭屁股,就离谱!

  众人跟在他的身后,朝宫内走去。

  只留下程咬金和张公谨二人,还紧紧的抱在一起,在承天门外来回的翻滚。

  太极宫。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总感觉这玩意儿没有那船上的沙发舒服。

  扫视了一圈下方的文武百官,突然发现少了两个人。

  程知节和张弘慎人呢?

  方二和柴绍才现,那两个家伙,竟然没有一起进来。

  来啦来啦!

  就在这时,太极宫外,传来了程咬金粗犷的大嗓门儿。

  众人回头,就看到这货顶着一个黑眼圈,嘴角肿的像是含了个核桃似的,正要迈过太极宫的门槛。

  走在他身后的张公谨,几乎和他是一模一样,脸上血吡呼拉的。

  赶紧归位,成何体统!

  李世民面色不善的朝二人怒斥道。

  虽然习惯了这几个家伙隔三差五的干上一架,但这是一年一次的大朝会,两个混帐玩意儿,太不分场合了。

  待到二人找了个位置站定后,李世民端起手边的参茶呡了一口,然后看着百官开始做起了贞观四年大朝会的开场白。

  叭拉叭拉一堆场面话后,话锋一转:六部尚书!

  臣,在!

  被点到的六部尚书,齐刷刷的走出队列躬身行礼。

  说说去岁的情况。

  是!

  房玄龄率先开口:回皇上,去岁,人口黄册已重新登记完毕,大唐在册人口,共计户三百六十万,丁口一千四百五十三万,在册田亩三万万亩。

  贞观三年,税赋及征战所得,户部共计收入折钱两千七百万贯,支出一千五百万贯,结余一千二百万贯。

  另,国债已全部兑现。

  在报出这一连串数字时,房玄龄的脸上,满满的全是得瑟。

  嘶~~~!

  在场的百官,听到户部收入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吸了一口凉气。

  太特么豪了!

  自从大唐立国,国库何曾这么富裕过?

  若是抛开前隋留下的那些基业,户部啥时候有过结余了?

  哈哈哈哈哈哈!好!

  李世民的笑声在大殿之中回荡,他确实是开心的不行。

  初登基时,户部处处捉襟见肘,这才三年,就已经能有上千万的盈余。

  而且从未加征过赋税,这说明啥?

  说明咱是明君,妥妥的明君!

  兵部!

  是,皇上!李靖上前一步,开始汇报。

  各部尚书轮番上阵,将去年的情况全部总结了一遍。

  除户部之外。

  兵部,在这一年中,强制性关闭大小寺庙七百余,遣散僧人十三万余,收回田亩近两百万亩。

  另外,还完成了对九大督护府的改制准备,十六卫府兵共计五十万,预备裁去老弱府兵二十万,另征召新兵十五万,保证九大督护府各府五万常备军的满额。

  吏部,则是由于近两年的对外征战,大唐疆域扩大了近一半,所以一年来都在不停的选拔官员,这一年里,各级官吏派出去近千人,就这,还有着好大的缺口。

  工部在贞观三年里做的最大的成绩,就是修通了太原到长安,长安到汴州的水泥路,预计在今年修通汴州到登州,汴州到扬州的两条路。

  除了修路之外,全国范围内,对河道的疏通也没有放松。

  礼部则是在长安周边兴建了三百余所学堂,收纳了学童近五千人。

  刑部,共抓获世家余孽近三万人,已经按律处置,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

  或许是因为这些人被抓的原因,整个大唐,官司比着贞观二年少了三成还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