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超级军火商> 第87章 郑家秘谋学堂开

第87章 郑家秘谋学堂开

  这些天,他真的是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可他是一国之主,不能乱了自己的方寸,所以一直都在硬刚着。

  这边李二和大臣们开始商议论功行赏的事情。

  而长安城内,工部郑大人家里即是一片的杀机。

  方二断了他们的主脉,相当于是把一棵大树的树心掏空了,这棵大树再也经不起风雨!

  郑大人坐在主位,心里只觉得无比的沉重。

  夜袭方家,是他派人去的!

  事情没办成不说,还捅到了李二那里,所以,他只好停手观望。

  可他没想到,这一观望,只看到了自家祖地都没了!

  他是郑家分支,算是二房出的。

  上一任的家主是他的大伯,他和刚刚死去的家主是堂兄弟。

  事情闹这么大,李二却没有丝毫的反应,前日早朝,他向李二哭诉,换来的只是等不良人追查的结果。

  可这都两三天了,却没有丝毫的线索,李二这是明摆着不想管!

  他用屁股都能想出来,这事情肯定是方二干的,他在报复郑家!一定是那天派出去的人招供了!

  现在大房没了,各个分支的人,都等着他拿主意。

  天河,现在你是二房,你倒是拿个主意,咱们郑氏几百年的荣光,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侮辱!

  一个分支的当家人,对着郑天河说道。

  郑天河,就是工部郑大人的名字。

  就是,就是,以我看,不如派死士,直接去把那劳什子方家庄直接平了!给主脉报仇!他一个寒门子弟,敢在我们郑氏头上动土,如果就这么不管了,那我们郑氏颜面何存?

  另外一个人也对着郑天河吼道。

  依我看,别管哪房的人,也别管是哪一支的,谁能给主脉报仇,谁就坐家主的位置!

  一个老者,把拐棍把桌子敲的砰砰响。

  这个主意好!谁去报了这个仇,谁就坐家主的位置!

  对!就这么办!

  我同意!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

  那好,既然你们都同意,就这么办,各自下去准备,取得方贼首级,便是我郑家下一任的家主。

  众人意见一致,郑天河也只能同意。

  方二丝毫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报复,已经拉开了序幕!

  他这几天一直在忙着制作教材。

  从长安城来了两个儒生,一个名字马通远,二十七岁,长安本地人,其父是商人出身,家道中落,无人举荐,这才被方二开出的条件吸引了过来。

  而另一个,叫张之民,是张员外的侄子,二十二岁,张员外听说方二这边在招儒生的时候,主动带着张之民过来给方二过目。

  这两个人学识都还不错,熟通各种典籍,只是因为家世的原因,没能进入官场,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也都知道了谦卑。

  方二把自己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东西,整理成了书册。

  《三字经》

  《弟子规》

  这是他准备用来给孩童们启蒙用的东西。

  当然,关于这两本书里,涉及到唐以后的内容,都被全删去了。

  比如像三字经。

  就只到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连同这一句带后面的,全部删除掉了。

  后面太多的内容如果写出来,怕是会解释不清。

  张之民和马通远人手一本,看着上面的内容。

  公子大才,此书用来启蒙再合适不过!短短千余字,尽是人生至理,妙!妙!妙啊!

  张之民拿着弟子规,越看越激动,越看越兴奋。

  是啊,这本三字经朗朗上口,易读易记,而且里面太多的先贤事迹,引人向上,凭借这书,公子必能在儒家声名远播,青史留名啊!

  马通远同样看的是面红耳赤,就好像看到了绝世美人一样。

  只是闲来无事,编些好玩的文章罢了,里面的各种典故想必二位都熟悉吧?这些回头可是要靠你们来给孩子们讲解了。

  方二很淡定的装了个逼。

  熟悉,都熟悉!公子放心,必不会让你失望!

  二人拍着胸脯保证道。

  庄口的学堂,也在一天一个样子的搭建了起来。

  庄户们的民房都是土胚砖,也就是粘土混合着麦杆,制成方形,一块一块搭起来的。

  而学堂这边,方二直接用的是青砖红瓦。

  现在整个方家庄,最热闹的就是这里。

  虽然庄户们没听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

  但他们都清楚这里面的道理,这可是关系到子孙命运的大事,一个个都十分的积极。

  每一块砖、每一根梁,甚至每一片瓦都是小心翼翼的摆放,生怕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影响了工程质量。

  学堂外面的地面,被庄户口们拉着石碾子,一层沙土、一层砂石,一遍又一遍的压实。

  五天,只用了五天的时间。

  学堂的房子硬生生从无到有,建好了!

  方二站在学堂里面,看着宽阔的教室,闻着木头散发出来的清香,很是满意。

  教室足足二百多平,容纳上百孩童都没问题。

  在教室的边上,还有一排房屋,这是庄户们给教书的儒生搭建的。

  次日一早,接到方二通知的庄户,带着自家的孩子,来到了学堂外面的空地,一个个都无比激动。

  空地上已经摆上了条凳,庄户带着孩子,坐在凳子上,期待着开学仪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各位父老,方某来到庄子上已经月余,这座学堂就是方某给方家庄的礼物,从今往后,庄子上五岁以上的孩童都可以来这里读书,咱们不能让孩子继续做一个只会种地的庄户!

  要让他们认字、明理、识物、知礼!

  以后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做吏,又或者是行商,再或是学得一技之长,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方某从长安请来了两位儒生,都是学识渊博的,以后他们就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现在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两位老师那里登记。

  方二站在学堂大门前,讲着他准备好的话语。

  下面的庄户们听不懂大道理,但是方二后面的话,他们都听懂了。

  马通远和张之民,就坐在学堂大门两侧,身前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墨和削好的竹片。

  庄户们带着孩子登记报名,拿到一块块写着名字的竹片,一个个高兴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