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王翦的无奈

  随着赵信的突然死去,城墙上的军队就变得混乱了起来。

  以至于李左车很轻易便打开了城门,将玄甲军给放了进来。

  “汉军,那是汉军!”

  一阵阵惊呼声响起,慌乱的兵卒终于在偏将的带领下拿起了武器试图抵抗。

  然而这些军队都是韩魏的降军,本就士气不高。

  如今骤然遇到变数,士气就更加低迷了。

  “杀!”

  玄甲军杀入城后,仗着马匹的优势不断地冲击着试图抵挡的兵卒。

  “噗呲!”

  闷响声接连响起,长矛刺穿敌人的胸口。

  或者弯弓搭箭,不断地射向对方的阵型。

  “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成片的秦军倒下,仿佛割小麦似的。

  望着前往的袍泽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守城的士兵被吓得肝胆俱裂,下意识纷纷后退。

  好不容易才聚拢起来的士气已经快跌落到了谷底。

  “死!”

  这边李牧与廉颇则兵分两路,廉颇负责正面突破,李牧则沿着城西绕了过去。

  只用一刻钟时间,李牧率领的玄甲军便将前来救援的部队给拦腰截断。

  守城的军队顿时溃散,四散而逃。

  而当汉军兵卒开始扫荡其余三门时,负责守门的秦军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不过这一切都晚了,城内已经告破,他们哪怕想跑也不可能。

  “我等愿降,不要杀我们!”

  群龙无首之下,无数守城兵卒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武器投降。

  反正他们都是韩魏的兵卒,已经投降了一次,也不在乎再投降一次。

  至于真正的秦人军队,早就随着蒙恬一起去死了。

  战斗很快就结束,李牧负责收编降卒,廉颇则去清点城中的粮草军械等物。

  城中本有二十万军队,蒙恬带走了三万,刚才那一战斩杀了六千多人,还有一些人逃散了,余下整整十五万人。

  望着一望无际的降卒,李牧有点头皮发麻。

  如此多的兵马,要是弄不好可是要出乱子的。

  结果李牧与廉颇一合计,两人决定由廉颇负责收编这十五万人马。

  而李牧则领一万余玄甲骑先行一步,前去支援鲁关。

  ……

  这边蒙恬战败的消息还没传到鲁关,曹超攻破了王翦的前营后,便打算次日马不停蹄地开始进攻对方的中军大营。

  次日清晨,兵卒很快就架起了八牛弩和回回炮。

  曹超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巨石腾空而起。

  无数长枪与巨石瞬间便落入秦人的中军大营。

  顿时无数帐篷遭了殃。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秦人的营寨中并没有响起多少惨叫声。

  “奇怪!”

  曹超虎眉轻蹙,略一沉吟后便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于是连忙令人架起云梯,接着身形一闪便登上了最顶端。

  举目远眺,顿时看呆了。

  没想到秦人竟然在营寨里挖掘了无数道战壕,纵横沟壑,足足延绵了数里。

  一旦发现己方发射长枪与巨石,秦人就蜷缩在壕沟里一动不动。

  只等发射完毕后,他们才重新从战壕中爬起来。

  这尼玛!

  当曹超发现秦人在大后方还在不断地挖掘战壕时,气得只想骂娘。

  没想到王翦竟然龟到了这种程度。

  这还有一点名将的风范吗?

  不过曹超也不得不承认,王翦这招的确够恶心。

  不但完美地应对了己方的回回炮和八牛弩,将秦人的伤亡减到最低,而且还不怕己方大军突袭。

  毕竟秦兵随时都能从战壕里冲出来与汉军接战,继而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反败为胜。

  想到这,曹超也是无奈,唯有令人修筑土坡和箭楼。

  希望能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用弓箭手来压制住秦人,好打击对方的士气。

  希望李牧、廉颇与王龁那边能为自己带来惊喜吧。

  ……

  然而曹超不知道的是,与他怀着差不多心情的还有王翦。

  五日后,汉军营寨内,土坡和箭楼终于建成。

  弓弩手纷纷爬了上去,居高临下朝秦军的营地内放箭。

  一时间壕沟里的惨叫声此起彼伏,不少躲在壕沟里的兵卒纷纷中箭。

  “父帅,汉军修建了许多土坡与箭楼,居高临下朝我军放箭,这如何是好?”

  后方营寨内,王贲正一脸着急地望向父亲。

  这次汉军不但居高临下,而且安排了许多神箭手。

  所以即便兵卒们躲在战壕处也无用,照样会被神箭手给射中。

  “稍安勿躁!”

  王翦一脸严肃地训斥道,

  “为将者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你已经犯了战场的大忌!”

  “是,孩儿知错、”

  王贲挨了训,唯有老老实实地认错。

  帐内的气氛一时间陷入沉默。

  稍倾,王翦这才下令道,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将盾牌举过头顶。

  “平日里若无事必须躲入战壕,不得随意出来。

  “违令者斩!”

  “这……”

  王贲听罢,连忙说道,

  “可这样一来,士气定会大受打击。

  “时间一久,大军恐怕会不战自溃!”

  他们这次出兵可是要攻城掠地的,结果除了第一天采取攻势外,其余时间都被汉军反制。

  此举极大地挫伤了士气,底下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怀疑此战是否能胜。

  这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还要他们终日躲着,吃喝拉撒都在战壕里,而且还得终日顶着个挡箭牌,否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这种境遇,恐怕没有几个人能长时间扛得住。

  然而面对王贲的质疑,王翦虎目一瞪,冷冷地看着自家儿子,

  “难道你想抗令?”

  王贲下意识打了个哆嗦,连忙低头领命而去。

  “孩儿不敢,孩儿谨遵将令!”

  望着儿子离去的身影,王翦的脸上满是阴霾。

  他当然知道死守不是办法,只是临行前大王曾与他提及,让他务必在此地坚守一个月。

  并向他保证,只要能守住一月便会有大部队前来支援。

  王翦猜测这很可能是来自新郑方向的部队。

  毕竟距离鲁关最近的,除了此前平定了新郑叛乱的王龁部外再无其他。

  只是王龁仅有三万精锐,其余都是韩魏的降卒,即便到了便能击溃汉军吗?

  眼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王翦唯有轻叹一声。

  “希望王龁部能支棱起来吧!”

看書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