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二章进击的李自成

第二章进击的李自成

  二月的这天,榆林依旧处于冰封状态,刘廷杰难得地烤着火,吃着从草原弄来的羊肉。

  自从镇守榆林以来,他与尤世威一样,静极思动,不断的出兵草原,化被动为主动。

  一来是为了掳掠兵源,二来则是给陕商保护商路,从而捞点小钱改善生活。

  不过,榆林镇很特殊,他不仅比邻草原,而且还和山西接壤。

  众所周知,如今的山西归属于满清辖下,两者的关系颇为微妙。

  山西与北直隶一样,是望风而降,并没有经受什么兵灾,除了前些年的瘟疫外。

  当然了,晋商们也是出了大力气,他们一边劝说大同总兵姜瓖归降满清,一边又为山西说情,避免了乡梓遭受破坏。

  所以,晋商们保存了元气,甚至得益于八大皇商的出现,垄断了草原贸易,实力雄厚,影响力倍增。

  “总兵,山西那边愿意出银十万两,并且言语说封您为公爵!”

  吃着烤肉,撒下孜然和盐,刘廷杰听着归来的陕商言语。

  为了打探山西的虚实,两边的贸易并没有杜绝。

  “公爵?”

  刘廷杰一楞,满脸错愕:“上个月不还是三等轻车都尉吗?好家伙就成就公爵了。”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刘廷杰嘴角露出笑意。

  商人拱手烘烤着,待到全身暖洋洋了,才说道:“在下听到一个好消息,总兵定然也高兴。”

  “快说!”

  刘廷杰忍不住道。

  “朝廷赢了!”

  商人吐露四个字,清晰可闻。

  “去年冬天那场?”

  刘廷杰站起身,伸长了脖子。

  “没错,虽然不知损失如何,但满清败了。”

  商人露出欣喜之色,大声道。

  “啪——,难怪水涨船高!”

  刘廷杰忍不住拍手道:“如此一来,满清灭亡之日,指日可待了。”

  “正因如此,大同的姜总兵,也心向朝廷,颇有几分反正的心思。”

  “姜瓖?他不是统辖大同、宣府等地的兵马,饱受重用吗?”

  “您有所不知,他实在是有苦难言……”

  于是,商人介绍了一番其处境,刘廷杰才恍然大悟。

  姜瓖先投大顺,又投满清,这等墙头草的做法根本就得不到信任。

  当年阿济格出兵陕西,他不仅要出钱出力,还讨不到好处,其后,仍旧委以总兵职务,但军权在清将吴惟华手中。

  去年阿济格平定喀尔喀蒙古叛乱,也抽调他的兵马,使唤的比狗还要勤快。

  其他的如钱粮配给不足等,更是不一而足。

  当然了,除了他自身的处境之外,南北形式的改变,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墙头草的属性再次爆发,想要回到他的大明朝。

  待找来副将商议时,副将却认为需要重视。

  “想的倒是不错!”

  刘廷杰摇头,不屑道:“恐怕陛下也难容他。”

  “伯爷,淮安这场战事,许多人怕是又得加官进爵,您可没参与到啊!”

  副将不由建议道:“如果拿下了山西,您可是先锋,主帅,一个侯爵岂不是手到擒来?”

  “还得听朝廷的。”

  刘廷杰为之心动,但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熄火,一切交给朝廷决定。

  这军中,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呢!

  谁料,两三日后,来自南京的圣旨抵达,加盖了参谋司的印戳。

  一句话:着令刘廷杰、尤世威二人,配合锦衣卫,东进山西,与反正的姜瓖配合,拿下山西。

  随之而来的,则是尤世威支援的万余兵马。

  面对满脸堆笑的尤世威,刘廷杰心里直骂娘,好好的功劳被分成了一半,谁能咽下这口气?

  不过,从西安转运而来的两万石军粮,倒是让他松了口气。

  “朝廷准备一鼓作气,趁着满清兵败之际,趁机拿下山西,从而威胁北京。”

  尤世威也不紧张,反而拿出了一张大地图,指着山西道:“山西全境高屋建瓴,大同、太原拿下,其余诸城就不足为虑。”

  “而通过大同,则可以通过宣府,威逼京畿,而朝廷再从山东北上,两面夹击,满清绝对难以逃脱。”

  “这我倒是明白。”

  刘廷杰点点头,露出不爽的姿态:“你支援兵马就够了,人怎么来了?”

  “要知道李自成可在陕西行都司,固原可是西安的门户。”

  “我比你明白。”

  尤世威露出笑容,怎么开心也不为过:“大冬天,雪有三尺厚,给他插上翅膀也过不来。”

  “再说,我让草原上的鞑子们黑我通信,此时的李自成往南去了,可没工夫回来。”

  “南?他去哪?”

  刘廷杰懵了。

  “嘿嘿,西北缺粮,李自成几万大军可难养活,更往西去只能吃土,所以他去了青海,打鞑子去了。”

  尤世威露出一丝敬佩之色:“青海的鞑靼人,土默特部,好几万户的大部落呢!”

  “土默特部?”刘廷杰也惊呆了:“这也太大胆了吧,李自成有这本事吗?”

  谁料,两三日后,来自南京的圣旨抵达,加盖了参谋司的印戳。

  一句话:着令刘廷杰、尤世威二人,配合锦衣卫,东进山西,与反正的姜瓖配合,拿下山西。

  随之而来的,则是尤世威支援的万余兵马。

  面对满脸堆笑的尤世威,刘廷杰心里直骂娘,好好的功劳被分成了一半,谁能咽下这口气?

  不过,从西安转运而来的两万石军粮,倒是让他松了口气。

  “朝廷准备一鼓作气,趁着满清兵败之际,趁机拿下山西,从而威胁北京。”

  尤世威也不紧张,反而拿出了一张大地图,指着山西道:“山西全境高屋建瓴,大同、太原拿下,其余诸城就不足为虑。”

  “而通过大同,则可以通过宣府,威逼京畿,而朝廷再从山东北上,两面夹击,满清绝对难以逃脱。”

  “这我倒是明白。”

  刘廷杰点点头,露出不爽的姿态:“你支援兵马就够了,人怎么来了?”

  “要知道李自成可在陕西行都司,固原可是西安的门户。”

  “我比你明白。”

  尤世威露出笑容,怎么开心也不为过:“大冬天,雪有三尺厚,给他插上翅膀也过不来。”

  “再说,我让草原上的鞑子们黑我通信,此时的李自成往南去了,可没工夫回来。”

  “南?他去哪?”

  刘廷杰懵了。

  “嘿嘿,西北缺粮,李自成几万大军可难养活,更往西去只能吃土,所以他去了青海,打鞑子去了。”

  尤世威露出一丝敬佩之色:“青海的鞑靼人,土默特部,好几万户的大部落呢!”

  “土默特部?”刘廷杰也惊呆了:“这也太大胆了吧,李自成有这本事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