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七十一章跌落神坛

第七十一章跌落神坛

  狗子乘机坐下,竖着耳朵听着。

  不过一会儿,先生就回来了。

  只见他举着《内参》,眉眼动容,对着学生们忽然吟诗一首: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尔等年岁还小,但父辈皆在军中,征战于北,对于建奴也是极为憎恨。”

  先生老泪纵横,宽大的衣袖擦拭着眼睛:“老夫虽在南京苟活,但却是北人,对于建奴之恨,不下于尔等。”

  说着,他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家中往事,见到学生们依旧茫然,才恍然道:

  “信赖陛下之功,朝廷已经取得大胜,建奴溃败五百里,损师数万,不敢饮马难下。”

  “也就是说,你们的父亲,亲人,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了。”

  “满清无敌,是笑话,大笑话。”

  “今日放假,你们回家报告好消息……”

  “万岁——”

  学生们欢呼的,拎起了书包,迫不及待的离去。

  贾代化也不例外,免了一顿打,还能提前放假,尤其是想着父亲回家后会买好吃的,口水都忍不住流下来。

  “狗子,快走!”

  “来了!”贾代化忙应下。

  京营,以及从湖广老营跟来的兵卒,基本上都定居在了南京。

  租赁,买房,凭借着高薪,即使在南京,养活一家老小不是问题。

  而为了更好笼络军心,维持长期的忠诚,朱谊汐启动了皇恩计划。

  其中一项,就是下令建造了大量的军立学堂。

  即,免费招收军中子弟读书认字,定下十年制学堂,从小读书习武,塑造文武双全的军二代。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供应的廉租房,平价粮铺等一整套的配置,用心良苦。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消耗军牌上的功勋点。

  考虑到战事的频繁,以及功勋点的大量下发,为了避免功勋点的贬值,只能让他们尽快用之。

  对于朝廷来说,也能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

  比如,只要十点功勋,狗子就能免费读完军立学堂,而不需要消耗一分钱。

  一点功勋,廉租房可住一年。

  年至九岁的狗子回到家,就见到妹妹在院中玩着泥巴。

  他一下就抱住,回到了家中。

  “哥哥!”两岁的妹妹开心地拍着手,泥巴糊了他一脸。

  “狗子,你怎么放学了?”

  老娘握着火棍,怒火冲天。

  “娘,先生提前放假的。”

  狗子放下书包,哆嗦道:“说是皇帝打了胜仗,爹也要提前回来了,所以一高兴就放假了。”

  “娘咧,你爹又要带钱回来!”

  老娘大呼一声,扔下烧火棍,围裙都没扯下就往外跑:“老娘早就看好布,今个就要给它买回来。”

  大杂院四户人家,每家三间房,围成大圈,宽敞明亮还结实,关键一年才一个功勋点,贾演忍不住诱惑就搬来了。

  至于家中之前买的旧房,租赁给别人,每年能到手十两白银,划算太多了。

  而且,只要当够十五年兵,房子就免费送,这谁忍得住?

  军属住在一起,军队大胜的消息传来,鞭炮声在杂院中响起,孩子们拍手跳跃着。

  妹妹也流着口水,趴在窗户上眨着大眼睛看个不停。

  狗子也难得赶上喜庆,从爹的私房钱中偷出两文钱,买了个冰糖葫芦啃着。

  兄妹二人喜笑颜开,感觉就像是过年一样。

  “哎哟,这次打了胜仗,皇帝怕是怕是给不少钱吧!”

  “建奴凶得很,肯定得不少东西。”

  “可惜院里不能养猪,不然还真的想弄头小崽子养着……”

  “苏州的花布漂亮,给你家闺女压箱底……”

  大杂院中议论不止,等到老娘回家,手里堆满了东西。

  而狗子殷勤地帮着,喜获一本三国连环画。

  “你可得小心,这一本可得二十文钱,将来还要传给你妹妹呢!”

  老娘心疼道。

  “我知道了。”

  而这时,老娘发现了冰糖葫芦,怒火攻心:“好啊,你这小兔崽子乱花钱,这可是你爹的血汗钱啊!”

  “娘,你刚扯的那几尺布,可抵得上爹的半个月饷了。”

  狗子撇了撇嘴。

  “呸,没良心的,老娘只是想给你和妹妹做个新衣裳……”

  叉着腰,越说,她越理直气壮:“只等余下些,才轮到你娘——”

  六万京营,以及在江北的骑兵营等湖广老营兵马,他们的家属超过十万。

  聚拢而居,不止填充了南京的人口,影响也极大。

  这场胜利带来的余波,仍未散尽。

  万里长江浪打浪,伴随着这南方的大动脉,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也传到了南方各省。

  毫不夸张的说,此战过后,才算真切打破了满清战无不胜的传言。

  数十年来,对于八旗的恐惧,也也烟消云散。

  八旗终于跌下来神坛。

  河南,信阳府。

  红娘子驻军于此,休养生息。

  大杂院中议论不止,等到老娘回家,手里堆满了东西。

  而狗子殷勤地帮着,喜获一本三国连环画。

  “你可得小心,这一本可得二十文钱,将来还要传给你妹妹呢!”

  老娘心疼道。

  “我知道了。”

  而这时,老娘发现了冰糖葫芦,怒火攻心:“好啊,你这小兔崽子乱花钱,这可是你爹的血汗钱啊!”

  “娘,你刚扯的那几尺布,可抵得上爹的半个月饷了。”

  狗子撇了撇嘴。

  “呸,没良心的,老娘只是想给你和妹妹做个新衣裳……”

  叉着腰,越说,她越理直气壮:“只等余下些,才轮到你娘——”

  六万京营,以及在江北的骑兵营等湖广老营兵马,他们的家属超过十万。

  聚拢而居,不止填充了南京的人口,影响也极大。

  这场胜利带来的余波,仍未散尽。

  万里长江浪打浪,伴随着这南方的大动脉,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也传到了南方各省。

  毫不夸张的说,此战过后,才算真切打破了满清战无不胜的传言。

  数十年来,对于八旗的恐惧,也也烟消云散。看書喇

  八旗终于跌下来神坛。

  河南,信阳府。

  红娘子驻军于此,休养生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