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四十一章郑芝龙

第四十一章郑芝龙

  “接下来去哪?有胆略的年轻人。”

  战毕,见到李定国满脸沉思,白旺很欣赏他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胆量,不由得问道。

  李定国扭过头,见到圆脸大眼的白旺,略微欠身算是行礼:

  “寻觅战机,创造战机。”

  “没错!”白旺点点头,望着城下一片狼藉的战场,笑道:“这两千骑兵,对于南下的清兵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接下来的路,长着呢,要把握住时机。”

  说着,拍了拍其肩膀,这才离去。

  “他与你说什么?”高一功连忙走近问道。

  “他说要离开沭阳城。”

  李定国见到其满脸好奇,不由沉声道:

  “引诱敌军的任务完成,这些骑兵就是最好的收获,沭阳县待不久了。”

  “那咱们呢?”高一功迫不及待问道。

  不知何时,对于这个远小于他的小尉迟,心中越发的依赖起来。

  “咱们继续北上,去腹心地闹。”

  李定国望着北方,沉声道:“淮安府太小了,不适合咱们逃跑!”

  “啊?”高一功一楞。

  这鸟人,书读多了,说的话也听不懂。

  暂且不提损失两千镶蓝旗骑兵,对于济尔哈朗如何的心痛,反正清军上下怒不可遏,纷纷请命前去报仇。

  不过,济尔哈朗还是压下来。

  只因为他收到一个消息:伪明皇帝驻军扬州。

  ……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末。

  在皮岛简单休整半个月的李应仁、文熙二人,带领着数千募集的壮丁,开始了第一次作战。

  而作为核心的,只有数百名派遣的明军,以及李百余人的家丁。

  虽然作为辽东巡抚,但文熙到底是曾经的礼部侍郎,他目光长远,对着跃跃欲试的李应仁道:

  “满清战线拉长,咱们必须有所行动,才能不辜负朝廷的期望。”

  李应仁一口应下。

  所以,五百明军为核心,伴随两千名青壮的突击队,开始行动。

  文熙在皮岛训练青壮,处理补给,辎重等事,而李应仁则率军出发。

  只见数艘船只离开了皮岛,然后向着渤海而上。

  他们的目标,在于金州卫。

  既,辽东半岛的末端。

  面对众人的疑惑,李应仁就像是给文熙解释那样,再次述说了一遍:

  “金州卫,在辽东各卫所中,由于三面临海,又接近山东,商贾往来不断,地形平坦,粮食众多,冠绝辽东诸卫。”

  李应仁站在甲板上,对着众人解说地图:

  “虽然咱们沿着鸭绿江北上,就可以更快的冲击其腹心,但鸭绿江以内,地形贫瘠,长白山脉难行,除了人参草药,只有一些野女真。”

  “而金州不同,这里应该到处是田庄,满清的那些奴酋,必然在此拥有大量的土地。”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切肤之痛。”

  说着,他又指着巨大的渤海,以及辽东半岛道:

  “而且,金州不仅可以威胁山东,对于天津卫也是不小的威慑——”

  这些把总,队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见明军上下同意,李应仁才松口气。

  望着越来越接近的辽东地区,李应仁虽然未曾生长于此,但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

  祖辈建功立业于此,而我光宗耀祖,也在此时。

  一时间,豪气满胸,抑制不住地激动。

  ……

  随着战事的逐渐拉长,南京城也从一开始的战栗,再到波动,甚至到了平静熟悉的地步。

  满清一点点的研磨,皇帝的北上,让南京城的氛围宽松,反倒是扬州城,日趋紧张。

  銮驾来到扬州,给这座盐商之城,运河之城,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城内的街道翻修清理,大量的污秽消失,街头小巷的乞丐也被迫劳作——屯田。

  当然,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则被收养入京营中,与随军学堂上课。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非是环境变好,强盗小偷少了一些。

  而对于盐商,则是胃口全无,天天巴望着皇帝,企图攀登一二。

  比如那陕商,已经将钱庄开到了扬州,想必过不了几日,就会染指盐业。

  这就是从龙之功啊。

  当然,他们最害怕的则是皇帝军费不足,想要杀猪凑军费。

  平日里的三餐也舍不得大吃特吃了。

  “接下来去哪?有胆略的年轻人。”

  战毕,见到李定国满脸沉思,白旺很欣赏他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胆量,不由得问道。

  李定国扭过头,见到圆脸大眼的白旺,略微欠身算是行礼:

  “寻觅战机,创造战机。”

  “没错!”白旺点点头,望着城下一片狼藉的战场,笑道:“这两千骑兵,对于南下的清兵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接下来的路,长着呢,要把握住时机。”

  说着,拍了拍其肩膀,这才离去。

  “他与你说什么?”高一功连忙走近问道。

  “他说要离开沭阳城。”

  李定国见到其满脸好奇,不由沉声道:

  “引诱敌军的任务完成,这些骑兵就是最好的收获,沭阳县待不久了。”

  “那咱们呢?”高一功迫不及待问道。

  不知何时,对于这个远小于他的小尉迟,心中越发的依赖起来。

  “咱们继续北上,去腹心地闹。”

  李定国望着北方,沉声道:“淮安府太小了,不适合咱们逃跑!”

  “啊?”高一功一楞。

  这鸟人,书读多了,说的话也听不懂。

  暂且不提损失两千镶蓝旗骑兵,对于济尔哈朗如何的心痛,反正清军上下怒不可遏,纷纷请命前去报仇。

  不过,济尔哈朗还是压下来。

  只因为他收到一个消息:伪明皇帝驻军扬州。

  李定国望着北方,沉声道:“淮安府太小了,不适合咱们逃跑!”

  “啊?”高一功一楞。

  这鸟人,书读多了,说的话也听不懂。

  暂且不提损失两千镶蓝旗骑兵,对于济尔哈朗如何的心痛,反正清军上下怒不可遏,纷纷请命前去报仇。

  不过,济尔哈朗还是压下来。

  只因为他收到一个消息:伪明皇帝驻军扬州。不过,济尔哈朗还是压下来。

  只因为他收到一个消息:伪明皇帝驻军扬州。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