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十五章衍圣公

第十五章衍圣公

  中秋一过,山东再次陷入到了酷热之中,炎炎夏日,煎熬着整片大地。

  自崇祯年间以来,山东遭受的苦难,那是一点都没少。

  满清的入寇,让整个山东人仰马翻,丁口赋税锐减,因此而除国的藩王,更是大有人在。

  旱灾,兵灾,匪灾,让整个孔孟之乡,似乎陷入到了混沌之中,难以自拔。

  当然,曾经不时泛滥的黄河,如今却夺淮入海,缺少了大量水源的灌溉,对于山东来说,到底是弊大于利的。

  作为近畿所在,又护持着运河,使得山东境内的军队,规模达到了四五万之巨,甚至有近万的八旗兵驻扎在济南,看守这块战略要地。

  “他娘的!”

  吴三府望着远处的济南城,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是无比的疲倦。

  单薄的褂子直接袒露将军肚,脸上晒黑了一圈,大量的汗水从额头一直滴落在脚背。

  马儿也热得流汗不止,让他极为心疼。

  从扬州到济南,即使一路上有着运河,但被人追着跑,自然无比的难受。

  同时,打了一场败仗回来,也让他脸上无光。

  “走!”浩浩荡荡的大军,掀起了大量的灰尘。

  济南城外,山东巡抚丁文盛,并一众文武,一齐相迎。

  至于驻防八旗,则在德州和青州,自然不在济南。

  一旁,山东布政使邵名世,留着细长的胡须,极为儒雅方正。

  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出身清贵,但对于秀才出身的巡抚丁文盛,却恭敬异常,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无他,人家是辽东人,早就归降了,如今已经是汉八旗,旗汉地位悬殊。

  “抚宪,何故要如此迎合吴三桂?”

  邵名世站在一侧,低声说道:“其兵败而归,理所应当受到惩戒才是。”

  丁文盛则面无表情,轻笑道:“人家手底下有几万兵,折损不多,这就是他的底气。”

  “怎么,你对于平西王?”

  “没有。”

  邵名世连忙摇头:“只是想着咱们山东钱粮艰难,如今又要多养活几万骑兵,难免不堪重负。”

  “事到如今,也只能坚持下去。”

  丁文盛轻叹道:“如今还缺不得他们……”

  此话过后,两人不在多言。

  很快,身着铠甲,威风凛凛的。平西王,带领着他的关宁铁骑浩浩荡荡而来。

  雄壮的骏马,彪悍的气质,让山东文武印象深刻。

  “有劳诸位如此盛迎!”吴三桂气色不错。

  见到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如此,宴席也尽兴不已。

  旋即没几日,丁文盛就不高兴了。

  “抚宪,实在是吴三桂催逼过甚,我也不得不前来诉苦。”

  左布政使邵名世,咬着牙,气鼓鼓的说道:

  “刚至济南不过两日,平西王就寻我,想要军粮十万石,白银十万两犒军,实在是荒唐。”

  说着,他拍着手,不断地走动:“整个山东,虽说是秋收,但运往京城的钱粮较去年,又增添了两成,其余的去掉八旗驻防,早已经被分的一干二净。”

  “如今府库之中,别说是十万两,就算是一万,我也拿不出来。”

  “平西王千里迢迢而归,一些钱粮还是要给的。”

  丁文盛随之走动几步,眉头一翘动,开口道:“先暂且给他五千石粮,五千两白银,稳住再说。”

  “剩余的话,就告诉他。我们还在支用。”

  “以后的钱粮,都是每月支用,不要给太多。”

  “明白了。”邵名世神色一动。

  “可是,接下来几个月该怎么办?”

  “那就去抢,去借!”

  丁文盛挥了挥衣袖,自顾自的坐下:“钱粮之事,这是你布政使的职责,我可没有这般的本事教你。”

  邵名世叹了口气,眉头紧锁。

  曲阜。

  上千年来,孔府盘踞此地,几乎成了国中之国,其分支遍布山东,影响力可以说不下于朝廷。

  地方的士绅或许可以不在意朝廷,但却不得不考虑孔府的话。

  所以,在满清入关后,衍圣公再次保住了他的爵位,富贵连绵。

  当然,也不要过分的神化他,苛求他,像他这样的无骨气之辈,明末实在太多。

  “什么借粮?”

  衍圣公孔胤植闻言,大吃一惊,直接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这不是有去无回吗?”

  面对曲阜知县,孔胤植毫不掩饰地说道:“还不如直接明抢了去,咱们还能博取同情。”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曲阜县来。

  从唐朝开始,陆陆续续有孔家人担任县令,直到明朝,开始了孔家世袭任职的规矩。

  曲阜的县令,完全有衍圣公一言选之,然后朝廷批准,就算是皇帝,也只有罢免权。

  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才算结束三百多年的世袭历史。

  所以曲阜知县面对衍圣公,就像是面对父母一样,诚惶诚恐,言听计从。

  “公爷,这满人可跟咱们汉人不同,心狠着呢,当年的事你忘了?”

  听这话,孔胤植立马想起当年山东入寇的场景,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公爷,根据我得的消息,巡抚这是想让你当个表率,有您出头,其他人哪敢不献?到时候意思意思就得了。”

  “唉,府中养着千人,藤蔓连枝,再多的田地,也难以支用。”

  衍圣公为难地叹了口气,说道:“不过为了表明孔府的忠君之心,愿意献上白银千两,粮草三千石。”

  曲阜知县眼皮跳了跳。

  拥有万顷土地的孔府,赋税减免,这点钱粮,真的是挠痒痒都不够。

  “公爷,您这心意……”

  “怎么,少了?”

  孔胤植强忍的心痛,继续道:“那就纹银三千两,粮食五千石,不能再多了,粮库空了,明年全府怕是都得饿肚子了。”

  衍圣公为难地叹了口气,说道:“不过为了表明孔府的忠君之心,愿意献上白银千两,粮草三千石。”

  曲阜知县眼皮跳了跳。

  拥有万顷土地的孔府,赋税减免,这点钱粮,真的是挠痒痒都不够。

  “公爷,您这心意……”

  “怎么,少了?”

  孔胤植强忍的心痛,继续道:“那就纹银三千两,粮食五千石,不能再多了,粮库空了,明年全府怕是都得饿肚子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