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234章督师中原

第234章督师中原

  “皇上,绝不能答应!”

  刘宗敏骨子里的桀骜发作,扬声道:“湖广本来就是咱们的,夺回来是应该的。”

  李自成斜瞥了他一眼,昂首道:“这是自然,我李自成走南闯北,从未怕过谁,岂能受这个威胁?”

  “但,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吴三桂肆虐陕北,我之家乡就在那里,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只能委屈我一些了。”

  “等驱逐了吴三桂,某就教训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

  一口定下,刘宗敏无言以对。

  他老家也在米脂,陕北,纵容吴三桂肆虐家乡,他说不出来。

  “回信给朱谊汐!”

  李自成独目中散发着精光:“我愿与他和睦为友,甚至,若是他愿意归降,咱不吝啬江南之属。”

  南京朝廷如此一来,反倒是几方势力中最雄厚的,离间削减,也就理所当然了。

  ……

  北京城。

  大年三十刚过,但整个北京,却毫无年味,往日的鞭炮声闻听不了几响,只有偌大的内城,才散发着些许的喜气。

  无他,自满清入京后,内城的百姓、勋贵,全部被移出,充当了八旗贵戚的屋舍。

  即使将八旗填入,内城依旧空荡荡,零星的年味,也只是从几家汉官中散发出来。

  “老爷!”

  洪承畴惊醒,抬头一望窗外,天空微微泛白,一旁的丫鬟忙过来服侍。

  偌大的宅院,乃是前明皇亲国戚的所在,入京就赏给了自己,没有家眷,充斥的都是赏赐的仆人。

  洗漱,用餐,冷冰冰的,毫无年味。

  这时,洪承畴忽然又想起来福建的家人,自己的母亲饱读诗书,是个守礼知节的人,若是知晓自己降清,怕是不好。

  而且,福建风气保守,读书者众,恐怕家乡再也容不下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感到头痛。

  过年的喜庆,早就无影无踪。

  前明时,年假只有五天,满清入关后,也直接遵循。

  只不过,满清汉化不深,勋贵们对于汉节不置可否,多尔衮也不过是萧规曹随罢了。

  乘着马车,缓缓的来到了皇城。

  朝堂上,小皇帝坐龙椅,摄政王多尔衮则坐一旁,气势全开:

  “对于圈田一事,有司务必重视,春耕之前一定要完善。”

  “是!”户部尚书应下。

  所谓的圈地,即去年十一月份,为了养活入关的八旗子弟,多尔衮颁布圈地令。

  命给事中御史等官履勘畿内地亩,从公指圈。

  即跑马圈地。

  一是将近京肥沃土地圈给清贵族,另外,圈山海关以外地让农民耕种叫“圈补”。

  二是原来圈占地离京太远,或因“碱盐不毛”地,来补还近京被圈农民叫“全换”。

  三是凡明王室所遗留皇庄各州县“无主荒田”,一律划归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叫“圈占”。

  这就是满清的第一次圈地。

  凡近畿之土地,几乎全被满清八旗占据,而多尔衮的正白旗,占据的份额最大。

  而土地上的百姓,则大量沦落为佃户,农奴,苦不堪言。

  圈地令的产生,也是必然。

  八旗贵族们拥有权力,而八旗兵卒则需要土地来供养,总不可能拿辽东的农庄吧?

  在满人盈朝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反对。

  这种事实,只是小补罢了,是满人自己的事,洪承畴不敢多嘴。

  哪家的朝会聊正事?

  朝后,洪承畴受到了多尔衮的接见。

  只见,多尔衮坐在皇帝专有的书房,大摇大摆,毫不拘束。

  洪承畴甚至听闻,这位摄政王,甚至搬到了皇宫之中居住,对外的理由就是更好的处理朝政。

  在小皇帝不懂事的情况下,谁能说什么?

  再说,小叔子与嫂子不得不说的故事,在满清着实不少,属于风俗残留。

  “洪先生!”

  多尔衮对于洪承畴一直很尊重,重用。

  与皇太极对其咨询而又提防不同,多尔衮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并且,入内院(相当于内阁)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满清入关后的首位汉人宰相。

  “摄政王!”洪承畴受宠若惊,忙回礼。

  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也与他相互回礼。

  “此番召二位来,实乃有大事。”

  多尔衮叹了口气,让人将军情发下。

  洪、范二人见之,为之一惊,脸色苍白。

  只见,其上写着,豫亲王兵败身亡,孔有德、耿仲明二人狼狈而逃,南下潼关的五万,归来只剩下数千人。

  更为重要的是,镶白色损失惨重接近覆灭,两个汉军旗接近全亡。

  这是满清起兵以来,第一次遭受如此重创,可谓是石破天惊。

  “耿仲明上书称,伪王朱谊汐,身负数十门红衣大炮,其他的火器也极为犀利,铠甲颇多,与其他明军迥异。”

  “实乃大清劲敌。”

  多尔衮顾不得对弟弟进行哀伤,脸色凝重地说道。

  “南京明廷再立,又有如此的强军,着实非同小可。”

  范文程皱眉,开口道。

  “王爷,南京朝廷与那朱谊汐,隔阂深重,两者不可等同。”

  洪承畴思量道:“唯一所虑的,乃是湖广的伪豫王。”

  说着,他拱手道:“朝廷得与南京虚以委蛇,着重进攻李自成,以及湖广。”

  “镶白旗深受重创,陕北那边恐怕是独木难支!”

  “你说的没错!”

  多尔衮沉声道:“闯贼不可小觑,汉人更不可轻视,多铎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以为红衣大炮在手,就目中无人。”

  “洪先生,主持中原战事,须得一知兵之重臣前往,依我看,此事非你不可。”

  范文程一楞,看着洪承畴,不曾想,此人倒是如此深受信赖。

  不过想来,也是不得不为。

  八旗啃不下中原,那就只能让汉人打汉人,北京须弥也离不开摄政王。

  洪承畴自己也颇为感触,转转悠悠又回到了原点,督师中原,怎么那么熟悉了。

  接下重任后,洪承畴离开了皇宫。

  这时,整个内城一片缟素。

  数千镶白旗死伤,数千户办丧,哭泣声一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