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倾

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倾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p>

    “啊!”</p>

    公孙瓒猛然惊醒,右手下意识的摸向身边的宝剑,冷冷的月光下,他一个人站起走到台前。楼外是熟悉的月色、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城楼。</p>

    仿佛刚才的那一场梦境并未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只是这一场梦境里,并未有出现恩师卢植的身影。</p>

    公孙瓒伸手抚摸着粗糙的栏杆,冰冷的触觉刺激着他的肌骨,让他知道这并不是梦境,而是冷冰冰的现实。围城数月,易京城外的袁绍大军早已退聚南皮,准备在‘大将军’袁绍的率领下直面朝廷精锐。</p>

    此时易京城外的星光,就只是剩袁绍之子袁熙、阎柔等万余胡兵。近日势力消长,敌营的驻防调动自然引起了公孙瓒的注意。</p>

    这是一个机会。</p>

    被困在城中多日的公孙瓒敏锐的意识到此时城外大营空虚,袁绍忙于应付朝廷的攻势,正好可以让他突出重围。只要设法击败袁熙,他就能与朝廷里应外合,突袭袁绍后背,建立殊功。</p>

    这本是件很容易下决定的事,但梦见蓟县城塌,这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p>

    性急的公孙瓒在危急的局势下首次想到了冷静,而不是莽撞出击。他返身回到桌案边,伸手往成堆的奏疏上一推,一份一份的翻看起来。</p>

    易京自从袁绍主力退走后,便解除了四面被围的局面,使得公孙瓒恢复了对外界的联系,不仅知道袁绍拥立平原王称帝、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更得知皇帝已遣派刘虞作为侧翼,领兵马入冀州。这个时候冀州中山、常山等郡国接连震动,地方长吏携豪强纷纷响应,就连盘踞在代郡的乌丸诸族在得知刘虞亲临之后,即便刘虞麾下的精兵不多,乌丸首领也都慑服于往日恩情与威名,主动退避,甚至派使者问候。</p>

    如今刘虞已带着一干各郡国依附的兵马赶往中山国,而公孙瓒根据近日登楼眺望观察城外炊烟、旗帜、响动,判定对方虽然旗帜不改,但实际人数恐怕只有二三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不少民夫。</p>

    只是公孙瓒麾下早已人困马乏,兵不满万,即便是他鼓足气势,一时也很难在燕赵打开局面。</p>

    公孙瓒将视线移向桌上文书,极不情愿的捡起一份信件,那是儿子公孙续遣人投送的密信,言称并州刺史刘虞,现已领受平北将军、假节督幽冀军事,是皇帝亲命的方面大将。在信中,公孙续称刘虞深受乌桓、豪强拥戴,建议公孙瓒及时联系,里应外合,先期夺回幽州,袭扰袁绍后方,立下不世之功。</p>

    这信是三天前递来的,按照刘虞的行军路程,此时应当在中山国了。公孙瓒一直对此犹豫不决,假若对方不是刘虞而是别的什么人,公孙瓒兴许就当即答应了,可他偏就是自己的死对头。如今时机难觅,尤其是在做了那个诡异的梦以后,公孙瓒更是心乱难平。</p>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他也只好在心里安慰自己,刘虞公忠体国,会以大局为重,看在朝廷的份上搭他一把。</p>

    潦草写了几行字,公孙瓒撕毁了草稿,还是放弃了直接向刘虞服软的说辞开头,选择直接对话儿子公孙续,通过他与刘虞接洽——这也是公孙瓒执意在刘虞身前保存的最后一丝颜面。</p>

    公孙瓒的谋划很简单,就是与刘虞约好,待刘虞率兵赶到城外时,就燃起烽火,自己便亲领突骑直出城外,与刘虞两面夹击,歼灭敌军。</p>

    中山国,无极县。</p>

    “……日穷月蹴,无所聊赖。汝当碎首于刘公,速致轻骑……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p>

    刘虞将公孙瓒的求援信展读了一遍,面带笑意,言语似若春风,恰如以往论道闲谈时的悠然大方,却谁也猜不出他究竟是什么心思。</p>

    帐下除了焦急万分的公孙续,依次坐着原黑山军首领、并州典农中郎将张燕,原张鲁部将、典农校尉杨帛,以及随军的亲信赵该,举兵来投的故常山相孙瑾,常山国本地豪强、郡曹掾张瓒、张逸。除此之外,在帐门边还站着一名年轻雄壮的兵士,作帐下吏打扮,一边窥伺帐外动静,一边侧耳听着帐内人的谋议。</p>

    “信如其人,公孙伯圭受困旬月,笔下竟还有如此锐气,实在难得。”刘虞右手捏着帛书一角,不动声色的说道:“如今斥候所探得情况如何?”</p>

    “中山相利公已约束郡兵,说合诸家,只待刘公领兵赶至,随时可以反正。”作为帐中军职最大的一人,张燕抱拳说道:“至于袁绍,其在赵国、安平国各有部将。朝廷的军令是袭扰幽冀,而非直面其敌,末将揣测,以时下兵马,实非袁绍敌手。只有暂缓行军,退守险隘,才是上策。”</p>

    “是啊!朝廷未有调拨重兵予我,让我出兵,确乎是以袭扰为上。只要据守冀北,袁绍率军南下,就决计不能弃背后于不顾。彼等多留一分兵马与我对峙,朝廷哪里就将少一分之敌。”刘虞十分肯定张燕的说法,他左手抚须,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眼神不经意的往公孙续的位置看去。</p>

    “明公睿鉴。”赵该不顾公孙续急于发言的动作,插嘴道:“山道险阻,翻越不易。我军自并州来时便多费苦力,往后粮草调度,更是艰难,又不能全仰仗本地支持。若是再往幽州去,离并州越远,届时不仅是粮道有危,我军孤悬在外,也容易遭受围歼。”</p>

    刘虞垂眸想了想,忽然问道:“甄君!试问你的高见?”</p>

    被点名的名叫甄俨,出身中山甄氏,与常山张氏出身的张瓒、张逸二人彼此姻亲。此次刘虞兵至无极,作为本地豪强的甄氏便倾力来投。甄氏在河北颇有名望,即便是刘虞也不得不重视,此次他着意点名,甄俨忙作了一揖,苦笑道:“在下不懂兵事,还是不妄言了。”</p>

    “我也不懂兵事。”身为平北将军的刘虞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不足,更让在座众人觉得他胸怀坦荡,他面带笑容,强烈要求道:“但我素闻甄君高才,所以还请不吝言之。”</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