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四百六十三章 谋从此始

第四百六十三章 谋从此始

    “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p>

    王辅一时仍未回过神来,他想,若真是如此,那朝中聪明如荀君这般的人物岂会看不出来?以皇帝的洞察,真按司马懿所说的那样预知,又为何至今无动于衷?他皱着眉头,奇道:“韩遂既然要挑在这时候造反,那君为何还要筹备东征,不思先除肘腋之疾?”</p>

    “因为与韩遂比起来,关东袁氏才是心腹大患。”司马懿松开拉着王辅的手,冷然道:“如今袁绍已奉平原王称制封拜,河北等地多有影从,以袁氏的声望与兵马,与平原王的孝桓帝裔……天下人思兴复久矣,朝廷更不能将此刻的精力花在凉州,更不能因此坐视袁氏壮大。”</p>

    “这不就是趁他拥戴了平原王,还未稳定人心,先出兵讨伐、一举戡定?”王辅点了点头,又重新坐回了席榻,道:“这样说来,那韩遂肯定是与袁氏有联系了?”</p>

    司马懿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笑道:“你是怎么想到的?”</p>

    “这也并不难猜。”王辅得意一笑,炫耀似得说道:“韩遂要想造反,必然要联结外力,彼此响应。如朝廷先伐凉州,则关东二袁并力,进兵兖豫。如朝廷先攻袁氏,则韩遂作乱雍凉,牵制朝廷。所以君深知于此,故而率全军攻灭大敌,至于雍凉,必是以守为重。等二袁破灭,韩遂也就顷刻瓦解了。”</p>

    司马懿惊讶的看了眼对方,诚然,朝廷之所以要在这个时候出兵,就是要趁着二袁没有足够的时间稳定人心、修养实力,试图一战而下。他本以为这样的道理以王辅的才智不当是能想出来的,没料到对方这些年大有长进,不能再小瞧他了。</p>

    这样一想,司马懿也不藏着了:“天子前已下诏调动并州诸将,宁胡将军徐荣领兵南下,改驻于郡。郡西接安定、安定;南临冯翊、河东,位置紧要,四方有事,可随时支应。徐荣又是军中的久战宿将,天子调徐荣驻兵郡,已然是在悄然防备凉州羌胡了。”</p>

    王辅顺着他的话回想起这段日子朝廷的种种军事调动,深以为然,除了徐荣以外,还有雍州刺史钟繇也被皇帝加了建威将军的官衔,这难道还不是皇帝在为关中对凉州设置防线?</p>

    司马懿见他入神,继续说道:“除了徐荣,还有驻守汉阳郡的安集将军张济,届时京畿以骠骑将军皇甫公为首,地方则以徐、张二将为辅。明面看着只有三万不到,可必要的时候,驻守益州阴平的虎威将军盖顺、以及关中雍州各郡的郡兵、典农校尉的屯兵也能听诏助战。统共算起来,也有六七万人了,如今凉州穷破,羌氐势弱,韩遂再是了得,又能兴起多少风浪?”</p>

    看则三万,实则六万,这明摆的是个火坑。王辅暗自腹诽道,皇帝故意摆出一副不知情的态度,专等着韩遂跳进来。有皇甫嵩带着六七万人,足以守住关中,等皇帝带着大军凯旋班师,韩遂反叛的名实也都有了,祸乱西北二百余年的羌患在皇帝手中成为历史——难怪司马懿会说这才是皇帝想要的‘新朝气象’。</p>

    “那我们呢?”王辅终于记起来司马懿开始说过的话,如今真按司马懿所言,跟着他留在长安应对必然到来的韩遂叛乱,的确比跟着一众人竞争征讨二袁大功所得到的要更多:“我们该怎么做?”</p>

    “自然是要一鸣惊人了。”司马懿知道对方一直急于证明自己,喜欢炫耀功绩与才干,此时见他心动,便趁热打铁道:“我观朝廷局势,若是没有猜错,届时留守长安的,必会是司空赵公与太尉董公、骠骑将军皇甫公,而尊君身为天子舅父,身体不宜远行,也必会在其中。而我父官居执金吾,凉州一乱,长安防务必是归他操持,你我两家联合,足以在这场平乱中出一份力。”</p>

    其实司马懿并不清楚皇帝最后会不会将他父亲带去随军,虽然执金吾负责保卫京城、宫城,防备水火等突发**,按职责来说理应</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