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异心

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异心

    “得以保全其功臣,而一时强藩之归命者,不至再为猜阻。”————————颜真卿论</p>

    虽然已重定下将奏疏先送往承明殿初步处理的规矩,但与寻常政务不同的是,只要是涉及军务的奏疏,仍然是第一时间呈交皇帝御览。</p>

    公车司马令荣郃将手中红色缣囊盛装的奏疏双手奉上后,便悄然退步,站在几步开外垂首以待。</p>

    一旁的穆顺代为接过缣囊,当着众人的面查验了一番缣囊的绳结、封记,确认无误后这才将其解开,对着皇帝抖出奏疏一角。</p>

    皇帝伸手从缣囊中把奏疏抽了出来,展开略读了一会,眸色立时深了几分。</p>

    荀攸瞅到皇帝的脸色,心里不禁思忖道,现在河内平靖、兖州归复,朱儁与曹操合兵一处,正要过河攻打东郡。按说是没有什么急事了才对,如何皇帝见了奏报会是这等模样?</p>

    很快,皇帝没有让荀攸多想,便随手将奏疏递给了荀攸。</p>

    “韩遂的事看来还要另外商量,不宜早下结论。”</p>

    荀攸拿来看了看,面色一凝,点头道“陛下睿鉴,是需要再三计议。”</p>

    两人说完这番话后便不再言语,在场的穆顺、荣郃二人小心翼翼的站在边缘,静心屏息,一句话也不敢说。</p>

    “再让下诏给朱儁,领所部人马留守陈留,东郡的事,让曹操一人处置。”皇帝在原地踱着步子,忽的语气有些烦躁的说道“魏桀战死豫章,这么大的事,为何偏是隔着淮南、经由豫州刘艾等人才辗转报来?荆州江夏那一块难道毫不知情?刘表到底存的什么心思!”</p>

    原来这奏疏中提了三件事,一件事关雍凉的变数,是绣衣使者贾诩探听得来的消息;一件是朱儁的表奏,阐述如今兖州与关东的局势;还有一件就是转奏汝南太守刘艾的奏疏,说是扬州刺史魏桀引狼入室,被笮融袭杀,这个消息过了好久才辗转由刘艾等人知晓上报。如今袁术后方没了魏桀这根刺,必将重振旗鼓,将刘艾、田畴、刘备等人各个击破。而在其中起到一个关注战况、沟通消息作用的荆州牧刘表,却自始至终不发一声,导致贻误了军情。</p>

    “刘表历来恭敬,几年来每逢年尾岁旦,皆有上计表贺。其还曾举发刘焉在益州不法情事,供给财货砖木修复雒阳宫城,遍数种种,都不像是要与朝廷为敌的模样。”荀攸将奏疏握在手中,出于公正,还是淡淡说道“更何况如今天下局势几已明了,刘表身为宗室,也犯不上与他人共蹈险地,这其中许是有什么变故。”</p>

    “刘表是海内名士,名列八顾,当年也曾应袁氏邀,入何进麾下掾属。他弹劾刘焉在益州似有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无非是想试试朝廷的态度与兵将,待一举复蜀,他这才委输军资,助修宫城。今年我诏使徐晃、太史慈沿汉水出上庸,借道南阳入豫州征讨袁术,刘表就以为朝廷是要图谋他荆州,几次上书推诿婉拒,到现在才只敢让徐晃领兵过去!”皇帝没有为这些所打动,反是愈想愈忍不住数落道“我看他反意倒是没有,异心却是不小,眼里就只把荆州当自己的家业了!”</p>

    早在四个月前,皇帝为了应付河内、豫州的战事,也是为了提前为明年布局,特意调护匈奴中郎将张辽、抚军中郎将徐晃两名心腹干将带兵,分别出上党、上庸。如今张辽早在河内击退了袁熙、焦触等兵马,而徐晃所部却还只停留在新野,这其中固然有山道难行、汉水激险等地形拖延行军的缘故,但也不乏东道主刘表百般不愿,沿途不尽配合的因由。</p>

    刘表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荀攸心里非常清楚,当时跟河内兵众溃退的险恶局面相比,豫州汝南一带其实还是两方僵持的保守局势。徐晃去了,也只是多一份力气征讨袁术,后续的钱粮与诏令跟不上,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但若是不去,光凭刘艾、田畴等人也能自保。与其如此,还不如优化配置,利用徐晃麾下的这股兵马,设假道灭虢之计,占据新野、宛城,图谋南阳,掐住刘表的喉头。</p>

    荀攸没别的闲话,毕竟这些事都是他与皇帝一起商量的,起先调遣徐晃,跟调遣张辽所不同的是,其并不是为了驰援豫州,而是存的一个试探刘表立场的想法,想看看刘表对朝廷的忠心究竟有几分成色“臣等当日对策,料想以刘表之忠良恭敬,其必竭力委输军资,供给徐晃所部过南阳、入汝南。岂知他画地为壑,另自树疆,视徐晃为征荆之兵,几次拖延,如今徐晃仍停驻新野,连宛城都还没到。”</p>

    “刘表为人短视,无他远虑,又不见事变,多疑而无决,不过一座谈客而已。”皇帝眼神落处,穆顺立时乖觉的带引着荣郃走下楼去,自己却站在楼梯口半藏着身影,随时等候诏命。皇帝见状,目光又移向了远处,嘴上毫不留情的讥讽道“既然已选了效忠朝廷,不愿与袁氏合流,却还畏首畏尾,生怕我要害了他。若是他真赤心一片,就合该积极响应,筹措粮草、修葺道路,好让徐晃无有耽搁,顺顺利利的加快行军。可他偏要做出这般别扭的模样,闹得徐晃至今还没出新野,此时河内、兖州各地形势大好,他心里应是已经后悔了,正要设法补救呢。”</p>

    “他若是没有私心,让徐晃及时入豫州,眼下自然别无话说。”荀攸拱了拱手,坦言道“可如今徐晃因人之故留在新野,贻误军机,可不是给了朝廷口舌?陛下本是信他,奈何其人不自信,臣以为,南阳乃帝乡,民户殷实,其地又北近颍川、东接汝南、西通武关。若是刘表一心为国,那么此等试探却是朝廷测度君子的多心之举,实属无用,可他却如此……如今大战在即,南阳地处关键,实在得小心托付。”</p>

    皇帝深以为然,说实话他也只信得过自己身边的以及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人物,别的人即便再有能力,对他来说也疏远了些,譬如曹操、刘备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再怎样声名赫赫,在皇帝心中也是个靠不住的外人。刘表自然也一样,历史上他与袁绍南北同盟,夹击袁术、曹操,放至今日,皇帝如何信得过他?当下不仅是为荀攸说动,其心自是也早有变化,不然也不会四个月前就与荀攸商议借此试探刘表了“无论身处何事何地,所托非人,都是一大忌!”</p>

    荀攸低下眸子,借眼睫藏住了深深的眸色,他忽然提议道“司徒黄公是荆州江夏人,最是知晓荆州人情风物,而刘表之所以立足荆州,多是凭借荆州蒯氏、蔡氏、马氏等豪强之力。陛下若要在明年东征之前,将荆州收为己用,此时不妨从豪强入手,可得事半功倍之效。”</p>

    “唔?”皇帝意味不明的看向对方,也不说什么,只淡淡允道“那就诏黄公千来一趟,南方之事,也该多上些心了。”</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