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随

    “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手机端https://”――――――――荀子赋</p>

    甘宁等人整军出帐之后,娄发、沈弥等人各带兵马重新诈回城门,试图将城中叟兵与城外叟兵分隔开;甘宁则与王越带着手下最为精锐的八百僮客,径直往州牧府杀去。</p>

    此时州牧府附近的街巷里到处横七竖八的躺着吴氏部曲的尸体,守在这附近的叟人同时也是最为骁勇的,甘宁身先士卒,带着僮客一队一队的冲杀上去,他们肩并肩,互为援护,交替进攻。就像是当年纵横江上,残虐杀人一样,他们彼此之间情谊深厚,攻守之间默契十足。</p>

    羌氐叟人几乎不是对手,他们很快逃到巷口草草搭建的鹿角矮墙之后,试图借着狭窄的地形继续顽抗。奔跑在前的一名僮客见状,立即在巷口不到数步的地方往下一蹲,用尽力气绷紧身体,而跟在他身后的另一名僮客则紧随着冲来,一脚踩在他的肩膀上腾空跃起,在空中挥刀下斫。</p>

    这一刀准确的斩中了一名叟人的脖颈,劈掉了他的头颅,柱状的鲜血登时从颈部喷薄而出,狭窄的小巷之中顿时下起了一阵腥臭的血雨。</p>

    越来越多是僮客通过这种方式跳过叟人用桌椅搭建的矮墙,他们杀人的手法甚至比这些叟人还要残暴,很快,守在此处的叟人便吓得不敢搏命,纷纷掉头逃跑。</p>

    甘宁提着剑,踏着血水环顾四望,如今几十人护卫着他,他信步的从死尸中走过,那气势俨然像是一个从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将军。而王越则是紧紧跟在甘宁身旁,他虽然年衰体弱,但凭借着熟练的剑法仍是杀了不少叟兵,这让甘宁在一旁暗暗心惊,不免怀疑其对方开始所说的在战阵之中难敌军兵的话来。</p>

    这时有腿脚灵便、熟悉路况的传令兵从小路捷径上走来,言称最主要的北门已被拿下,而孙肇大营便在城北,等他们发觉城中有异,想要入城时,就得多花费时间绕路进城。王越听见后,知道这时间足够全部拿下各处城门了,便对甘宁说道“前面应是再无抵抗了,我等不妨一边收兵齐聚,一边鼓噪前进。”</p>

    甘宁面露诧色,说道“怎么,府中危急,此刻难道不该是急速进军么?”</p>

    王越忽然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了甘宁一眼,冷淡的说道“放心,孙肇逃不掉,彼等名士若真有壮烈死节、不肯阿附奸佞者,朝廷也不会亏待了他们。”</p>

    甘宁立时觉得有异,如今这个局势,若是不知道他们已经开始了反攻,没准还真会有些人投机取巧,舍身阿附于刘瑁的武力之下。可是即便如此,只要事后顺从朝廷,也不枉是一次委曲求全,朝廷为稳新附之州,未必会清算他们……</p>

    想到这里,他忽然愣住了,饶是这场根本不能给这个健壮威猛的汉子带来丝毫寒意的微雨,他也仍不可避免的打了个寒噤。眼下四处城门都堵了,孙肇等人已是瓮中之鳖,但此时再拖下去,难保孙肇不会狗急跳墙,而州牧府中的那些豪强名士也会……</p>

    “你知道我刚从哪里来的么?”王越没有看他,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我刚从北边策马赶来,最新的战况,统领白水军的都督杨怀已然率关投降,如今裴公大军正赶往葭萌、剑阁一带。你以为孙肇、张鲁、赵韪他们还有机会么?大军过处,即便是益州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我等要做的,是将一个干干净净的益州奉还给朝廷。”</p>

    甘宁咽了口唾沫,如果王越说的是真的,那此时也容不得他拒绝,他只能依言行事。在收束部众前往州牧府的路上,他又忽然想起初次见到裴俊的时候,裴俊虽然饶有心机,但年纪轻轻,本性还不至于这么残忍,而且他的任务是减少朝廷伐蜀的阻力、让益州政权顺利平安的交接,像是王越突如其来的打算,并不符合裴俊的利益。</p>

    若是王越此为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算计,那王越背后恐怕另有他人。</p>

    而这个人是谁呢?甘宁一边想着,一边开始隐隐担忧着自己或许被王越拉入一场涉及利害的局中了。</p>

    州牧府中,吴班、吴懿两兄弟接连被砍伤擒拿,几个剽悍的叟人将他们两个捆绑在柱子上,来敏则是被人押着,死死地按倒在刘焉灵前。</p>

    灵堂内的慌乱很快便被制止住,刘瑁慢慢的踱着步子,满城风雨飘摇的景象、以及在宛如漂浮着的雨幕之中隐隐传来的喊杀声,让他有种诗一样的快意。记得当年他与父亲刘焉为了入蜀,在湿滑的山道上连鞋子都掉了,他们父子两光着脚来到益州,又是在这样的一个雨天,刘焉同样是杀了不少敢藐视州牧权威的豪强。</p>

    那时候的父亲站在落着雨的庑廊下,想必心里也是与他有着同样的感受吧?</p>

    等孙肇手下的叟兵、青羌将城中跟着来敏顽抗的豪强部曲铲除干净,刘瑁便能重走一遍刘焉的路子,踩着这些人的尸体坐稳大位。</p>

    他正怡然自得的想着,神色凄惶的人群里突然有一人再也坚持不住这样压抑、紧张的气氛,他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噗的一下匍匐在地上,将头深深的埋了下去,凄声恳求道“在下愿奉使君为益州之主!益州方乱,非能人不得为之,使君既有雄才,又乃刘公之子,唯有使君才能安定本州。请使君顾念益州百姓,万勿推辞!”</p>

    刘瑁一愣,心里顿时一喜,将眼神移了过去,却见那人正是前益州刺史俭的儿子揖,此人当初在刘焉病重的时候也曾出面打过益州的注意,后来为刘焉警觉,特意让孟光出头稳定了局面。如今揖知道自己希望渺茫,与其再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倒还不如抱紧刘瑁的大腿,今后或许还能苟活。</p>

    “好、好。”刘瑁心知当初还是孙肇在暗中挑动了揖的野心,不然刘焉也不会因此为儿子以后能否顺利继位而感到担忧,提前将刘瑁从府中放出来。他知道揖是个平庸无谋之辈,于是也没将他放在心上,如今刚好跳出来为他说话,倒是正中下怀“若说是为了益州生民,我当仁不让!”</p>

    揖面色一喜,随即,在他的带头下,很快又有几个软弱的士人豪强站了出来,表示支持刘瑁继任益州牧。刘瑁也换了副笑脸,与他人好生说了起来,其他人见状,也都有些跃跃欲试。</p>

    杜琼脸色铁青的冷哼了一声,把身子背了过去,表示拒不合作的态度,孟光则是重重的叹了口气,刘瑁好歹也是他的学生,学生成了这个样子,他这个做老师的也自觉颜面无光。长得一副老儒生相貌的高则是在一旁面色自若的看着这一切,时不时的还会去看看地上的来敏。</p>

    来敏被按在冷冰冰的地板上,见状狠狠的呸了口唾沫,说道“无耻之徒!朝廷不日即将南下,我倒要看尔等能快活几日!”</p>

    揖等人的脸色顿时一僵,气氛又变得微妙了起来,刘瑁见到还有些高门大族的名士依然不曾表态,心里认定这是来敏平日里勾结蛊惑的影响。</p>

    他拔出剑来,步步走近来敏旁边,一是为了振作揖这些人的信心,二也是为了让来敏、已经其他人彻底死心,朗声说道“你少在这里妄想了,汉中太守张鲁如今已经挥军剑阁,江州的赵公也有所响应。张鲁说朝廷粮草不足,武都羌人作乱、拦截粮道,朝廷不消数日就会退兵,你啊,还是死了这条心吧!”</p>

    正说着,他就要先杀了来敏以儆效尤,谁知这个时候,禁闭的大门突然被人撞开,只听一阵清脆的铃铛声从雨中传来。</p>

    兴汉室</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