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难为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难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夜饮</p>

    刘焉仍在榻上沉不语,像是睡着了一般,仔细看却会发现他眉头微皱,像是在忍着背后复发的疼痛、又像是在为这个看似寻常的小事而感到棘手。</p>

    吕常抿了抿嘴,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因为前刺史郤俭为人赋敛无度、贪残放滥,州中百姓、黎庶无不呼嗟愤恨。其父不得民心如此,何况郤揖其人才干平庸,声名不显,再如何也成不了事。</p>

    只是见刘焉仍是一副忧虑的样子,吕常虽是不解,还是出声宽慰道:“使君难道忘了,当初郤揖为了不让家财遭贼人惦记,特意向使君敬献数百万钱。使君那时还对在下说此人贪财好奢,不足为虑,故而收容于他。如今不过是在来君府上走动了一次,来君也未有理睬过他,使君又何必多思?”</p>

    “郤揖的确算不得什么。”刘焉终于开口了,他的鼻音很重,有些闷闷的:“只是有人见我把叔玉管得太紧,所以想借此提醒我。他出去的越晚,供他交游各家的时间就越短、在益州就越不好站稳脚跟。”</p>

    叔玉说的正是刘瑁,刘焉知道这个儿子向来狂妄、又自以为是,身边围着一帮阿谀奉承的人,被糊弄得终日做着在这世中干一番光武皇帝中兴汉室、或者是公孙述割据一方的美梦,但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若是早早的把他放出去了,不仅不利于刘焉的计划,反而会让他在有心人的蛊下做出什么逆举来。</p>

    所以刘焉打算再过几天,确定朝廷已经开始派兵攻打张鲁的时候,就把刘瑁放出去慢慢接触益州豪强,那时候来敏作为交换,会主动帮他联合豪强,临时拥立刘瑁为首。而那时候,刘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愿意支持他割据的野心家,无论愿不愿意,都会一步一步沿着刘焉为他安排的路走下去。</p>

    这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父亲,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乃至于他全家而精心做出的安排。至于该不该全盘告诉刘瑁,刘焉每想起这个儿子的心智,总会不假思索的打消这个念头,索让他当个泥塑木偶,到时候任人推着他走就是了。</p>

    如果单单只是为了阻止,事情并不难办,如何能镇住底下的暗流、使其安心,又不击碎表面安静的冰层,才是最让刘焉耗费精力的地方。</p>

    吕常在旁安静的等待着,他跟了刘焉这么多年,知道对方哪句话是在与他商量、哪句话是自言自语。良久,刘焉方才沉说道:“先让孝裕替我麻烦一趟吧,叔玉曾拜他为师,有他出面,几方人都无话可说。”</p>

    孟光,字孝裕,是河南雒阳人,是孝顺皇帝时的太尉孟郁的后人。孟光在孝灵皇帝时曾担任讲部吏,朝廷迁都长安,其避难逃入蜀地,为刘焉待为宾客,蜀地士人多慕其声名。有孟光在,多少能为刘焉表明态度、稳住局面,而且刘焉心里并不忧惧郤揖,论起声名他与郤俭都曾残害过本地豪强,但刘焉却比郤俭行事更有分寸、更未伤及普通黎庶。</p>

    吕常点头说道:“孟公也曾几次想来见使君,可惜都为人拦下,现在卢氏正往外地为使君投放三官书,不妨由在下将其引入?”</p>

    “不了。”刘焉仍是皱着眉头,刚才若说是因为思虑局势而头痛,此刻他便真的是因为短暂的效过去而有些头痛脑胀了,他难受的咳嗽了几声,摆了摆手,说道:“我这副样子,见了也说不上什么话,你为我转述也是一样,何况孝裕见了来敬达之后,愈会明白原委。”</p>

    “谨诺。”吕常应道。</p>

    “诶”刘焉忽然叹道:“来敬达说,黄子琰根据各种迹象推断,朝廷今年会派兵南下,讨伐张鲁。如今已是三月,何故还未得闻讯息?莫不是张鲁有意阻绝?你可得多为我打听清楚,这事可出不得半点差池。”</p>

    吕常正欲点头,忽然,他的脑子里恍然记起了什么,有些自责的说道:“啊!险些忘了告诉”</p>

    刘焉头上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水,竟没有理会对方张口欲言的动作,与吕常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屋里太闷热了,你去把窗子打开,看能否放些风进来。”</p>

    吕常听了,也只好先把要说的话放在一边,缓步走到东边的窗下,伸手将窗子推开。今日的天气有些异样,虽说还是如往常那般明朗,但好像是因为城头笼着一层阴云的缘故,使得阳光淡了几分,温度也显得有些闷热。</p>

    不过蜀地的天气一向晴朗、气候适宜,在此生活了三四年的吕常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p>

    “若是在荆州老家,此时早该春雨连绵、凉爽宜人了。哪像郕都,前些天下过几场春雨,雨过之后,又复如此。”室内的空气开始流通后,刘焉感觉呼吸都舒缓了几分,缓缓说道:“但不得不说,巴蜀的气候确实是个养老的福地啊你适才准备与我说什么的?”</p>

    吕常正抬头仰望着灰的阴云,这天看上去像是要下雨,可四周却还是明晃晃的散着光,让他有些犹疑。远处的城楼之巅似乎传来隆隆的声音,像是有人敲起了包着牛皮的鼓,低沉有力又像是传说中的雷兽夔牛从东方而来,在云端天际独步行走,发出阵阵低鸣。</p>

    “吕常。”见吕常老半天站在窗边没有回话,刘焉忍不住唤道,他声音很低,但语气里已经有些不满了。</p>

    一阵凉风吹到吕常的脸上,吕常顿时恍恍惚惚的回过神,立即回道:“唯唯。”</p>

    说着他便疾步走了回来,跪坐在刘焉的榻前,身子略微低伏前倾,对刘焉说道:“我听说孙校尉说,最近阴平的氐人似乎有所异动。”</p>

    刘焉霍然张目,一双满是白翳的眼瞳中满是惊诧:“怎么回事?”</p>

    “听说是阴平有两个叫强端、雷定的年轻氐人,几年前曾带部族一起从阴平逃亡武都,寻求武都氐王窦茂的庇护。今年羌氐之中传闻朝廷将伐凉州宋建以及叛羌,武都氐人担心会祸及自身,故而以窦茂为首,聚兵青泥岭,恃险据守。”吕常一边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一边在心里懊恼这种事情怎么会在这时候说。</p>

    见刘焉面镇静,一时没有怪他贻误的意思,吕常不由放下心来,在开始由散漫柔和、变得迅疾呼入的穿堂风中,徐徐说道:“窦茂后来被朝廷之兵击败,于是强端二人只得带着残兵跑回了阴平,也将朝廷大军轻松便击溃氐王窦茂的消息传了过去,阴平羌氐无不震惊。之后消息传到孙校尉手下青羌、叟兵的耳中,孙校尉由是将此事托付告知于我。”</p>

    让两人未曾注意到的是,屋子里忽然间变得凉风习习,天几乎是瞬间变得昏暗了起来,空中的雷鸣不再隐隐约约,而是肆意的震响着。</p>

    刘焉虽然想起这个孙校尉似乎与刘瑁有颇多往来,但却还没来得及就此事而展开细想,便再度阖上了眼。因为他后背上传来的疼痛再也忍受不住了,这已经干扰到了他绝大多数的精力,刘焉只好懒得去想了,勉力说出今天的最后一句吩咐,像是释然、又像是无奈:“让叔玉出府,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p>

    沙</p>

    头顶的屋瓦、庭间的树叶一时发出雨水洒落下来的声音,尘土的浊味被清新的雨水掩盖的无影无踪,吕常忍不住往外望去,只见原本整个黄的田地骤然间变得阴沉,让人耳目一新。</p>

    室外热闹喧哗,室内安静异常。</p>

    两人一站一卧,谁也没有说话,卧着的那人气息逐渐沉稳,像是一边忍受着疼痛、一边尝试着在嘈杂的雨声中入睡。</p>

    “下雨了?”刘焉伏卧在席上,没头没脑的问道。</p>

    吕常答道:“下雨了。”</p>

    “这时候的江夏也在下雨。”</p>

    刘焉这最后一声叹息又轻又低,柔弱的像是一阵被扬起的尘土,很快便被猛烈的雨水压下。</p>

    “真好啊”</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