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一百零八章 乘舆荡尽

第一百零八章 乘舆荡尽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手机端https://”――――――――左传宣公十六年</p>

    古时所谓天火,便是指因雷电而起、或是物品自燃而引发的大火,这种无端而起的火灾常被人被视为上天示警,预兆着国中有难。</p>

    就如同今夜里的这场大火,从本该严密看管的益州牧府库开始莫名燃起,先是存放缣帛的府库被烧、然后再蔓延到存放粮草、漆器乃至于车驾的府库,冲天的大火灼热难挡,人们拿着桶、盆等器皿徒劳无功的泼水,眼睁睁的看着这场大火逐渐延及周围的民家。</p>

    很快,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几乎到处都是救火的叫喊声、平民痛苦的哀嚎声。</p>

    益州牧刘焉从睡梦中被一窝蜂闯进来的苍头奴仆叫醒,在若干忠仆求他出城避险的时候,风烛残年的老人罕见的表现出了强硬的姿态,不仅坐镇府中,而且还有条不紊的指挥官府救火。</p>

    州牧没有放弃百姓外逃,给了人们极大的信心,终于,在天亮之前,阖城百姓终于灭掉了大火。</p>

    硝烟散尽,空气里仍能闻到焦臭的气息,连夜赶回来的卢夫人惊魂甫定的看着刘焉,有些后怕的说道“使君无事,真乃得天之佑。”</p>

    “天火烧了乘舆銮驾。”刘焉的脸色黯然憔悴,声音无比疲惫,看上去这件事对他来说打击很大“这是老夫行为僭越,故获罪于天啊。”</p>

    “依妾身看,却不尽然。”卢夫人早料到对方会作如此想,在来时就已备好了说辞,瞥了眼刘焉的神色,摇头说道。</p>

    刘焉双眼满是迷惑的看向卢夫人,问道“这其中莫非有何因由?”</p>

    “益州乃命主所在,是天赐与使君,以为王业之基。乘舆燔毁,实非天咎,而在有人不利于使君,致使警戒。”卢夫人侃侃而谈,若有所指“早在前些天,妾身便在使君府中发现一人面相大恶,与使君相妨害。如今证之,使君不可不防。”</p>

    “面相大恶?”刘焉知道卢夫人有相面的手段,至此顺着她的话,犹疑不定的说道“蜀中一直太平,从未曾见过如此灾异,面相大恶之辞也未曾听你说过,想必这人是新进府中的?”</p>

    “谨诺。”卢夫人恭谨的答道,欲语还休“只是这人,妾身不太好说,怕使君误会妾身在离间。”</p>

    刘焉也不再演下去,直接说出了答案“可是来敬达?”</p>

    卢夫人微微一惊,旋即反应说道“正是此人,妾身早先就想说来着,只是念及使君与其好歹算是戚属。妾身一介外人,总不能说出那样的话来,还带着一丝侥幸,以为是妾身看走了眼,谁料到……”</p>

    “这也是命数使然,既然见不得面,那就不见的为好。府里遭了火,不方便再留客,索性在外头寻个府邸供给居住吧。”刘焉冷笑一声,看向卢夫人,深深笑道“你说呢?”</p>

    卢夫人心里一突,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也没细想,下意识的说道“妾身这哪里做得了主啊。”</p>

    刘焉仍是笑着,浑浊的眼珠似乎看尽了一切,他用缓慢且坚定的语气说道“绵竹城内除了官署、府库,还有许多民居也遭受天火。除了来敏以外,老夫先前想来,应是绵竹福薄,担不起天子之气;况且天咎之地,何以能为一州之治?老夫已然下令,移州治于都,择日迁移官署。”</p>

    “嗯?”卢夫人这回着实是吃了一惊,丝毫没料到刘焉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葭萌关与绵竹之间只有二百余里,其间只有一个涪县还算坚城。等明年张鲁起事,大军可乘葭萌关守军不备,一战拿下,随后仅凭一个涪县根本拦不住张鲁兵锋,益州方面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缓冲来应对危局。</p>

    但若是将州治迁到都,彼此之间的距离就会变成四五百里,中间更是会多出绵竹、雒县等坚城作为门户。尤其是雒县,那可是益州曾经的州治,城坚池深,是从北往南通往都的必经之地。届时稍有迁延,赵韪等手掌强兵的益州豪强就会赶来救援,张鲁等人的计划就会有覆灭的危险。</p>

    “这会不会有些唐突了?”无论如何,卢夫人都不能坐视此事发生,她试图劝刘焉回心转意,道“当初使君之所以摒弃雒县、徙治绵竹,不就是因为担心雒县集合豪强,势大难制么?如今都深处腹心,蜀中阀阅高门云集,其势尤盛于雒县。妾身私为使君虑,若是移治,恐会有大权旁落之虞。”</p>

    说完,她又偷偷观察了下刘焉的神色,见刘焉似乎是一脸认真地在倾听她的意见,卢夫人心里有了底,试探性的说道“不若移治于涪县,吾儿张鲁为使君镇守汉中,向来视使君为父,有吾儿从旁威慑,谅蜀中豪强也不敢轻视使君。”</p>

    对于想要压制蜀中豪强、防止被本地士人架空的刘焉来说,这是个很中肯的建议。在卢夫人看来也是如此,刘焉也无拒绝的理由,然而这一回,她却想错了,以往几乎对她百般顺从的刘焉在此刻十分固执“不入虎穴,不得虎子?”</p>

    刘焉引用了一句班超的名言之后,不容置疑的说道“若没老夫镇着,彼等恐会愈加骄纵,而况移治涪县,反倒会示弱于人,非我所愿也!”</p>

    卢夫人敏锐的从刘焉的话语中察觉出了关键,紧张的问道“使君莫非又要假他事,惩治豪强?”</p>

    “老夫身子不行了。”刘焉的语气突然软了下来,目光复杂的看着卢夫人,道“老夫膝下四子,有三子皆在长安,唯有刘瑁尚在身边,可他却资质驽钝……若老夫不趁还活着的时候,多为他铲除荆棘,以后如何放心托付与他?”</p>

    原来是为了刘瑁那个傻儿子,卢夫人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冷笑着,转念想到,若是刘焉在死前再狠狠得罪一次蜀中豪强,日后张鲁南下,行军会愈加顺遂。</p>

    想到这里,卢夫人也略作动容的点头说道“妇人浅陋无知,未料到使君谋虑深远,让使君笑话了。”</p>

    刘焉似乎说累了,不再理会卢夫人,只极其轻微的‘嗯’了一声,缓缓闭上了眼。那眼底掠过的一丝冷意被很好的掩饰过去,任卢夫人再是精通鬼道,也不知人心难测。</p>

    凭借着刘焉在蜀中的积威,将治所迁入都的决策很快就被各级官员执行贯彻了下去,不到短短几天,刘焉以及亲族、州府的核心官员便赶至都。于此最高兴的,莫过于是蜀郡的豪强,因为州治的迁移极大的提高了都乃至于蜀郡的政治地位,也增长了他们手中的权势。</p>

    至于刘焉会不会像当初杀王咸、李权等十余名豪强一样对待蜀郡豪强,蜀郡各家倒是没多少忧虑。毕竟刘焉都这么老了,听说还得了重病,再如何也得为自己儿子的前程考虑。</p>

    父死子继的州牧,光武中兴以来还从未听说过呢!</p>

    刘焉要想行此大不韪,将州牧的权力平稳过度给儿子,就必须要得到益州豪强的支持与认可。所以刘焉这次移治都,绝不是为了震慑宵小,而是主动向豪强们释放和解的信号、以谋求双方的利益交换与妥协。</p>

    就在刘焉准备拖起残躯,逐一召见各家名士的时候,终于得到机会出府的来敏,也在暗地里通过费氏、以及吴懿、吴匡两兄弟的牵线搭桥,与蜀中各家豪强密切往来。</p>

    兴汉室</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