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五十二章 汉化政策

第五十二章 汉化政策

    “是以先朝居之于荒服之间者,正欲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手机端https://”――――――――</p>

    朝廷这次收纳归附的匈奴部族,打算将其分为五部,散居于太原、西河等郡县,诸部之间互不统属。</p>

    以往朝廷与南匈奴之间,仅仅只是划地供其居住、朝贡赏赉往来、战时出兵的松散关系。这种宗藩关系根本做不到朝廷对南匈奴强有力的约束,以至于南匈奴在归附的这两百年间,根本没有被汉族同化,反而时常发生反叛。</p>

    对此,皇帝打算将归附的南匈奴部族进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全方位改造。</p>

    首先是军事结构,五部匈奴,每部以其贵族为都尉,负责统率一定数额的军兵,另外还要选派汉人为司马,从旁监督。五都尉直接听从护匈奴中郎将指挥,服从朝廷的一切军事行动,粮草、军需等待遇向地方郡国兵看齐。</p>

    将族中精壮士兵抽调从军,又以护匈奴中郎将、军司马严密控制。等到时机成熟后,或是调驻他处,或是将以部落为单位聚集的士兵打散重新编制,或是安插更多的汉人士兵混杂其中,都能彻底将这支军队掌握在朝廷手中。</p>

    这样既能削弱部族的实力,又能确保归附的部族再也无力生发动乱,还能使朝廷多一支骁勇的骑兵部队,可谓一举两得。</p>

    然后再是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在以右贤王去卑监国的前提下,将匈奴归附的各部族以户为单位,逐一由当地郡县登记造册、编户齐民,并设立如乡亭里等基层单位,基层官吏用人前期以匈奴人为主,一律享受汉族官吏同等俸禄。</p>

    “彼等既已归附,便当皆如我汉家制度,一体俱同,不可偏废。地方令、长理应视其如汉民,鼓励汉匈通婚,督劝匈奴务植农桑,并缴纳税赋。”皇帝淡淡说道“但凡归附部族,首领皆封侯伯、赐印绶、享俸禄,其家中年轻子弟,一应免试入太学读书,并量才施用、以能任官。”</p>

    削弱匈奴贵族对自家军队的指挥权,使匈奴几无反抗之力。用财货利诱、圈养匈奴贵族,将其高高挂起,并利用对基层组织的渗入,将下层普通匈奴人与上层匈奴贵族疏远、分开,彻底破坏匈奴内部的统治基础。最后用文化影响他们的生活生产习惯,鼓励通婚,用人口数量占优势的汉人‘同化’。</p>

    由以生产组织和军事组织相结合的畜牧业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加快了与汉族社会一体化的进程。</p>

    这就是皇帝对治理匈奴、乃至于今后治理任何一个归附异族的政策。</p>

    听完之后,荀攸默然良久,不由叹道“此法可胜百万强兵。”</p>

    刘虞也点头赞道“这才是堂堂正正之法,不需三十年,不仅边地安宁,并州也将再无匈奴之名。”</p>

    皇帝笑了笑,开口问道“此乃一孔之见,姑妄言之。能行与否,还要诸君拾遗补缺、不吝赐教。”</p>

    荀攸若有所思的说“彼等匈奴散漫蔽野,不听管束多年,朝廷甫一定下此等制度,恐怕不会有太多人归附。”</p>

    “所以才使去卑监其国。”说到此处,皇帝轻轻一拍大腿道“匈奴内部分为诸多部族,心怀不轨者有之,亲善朝廷者亦有之。而匈奴此前叛乱,亲善朝廷者在内斗中势力大减,是故这次只需去卑以他右贤王的身份去招徕,必能说其来归。”</p>

    “臣以为,匈奴未必甘心为我大汉臣民,是故这一体纳税一事,不如暂缓施行?以免引起彼等抗拒。”贾诩说道。</p>

    刘虞跟着补充道“还有编户齐民,匈奴部中奴隶众多,且都是彼等首领私产,若是尽皆编户,恐怕也会引起反对。”</p>

    底下这些人刚才夸他倒是毫不吝啬,这时候提起意见来倒是一个接着一个。</p>

    皇帝心中如此想,面上却不显,他看了下默不作声的刘和,问道“刘侍中可有什么话说?”</p>

    刘和刚才一直在旁观,什么话也没说,这时候他老老实实回道“臣未曾理过羌胡事务,也没有如荀君、贾公他们的才智,只能在一旁细听熟记,以求有所裨益而已。至于为陛下详陈方略,臣实在愚钝,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办法。”</p>

    皇帝轻轻一笑,对刘和说道“人各有所长,你这番话也不失为君子坦荡。你不在朝廷太久了,许多人都不甚了解,这些天可跟荀君一起,让荀君为你陈说这段时间的政务。”</p>

    荀攸、刘和两人答诺称是。</p>

    随后,皇帝这才直面刚才几人提出的问题“这次编户齐民,只将普通匈奴人编造户籍,匈奴部中的奴隶,暂且先不动他,但是得要他们各自呈报家中所拥有的奴隶数目,好便于统计。”</p>

    说道‘统计’两个字,皇帝有意看了贾诩一眼,贾诩会意似得轻轻点了点头。</p>

    荀攸默然不语,心里大致能猜出皇帝的用意,这些匈奴部族归附朝廷只是一时权宜之计,朝廷眼下对他们推行的措施何尝不也是一时权宜?让贾诩手下的平准监将匈奴部落上至平民下至奴隶的数量、甚至是具体的战力等情况统计清楚,对于今后进行下一步的改制、或是防备征伐都是极为有用的信息。</p>

    正在荀攸思索着的工夫,皇帝说道“以往匈奴部族皆要入朝贡献,如今自打他们重新归附开始,便免去贡献一事,将贡献改为税赋。至于税额,起初还是不需与汉民等同,此事可以由中台等人斟酌一二,总之可以少,但不可无。为了鼓励匈奴转业农桑,改游牧旧习,地方郡县官员当予以支持,或是减免税赋、或是发给钱粮皆可。”</p>

    皇帝为了彻底转变匈奴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所提出的同化政策或许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在荀攸、贾诩、刘虞等当代最聪明的一类人的查漏补缺之下,很快便形成了一个完善的计划。</p>

    这个计划分成了几个步骤,一开始只是要求简单编户、改贡献为纳税、选派族中精壮参军供朝廷驱使等等,待过了几年,局势出现了变化,或是匈奴内部分化之后,再推行改姓易服、说汉话习汉字、倡导伦理风俗,从文化与精神上彻底消灭匈奴的民族特征。</p>

    这是阳谋。</p>

    兴汉室</p>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