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汉奸的毒计

  昏君!昏君!昏君!

  洪大汉奸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喃喃自语,掀了你鸟位……

  皇太极和范汉奸对视一眼,成了,此人已经归心。

  皇太极大声喊道,“来人,快传太医”

  多好的主子啊!

  洪汉奸抹去嘴边的残血,感激涕零,

  “多谢主子关心,奴才没事,这口淤血吐了出来,心里畅快了很多”

  那就好,皇太极问起明国之事,洪汉奸表示,他要回去仔细思考一番。

  朝廷重臣果然老成持重,皇太极吩咐范汉奸把一些文件资料交给他,派人送他回去。

  带着满腔的恨意,洪汉奸熬了个通宵,第二天就求见皇太极。

  “不知主子就此满足,还是意在天下?”

  跟我玩这一套?皇太极大声笑道,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吹牛又不犯法,野心是一点点膨胀的。

  现在皇太极控制了草原和朝鲜,又打败了明朝的精锐之师,确实有进一步的想法。

  场面话说过之后,洪汉奸指着最开始的情报,

  “彼时明国国库空虚,兵马全无,因此实行休养生息,以守为主,也是无奈之举”

  又指着范三拔的述词,

  “但是,现在崇祯抄了晋商,得了几千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可以练出多少兵马?”

  皇太极也眼馋这笔银子,但是说到明军,你那十几万不也被我打败了?

  “暂时不足为虑”

  明军战力洪汉奸也不好意思多谈,重要的是下面,

  “深挖洞,筑高墙,藏人,藏粮食,加上那笔银子,休养生息五年”

  “明国人口,财富,土地百倍于我大清,五年之后……”

  言下之意洪汉奸没有多说。

  这些东西皇太极早就看过,所以赶紧召集兵马,准备入关再抢一把。

  但你一大早求见我,就为这几句废话?皇太极说道,

  “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关键在于人口和粮食……”

  云里雾里不说重点,皇太极心说,在抢了,在抢了,准备去抢了。

  看到主子有点不耐烦,洪汉奸在山川形胜图上,沿长城到山海关画了一条线,

  “我大清以往都是外线作战,奴才的意思是,到明国内部去打”

  “将明国的人口和财富就地转化为我大清的”

  内线作战?想的到美,皇太极心说。

  “我大清前三次入关,明军在野战中一战即溃,如今更无经制之师”

  “主子英明神武,早就开了科举,培养人才,崇祯失德,民怨沸腾,只要占据了一片地盘,派出汉官前去治理,一定能站稳脚跟”

  咦,这个就有点新意了。

  皇太极开始郑重的考虑了起来,想了半天,问道,

  “明人不会反对我大清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大清免税,轻徭役,必得民心”

  “退一步说,开始我大清也可以不直接出面,打出农民军的旗号即可”

  这可是天才般的想法,皇太极兴奋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早想到?

  什么李自成张献忠,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我大清就该直接控制一股农民军。

  农民军就是我大清,我大清就是农民军!

  “快细细说来!”

  “主子,奴才有上上,上,中三策”

  不愧是大明重臣,根本不屑于出下策。

  皇太极想了一下,还是从中策开始听吧,逐步享受惊讶的快感。

  “中策就是派出精兵强将潜入陕地或者山西,发动民众,建立根据之地”

  这个方案优点是西北民风彪悍,不愁兵员,缺点是土地贫瘠,粮食不足。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皇太极心想,怪不得是下策。

  难道上面两策不担心粮食?皇太极赶紧问上策。

  “关于前两策,还请主子先看一篇奴才的拙作”

  皇太极接过来一看,《制渤海权论》

  文章不长,皇太极匆匆看完,就明白了上策,

  近的来说,偷偷用船把兵马运到山东去,扯旗造反,切断大运河,饿死崇祯这个王八蛋。

  远的来说,建立一支大清水师,控制住渤海。

  说起水师,皇太极叹了口气,吃了明军水师多少亏啊。

  诱惑很大,代价也很大。

  说到上上策,洪汉奸眼中流露出一丝疯狂,既然能偷偷运到山东,那干脆玩大一点,直接运到江南。

  江南鱼米之乡,军备孱弱,当年几百倭寇就能横行州县,哪怕只要一千人马,就能掀起惊涛骇浪,顺带切断大运河,饿死崇祯这个王八蛋。

  看来对崇祯怨恨很深啊!

  要是有水师的话,的确是神来之笔,皇太极问道,“船呢?哪有船?”

  渡海登陆是洪大汉奸的得意之作,怎能不思虑周祥,当即根据出动人马的多少,提出了一借二买三造的对策。

  不管怎么样,趁人病,要人命。

  皇太极打定了主意要入关抢一把,同时对派人假冒农民军和切断大运河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至于水师,还要进一步考虑,皇太极拿着《制渤海权论》,准备晚上仔细多看几遍。

  高!实在是高!

  控制了渤海,就绕过了山海关,控制住大运河,就控制了京城命脉,未尝不可重演宋辽旧事。

  一定要建立大清水师,抱着这样的念头皇太极沉沉睡去。

  “帝国疆域能有多大,取决于最远的县将信息送到京城的时间”

  这天张伟明和朱慈烺聊起了将有线电报架到山海关的事,

  “掌握了电报,就掌握了最大的权力,这个就叫制电权”

  “进来!”有人敲门。

  “报告,全部到齐了!”

  参谋们正在制定宁远撤退计划,张伟明看到撤退,就想到吴三桂的逃跑,

  有些话不吐不快,就把军官们召集起来,讲讲这个问题,看書喇

  “撤退,绝对不是逃跑!”

  开门见山,张伟明敲了敲黑板,着重强调,

  “撤退是所有军事行动中,最考验人心的,一定要精心组织,严守纪律”

  “下面讲几个问题,第一,能不能撤?”

  张伟明激动的说,“弟兄们,身为一名军人,有些时候,是死也不能撤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2.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当藩王
  3. [历史军事]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4. [历史军事] 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
  5. [历史军事] 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
  6. [历史军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7. [历史军事]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8. [历史军事]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9. [历史军事] 1850再造中华
  10. [历史军事] 帝国大反贼
  11. [历史军事] 大秦:捡到少年的秦始皇陛下
  12. [历史军事]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13. [历史军事]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14. [历史军事] 带着AI去穿越
  15.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16. [历史军事]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17. [历史军事] 肤施梦记
  18. [历史军事] 易学大师风云录
  19. [历史军事]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20.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1.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22.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23.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4.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