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金光闪闪缓缓掉在崇祯面前> 第39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第39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崇祯还在疑惑的问为什么,周遇吉却是听得满头大汗,最里面的一层衣服都湿透了。

  周遇吉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了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

  这种情况,要么就是有人在中间通风报信,要么就是内部出了奸细,还有最可怕的就是,内部出了奸细,外面还有人通风报信。

  崇祯忽然啊的一声,“朕想到了!”

  张伟明眉头一挑,崇祯你可以啊,这么快就想到原因了。

  “他们之间有对讲机!”

  一直在旁边安安静静观政的朱慈烺突然叫了出来!

  周遇吉一头雾水,摆明了建虏和反贼有什么联系,这个对讲鸡是个什么鸡?太子殿下在说什么胡话?

  崇祯啪的一下拍了下桌子,

  “太子休得胡言,千里之遥,怎么可能?朕想明白了,一定是有人通风报信!”

  吆吆吆?

  张伟明顿时对崇祯是刮目相看啊,可以啊,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是谁?朕一定要杀了他们”

  崇祯怒不可遏,原来是有内奸,无比期待的眼神看着张伟明。

  “一群不顾国家民族,唯利是图的商人而已”

  说起来,张伟明对于明末的晋商八大家毫无好感,狗汉奸,卖国贼,后世还有人帮他们洗地,我呸!

  “是哪些人?先生快点告诉朕,朕派周爱卿去把他们全抓起来”

  周遇吉胸膛一挺,保证完成任务!心里就纳闷了,好像这张先生早就已经知道的样子,难不成他也是奸细?弃暗投明了?

  “陛下莫急,不要打草惊蛇”

  “什么?后面还有大的?”

  “陛下,对于这些狗汉奸来讲,通风报信值几个银子,顺手的事情,大头还在贸易上面”

  “贸易?”

  “不错,贸易,陛下请想,大明这些年天灾不断,粮食绝收,建虏地处更北,更加寒冷,他们的粮食哪儿来的?”

  “还有,他们的武器铠甲弓箭药子哪儿来的?建虏的钢铁产量比大明更高吗?”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怎么运过去的?多少人牵连其中?这一切都要打探清楚,不可轻举妄动”

  这一番话里蕴含的大量信息,让崇祯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苦涩的问道,

  “难道朝中全是奸细?”

  朕还是把你们想的太好了,原以为你们只是打不过投降而已,没想到早就当了汉奸。

  你这个急性子又钻了牛角尖吗?张伟明连忙安慰说,

  “那倒不至于,最多只是一些边关将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中下官层员牵涉其中而已”

  这难道还不够严重吗?先生你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肯告诉朕,崇祯心中一瞬间有点怨言,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那现在该怎么办?”

  张伟明故作惊讶的说道,“陛下不是胸有成竹,早就安排好吗?”

  什么?崇祯一脸懵逼,先生你跟太子一样,说什么胡话?

  朱慈烺:我没有,别瞎说。

  “陛下昨天召见李若琏,准备整顿锦衣卫,今天召见周将军,就是等待锦衣卫查清楚一切,然后会同勇卫营,以雷霆万钧之力,将这些卖国贼一网打尽!”

  啊?……真的是这样吗?

  崇祯眨眨眼,恍然大悟,“对对对,朕就是这么想的”

  在旁边的周遇吉大开眼界,二位睁着眼睛说瞎话,佩服佩服!当即上前一步,

  “陛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卑职一定将他们绳之以法,绝不放过一人”

  “好,好,事不宜迟,先生,现在就去锦衣卫,尽快把这个情报司给定下来!”

  “陛下这件事情最关键的是要保密,一旦有半点风声透露出去,势必不能人赃并获,所以表面上要一切如常,暗地里调查”

  “还是按照原计划,下午再去吧”

  崇祯一想,自己也确实操之过急了,都这么多年了,不在乎这一时三刻,时至中午,先用膳吧。

  “周将军,留下来一起吃饭吧”张伟明不拿自己当外人,热情的邀请道。

  啊?这可是御膳,没有陛下的旨意,周遇吉怎么敢?连声说“不敢不敢”

  崇祯看到张伟明已经这样说了,给先生一个面子,

  “行,周爱卿,留下来陪先生吃饭吧”

  周遇吉第一次吃御膳,开始还有点小激动,后来恨不得快点吃完,因为张伟明吃饭不守规矩,老是跟他说话。

  崇祯和太子却见怪不怪,周遇吉如坐针毡,好不容易熬到吃完,这才长舒一口气,我太难了。

  下午崇祯带着朱慈烺和张伟明视察锦衣卫,周遇吉奉命回营挑选可靠人手去了,走不到两个街口,大队人马停了下来。

  “前面发生何事?”

  很快消息报来,原来顺天府按照防疫要求,在重要的路口都设置了关卡,严查咳嗽发热之人。

  自己下的命令,喊着泪也要遵守,尽管没人要求,张伟明还是建议排查一下,幸好随行人员都很健康。

  张伟明一路上看到不少墙上都用石灰刷了防疫标语,不禁感叹,这形式主义啊,自古以来都一样。

  锦衣卫衙门附近戒备森严,指挥使路养性带着两位同知十几个千户早已等候多时。

  一顿繁文缛节之际,路养性悄悄地注意到了张伟明朝李若琏使了个眼色。

  哼!

  想要这军情司,过了我这一关再说。

  崇祯急的很,很快自千户以上数十人坐好了位置,等待开会,百户以下没资格。

  “”啪”的一声,崇祯上来就一拍椅子,把松锦决战失败的责任扣在了锦衣卫没有及时汇报军情上。

  路养性虽然知道这是个由头,但也只好出来磕头认错,连称死罪。

  “所以,朕决定,在锦衣卫成立一个军情司,专司刺探军情一事,具体事宜,请张先生为诸位讲一下”

  张伟明站了出来,没有掌声,李若琏这个托不合格啊。

  虽然说成立这个军情司的动机不纯,但这个机构本身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开场白之后,张伟明详细的解说了军情司的任务,机构,经费,待遇等等。

  任务方面,要求很具体,建虏的高层有哪些人,关系如何,领兵大将都有谁,性格怎么样,勇将还是智将等等,全部要打探清楚。

  不要说路养性这些人,连崇祯也反问自己,打了几十年了,好像还真的不了解。

  在简短说过机构组成之后,张伟明着重讲了经费和待遇。

  经费方面,除了陛下拨银子之外,为掩护身份,军情司可以组建商会,从事贸易,所得利润除部分上交陛下之外,其余自行分配。

  听到这里,包括路养性,那帮千户们的心全部火热起来。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5.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7.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8.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9.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0.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1.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2.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3.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4.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