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454章 小三元

第454章 小三元

  就在薛蟠在风月宝镜中闭关突破真仙的时候。

  薛家还有一件大事发生。

  那就是薛宁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之后,准备下场科举了。

  其实以薛家的家世,根本就不必走这一条路。

  不说薛蟠身上的爵位,便是薛宁现在也是有爵位在身,而且是顶级爵位。

  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个直接入朝,而且还是能参加朝会的大员。

  这也是原来贾母说的,我们这样的人家,很不必和那些泥腿子争夺。

  贾政当年进入朝堂,就是贾代善为他要的官儿,而且一入门便是五品。

  要知道,便是状元郎一开始也不过是六品。

  可想而知,勋贵的优势有多大。

  当初,科举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其实就是要别开一路,为其他寒门弟子争取一线生机。

  毕竟,他们可没有父辈的蒙荫。

  只是,发展到现在,科举已经成了堂皇大道。

  若是不走科举而进入朝堂,会被整个朝堂排斥。

  到底,如今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

  所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用在这里也是一样,不是科举进入,天然就被排斥。

  贾政进入工部,成为五品官员二十多年,却一直原地踏步。

  除了他自己的原因之外,也有整个朝堂的排斥和压制。

  别说他这种靠着祖辈要的官儿,就算是贾敬这种自己考的又如何?

  还不是被逼得在朝堂上立不了足?

  因此,薛宁此刻参加科举,看起来似乎很是费力不讨好。

  不过,他还是来了。

  一方面是因为对自己多年勤学苦练一个交代。

  再一个,也是堂堂正正的击败其他人,这样对他之后要进行的事情大有裨益。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有薛蟠镇场子。

  其他人就算是看不惯,也根本不敢施展其他小手段,最多冷暴力。

  但是这点小事,经历了和薛蟠游历天下的薛宁,完全不被看在眼中。

  因为相比之后薛蟠交代他要做的事情,这些都无足道哉。

  ......

  科举,分为六关。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当然,最后一关只是定名次。

  第一步便是县试,过了县试,才算是有了考取功名的资格。

  然后便是府试,过了这一关,便是童生,所以也叫童子试。

  不过,别看叫做童子试,就真的认为这是小孩子的考试。

  当然,放在现代,可能是这样。

  因为古代文盲率较高,赶上动荡年代的话,全国百姓文盲率可能要超过百分之九十。而童试的存在意义,就是要先刷掉那些文盲,表明你有基本的文化水平。

  但是即便如此,童子试难度也不低。

  别以为古代考八股文,只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就可以了。

  别说之后的秀才,举人,单单是童子试,就不是那么容易过的。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似乎五十岁考取进士就是年轻的。

  但是有的人,快五十岁了,才考取童子功名。

  此人不是旁人,就是清朝有名的曾国藩的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参加了十七次考试,才过了童子考试。

  虽然这有些特殊,但是也可以想见,并不是简单的背一背书籍就可以过关的。

  不过,科举对其他人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薛宁而言,却完全不是问题。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他本身天资强悍,作为一个天生异象,又有薛蟠血脉的人,天资怎么可能差了。

  再一个,自然便是后天培养,有薛家的条件,只要不溺爱,好好培养,怎么可能差了。

  都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越是富贵的人家,其实越是能够培养出人才。

  这也是以前世家一度垄断人才的原因。

  薛宁有上官渊,王子腾教导,这种机会,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

  再加上,他本身还勤学苦练,那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本来就比你聪明,还比你有更好天赋,关键是还比你努力,这种人,活着简直是其他人的梦魇。

  好在薛宁是请的一对一私教,而不是进入学堂,书院,不然,恐怕会成为公敌。

  以薛宁的学识,便是进士也不是问题。

  但是真的到了要考试的时候,薛姨妈等人依然十分紧张。

  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薛蟠科举的时候。场面几乎如出一辙。

  只是当年只有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人,现在可是多了水清,多了上官家,王家,梅家,薛蝌等等。

  其实若是之前,薛宁还有些问题。

  毕竟,他从小到大都是锦衣玉食,没有吃过什么苦头。

  县试虽然不是后面的会试,要在考场待十天左右。

  但是那里的环境可想而知,可不是现代这种窗明几净。

  古代信奉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所以,考场几乎都不修理,破的破,脏的脏,漏雨,蛇虫什么的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要是如同薛蟠之前一样,分到臭号,那结果,几乎直接就判了你的死刑。

  好在,薛宁跟着薛蟠在天下走了大半年,吃了不少苦,这些情况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在众人紧张的准备中,时间一天天地向前,县试终于要开始了。

  就如同当初薛蟠娶亲,或者薛宝钗出嫁一样,整夜,薛家都是灯火通明。

  也就是薛宁小大人,自己不紧张,心态也好,不然,被薛姨妈她们这么一搞,心态很容易就会失衡。

  等薛宁被送到考场之后,整个薛家才彻底安静下来。

  不过,紧张气氛依然不减。

  果然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担忧了这里,又放不下那里。

  好在薛宁并没有让她们失望。

  虽然在薛姨妈她们眼中,是度日如年。

  但是县试也就大半天的功夫,睡一觉就过去了。

  等薛宁回到家中,上官渊等人,也都济济一堂。

  薛宁将今天考试的东西默写了下来,上官渊一看,直接给了一个准儿信。

  “妥了!”

  他虽然不是考官,但是听了这话,薛姨妈等人统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以薛家的能耐,只要薛宁自己没有问题,其他人可不管耍什么花招。不然一旦闹起来了,后果不堪设想。

  之后的事情,也就风平浪静了。

  薛宁直接一路破关斩将,县试府试院试三连中,直接拿下了小三元。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