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355章 烽火连天

第355章 烽火连天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京城这边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

  但是行事对朝廷却是一点都不友好。

  一方面,自然是他们阵前射杀百姓的举动。

  虽然大家都理解他们,知道一旦让这些人填充了护城河,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但是理解归理解,看到第一天胡人没有死几个,边关百姓倒是血流成河。

  而这还只是他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又不知道有多少。

  以前在边关,地广人稀,朝廷遮掩,消息没有泄露,或者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就罢了。

  现在,眼睁睁的看着边关百姓如此惨样,自然是让人不得不心生同情。

  尤其是对于边关百姓而言。

  他们之所以落到现在这个局面,完全便是因为朝廷的无能。

  前后两次攻破关隘,之前一次,还可以理解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而且,后来有王子腾等人死死的将胡人拦下。

  但是后面这一次就无论如何不能让人接受了。

  王子腾好好地边关总督被直接换下,虽然朝廷解释说是王子腾自己不干了。

  但是百姓也有自己的理解,谁不知道功高震主,谁不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王子腾肯定是察觉到了皇帝的不怀好意,所以,选择自动退去。

  然而,即便是这样,皇帝都没有放过他。

  不只是没有放过他,居然还要牵连无辜的薛国公。

  居然污蔑胡人南下是他们两人勾结,造反。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朝廷是指望不上了,边关剩下侥幸逃过一劫的百姓终于被激发出了求生意志。

  天助自助者!

  朝廷既然靠不了,那就只能靠自己。

  于是起义军在边关如同星火燎原一样,一夜之间,就席卷了整个北方。

  他们是同乡,又有着相同的遭遇,还有仇恨,完全不比那什么人生四大铁来得差。看書溂

  虽然他们只是普通百姓,但是边关的百姓,自然彪悍不少,而且,能够从几次劫难之中,死里逃生的人,基本上都是青壮年。

  虽然一开始他们没有什么武器,但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胡人都知道从朝廷哪里缴获,他们自然也有样学样。

  对于朝廷的仇恨,他们可丝毫不比胡人来得小。

  胡人虽然攻破了边关,直捣黄龙。

  但是显然不可能将北方所有城池都捣毁了。

  而这些剩下的都是起义军的目标。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攻城武器,甚至只有一些扁担锄头,甚至是菜刀木棍。

  他们就直接诈取城池,里应外合。

  刚开始的时候朝廷这些城池显然对他们没有防备。

  所以被他们轻易得手,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起义军已经武装了起来。

  虽然还是比不上胡人和朝廷。

  但是却肉眼可见的壮大了起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继胡人之后,起义军也将北方扫荡了一番。

  不过,相比胡人,起义军现在自然是正义的使者。

  开仓放粮,演练军队。

  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找胡人报仇。更别说什么去救驾了。

  他们不跟着胡人一起将京城攻破,将那些无能的官老爷拉出来斩杀了就算是好的了。

  起义军中到底还是有明眼人,知道起义军现在看起来虽然生机勃勃,但是短板也是十分明显的。

  所以,他们要做的便是先强大自己,等待时机,然后给胡人,给朝廷致命一击。

  如果说北方的变故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那么南方的变故就彻底让朝廷慌了。

  之前不是说了吗?

  在知道胡人南下的时候,九皇子和内阁众人商量了解决办法。

  其中一个,就是向南方的道府下旨,让他们派遣军队,进京救驾。

  可惜去传旨的人却如同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左等右等,半个人影子也没有看到。

  一时间,整个京城似乎成了一座孤城。

  显然,不只是北方出现了变故,南方也是一样。

  只是相比北方那种被逼得走投无路,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揭竿而起。

  南方的情况显然是有些不一样的。

  这显然是有人看到机会,想要浑水摸鱼。

  胡人南下,圣旨到来,他们倒是积极地准备了。

  但是,却一点都没有派去救驾的意思,完全是拥兵自重。

  当然,如今天下虽然看着乱了起来,但是到底还没有完全乱起来。

  大家也担心为王先躯,所以都还收敛着。

  不敢明面上反抗朝廷,免得成为标靶,被人针对。

  到时候,恐怕很是有人愿意打着朝廷的名号,清缴逆臣。

  所以,他们也找了一个借口,镇压起义军。

  是的,不只是北方,南方也出现了起义军。

  之前高产良种还没有出现之前,南方便出现过一次暴动。

  不过那一次暴动不过是书生意气,这一次可就真的是武装力量了。

  为首的赫然便是之前被朝廷针对,抄家灭族,然后侥幸逃过一劫的那些人。

  比如甄家,贾家等等。

  是的,贾家居然又活跃了起来。

  不得不说,真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只不过,这一次,到底是不是他们自愿的就不知道了。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人家要的只是一个名义。

  而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个好的生活,一个复仇。

  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一时间,烽火连天,席卷了整个天下。

  除了少数地区,居然没有一个平静的地方。

  一下子似乎就给人一种乱世到来的感觉。

  好在,现在都还比较克制。

  大家都在等,等胡人攻破京城,或者等第一个跳出来的人。

  虽然如此,但是京城朝廷,显然一下子就坐蜡了。

  他们显然也没有料到形势居然变化如此之快,而且急转直下,对他们如此不友好。

  唯一让他们感到庆幸的便是,京城还有十万大军,粮草武器还充沛。

  不然,大家恐怕就要想着该跑路了。

  不过,有的人也开始私下里谋划着后路了。

  人心思动,京城中本来因为坚壁清野,收了很多人,之前就出现了不少骚动,现在更是暗流涌动。

  要是他们再暴动一下,那京城就算是防御力再强,但是也怕祸起萧墙破金汤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