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246章 逼到墙角

第246章 逼到墙角

  “哎,你说那些户部借款的人,到底是用在了皇帝老子身上,还是用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这还用说吗?肯定是用在了皇帝身上啊。”

  “是啊,听说太上皇七下江南,甄家接驾了六次,每次耗费都是天文数字,要不是向户部借款,甄家恐怕早就空了,哪里还会被抄出那么多好东西。”

  “可是,借钱的人这么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用在了皇帝身上啊。”

  “这倒是,接驾这种事情也就算了,其他的什么修建宫殿,大兴土木,贺寿什么的我看统统都是借口。”

  “不错,如果皇帝要大兴土木,户部不同意,借款之事显然就是子虚乌有,如果同意,同样也不必多此一举。”

  “而且,不说用在皇帝身上这事到底是真是假,即便是真的,皇帝也不可能没有表示,就如同那甄家,若不是皇帝在背后支持,短短几十年如何能够富可敌国?”

  “我看啊,这借钱用在皇帝身上,就算是真的,恐怕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更多的恐怕还是用在他们自己身上了。”

  “嘿嘿,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做官来钱大家都是知道的,不想,他们不只是搜刮民脂民膏,居然还能从户部借款,这可真是官字两张口,上下通吃啊。”

  ......

  就在勋贵针对皇帝放出户部借款名单,将矛头直指皇室的时候。

  当今也利用水军,重新将事情搅浑,不说直接破除谣言,至少也让矛头重新对准了借款之人。

  同时,他还直接加快了步骤,让人带头还钱,免得再一次节外生枝。

  于是,不久之后,又一件事情轰动了整个京城。

  哒哒哒!!

  随着一阵阵马蹄声响起,哗啦啦的铠甲刀兵激越。

  但见得,一队队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衙役,甚至京营的兵马都出动了。

  迅速的把控起了京城之中主要的大街小巷。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又有人叛乱,京城之中再一次出现了兵祸。

  吓得已经有些惊弓之鸟的京城百姓一个个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藏到了家中。

  不过,这一次,他们显然是猜错了。

  五城兵马司等等兵马的出动,并不是叛乱,也不是镇压。

  不过是为了防范于未然罢了。

  委实是,财帛动人心啊!

  因为就在京城之中,皇帝和勋贵水军斗法的时候。

  便见得文臣这边,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带着自己家的护卫,押送着一辆辆马车,朝着户部浩浩荡荡的赶了过来。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他们押送的是什么。

  但是很快,随着一箱箱黄金白银在户部大门口暴露,瞬间闪瞎了围观人的眼睛。

  同时,这些文人也有话说,

  什么如此国难当头,身为朝廷的一员,他们自然要合舟共济。

  虽然之前大地动,让他们伤筋动骨,但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更何况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欠了国库的银子,自然有还的一天!

  早还晚还,早晚得还。

  因此,哪怕他们勒紧裤腰带,也要还款,从而支援边关战事。

  不然,一旦让胡人打到了京城,那么所有人都要跟着遭殃。

  好家伙,文人的笔果然了得,一个个的说得是大义凛然。

  似乎现在让他们捐躯赴国难,他们也能视死忽如归一样。

  只是,也不知道是谁之前视而不见,合同流合。

  不过,显然,这个时候,其他人都忘记了,或者选择性的忽视了这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不管他们之前如何,论迹不论心,现在,这些人能够还款,在旁人看来,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都是极好的。

  一时间,文人的名气瞬间飙升。

  看得勋贵一方的人马是恨得牙痒痒。

  毫无疑问,文人这一手,彻底让勋贵一方麻爪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之前大家都不还,还没有什么。

  现在文人还了,勋贵还无动于衷,这对比之下,就一目了然了。

  “该死,该死,这些穷酸都该死。”

  勋贵一方的众人,都是无能狂怒。

  以前他们还可以想着法不责众。

  现在,内部出现了裂痕,被拉拢了一方,那么剩下一方就该被打压了。

  如果勋贵还在全盛的时候,也就罢了。

  如果忠顺王等人还在,他们也还有另外的选择。

  然而现在,他们似乎除了还款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不还款,甄家恐怕就是前车之鉴了。

  至于说清君侧?

  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个能耐,关键是经历了忠顺王的事情之后,他们现在连胆子也没有了。

  开国时候,从沙场腥风血雨之中走来的勋贵的脊梁骨,经过几十上百年的蹉跎,已经彻底被打断了。

  只是,还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毕竟,勋贵的没落是方方面面的,不只是人才,还有钱财。

  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依然奢侈无度,但是很多都是在打肿脸充胖子,就如同贾家一样寅吃卯粮。

  别说让他们一下子拿出几十,上百万两银子,就算是几万两,恐怕也足够掏空他们的家底了。

  当然,这是说的现钱。

  要是真的用古董字画,店铺田地来充数,倒也是可以。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几辈子积累下来的,要是拿出去,就有些数典忘祖了。

  而且,就算是他们不在乎这个,反正,大部分借款,都是他们老祖宗借下的。

  现在用这些来抵债,也相当于他们还钱。

  关键是,一下子出手这么多东西,本来价值连城的东西,会被压价到吐血。

  尤其是之前皇帝已经搞了一波的情况下。

  这些东西的价格就更低了。

  皇帝的便宜,其他人还不好占,免得被钓鱼执法。

  但是这些人的便宜其他人可就不会在乎了。

  可惜,现在他们除了这个办法,似乎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了。

  随着文人还款,皇帝顿时发出了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的感慨,觉得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对文人是大加赞赏。

  与此同时,对于勋贵一方,皇帝就没有这么好脾气了,直接呵斥,甚至下明旨,要他们限期还款,不然,勿谓言之不预。

  这一下,勋贵是彻底被逼到了墙角,没有了退路。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古董字画,店铺田地泛滥成灾。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