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236章 僵持

第236章 僵持

  有了王子腾的出手,边关的事情倒是勉强维系了下来。

  倒不是说王子腾天纵奇才,很快的就打开了局面。

  而是因为王子腾有自知之明,有战斗经验。

  他知道,在和胡人交战之中,中原之人,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胡人是游牧民族,最擅骑马射箭,所以野战能力相当强悍。

  而中原之人已经习惯了农耕生活,平时无大事,也较为和平,信奉儒家,讲究恭顺,所以,不管是从意志,还是战斗意识等等方面,除了少数几个朝代。

  比如汉朝,一汉当五胡,唐朝的陌刀队等等。

  其他的时代,军队,最好还是以守代攻。

  不然,很容易就会失败。

  不是什么人都能如同冠军侯一样,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封狼居胥的。

  王子腾自然没有霍去病,李药师的能力,他能做的就是稳扎稳打。

  配合原来的边关将领,以及构建的防线,牢牢地将胡人拦截在外。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此,当今自然是有些不满意的。

  若是可以,他自然是想要反败为胜,将胡人彻底赶走。

  好在,当今也并不是那种肉食者鄙,什么都不知道,就瞎指挥的人。

  他也知道胡人不好搞,尤其是这一次,胡人南下牧马,几十万军队横扫一片,堪称倾巢而出。

  要不是他们不擅长攻城,恐怕整个边境已经完全陷落,此刻,已经兵临紫禁城下了。

  王子腾等人虽然没有什么亮眼的作为,但是稳住了阵线,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只要不一触即溃,他相信,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属于中原的。

  毕竟,作战,可不只是看双方兵力,战斗力,还有后勤保障能力。

  前者决定的是一场战斗的结束时间,后者决定的是一场战斗的持续时间。

  如果前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起到势如破竹的效果,那么后者就成了关键了。

  现在的情况显然是,胡人并没有彻底攻破中原的防线,被死死的拦截在外。

  虽然防御起来,其实也并不轻松。

  每天死亡的人,比比皆是。

  因为胡人虽然不至于说,不要命的攻击,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他们其实也相当于是背水一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白灾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除了吸血中原,已经别无他法。

  如果不能靠着劫掠中原,返回草原只有死路一条。

  既然如此,那么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也是死,如何选择,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后退一步,面对铺天盖地的白灾,天威浩荡,人力有时尽。

  而前进一步,面对的却是同样的人,虽然有金汤之固,却未必不能攻破。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不能攻破。

  对胡人而言,也有几个好处。

  首先,保持对中原朝廷的压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攻破了。

  在一点,虽然攻城的伤亡比守城的伤亡还要大。

  但是这未必不是一个精兵简政的绝佳手段。

  胡人之所以南下,除了天灾难敌之外,还有一点,便是缺少粮食。

  虽然,他们最开始靠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边关很多城池,搜刮了不少粮食。

  但是几十万人马每天消耗的粮草可想而知。

  如果能够以战养战,每战必胜,每有收获,那也就罢了。

  但是现在他们被挡在这里,坐吃山空,很快就会出现粮食危机。

  毕竟,他们不说必须攻破中原防线,至少,在白灾结束之前,他们是不会撤兵的。

  如此,人越多,消耗的粮草就越多。

  所以,胡人的头领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每天保持强力的攻击,死伤只要不超过界限,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好事。

  虽然损失了兵力,但是也消耗了对方兵力,同时,也减少了粮草的消耗。

  如此,战况自然一下子就僵持了下来,但是情况对于中原朝廷而言,却是明显好转了起来。

  正所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胡人只要不能一下子就攻破防线城池,中原的人,只要不掉以轻心,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面对胡人,中原其实一直都是进取不足,防守有余的。

  而且,一直这么持续下去,等胡人人困马乏的时候,说不得,他们还能来一波反攻。

  到时候,就算是不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但是将胡人赶出去,却是没有多少问题。

  不过,这显然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办到的了。

  至少,等胡人粮草消耗得七七八八,等草原白灾过去之前,这一场大战,是不可能这么快结束的。

  如此,北方边关的战事似乎一下子就平缓了下来。

  京城之中,本来先前因为边关告急,而人心惶惶的局面瞬间得到了改善。

  现在,大家茶余饭后,也不再来去匆匆,考虑着什么时候胡人打来。

  大家重新将生活的注意力转移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上。

  不过,这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对于上流社会,虽然边关的战事一下进入到了僵持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问题了。

  首先一点,还是粮草的问题。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不管什么时代,战争都是十分消耗底蕴的事情。

  不然怎么说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国力呢?

  先前,要不是皇帝抄了甄家,有了这一笔收获,根本就拿不出足够的粮草。

  而如果没有这一笔强力支援,恐怕根本等不到战略僵持,在胡人前赴后继的攻击之下,北方防线,恐怕早就被攻破了。

  现在即便是进入了战略僵持,但是消耗的粮草依然不小。

  而且,要不是朝廷这边源源不断的资源,被胡人每天不要命的冲锋,恐怕也坚持不下去了。

  只是,甄家固然富可敌国,但是他们的财富,一半以上,其实还是底蕴和固有财产。

  比如古董字画,商铺田地等等。

  这些东西,短时间根本就不可能转化成粮草。

  所以,抄了甄家填补了国库和皇帝私库的钱财,本来稍微有些充裕了,此刻,又是肉眼可见的干瘪了起来。

  而且,眼看着这一场大战短时间内不可能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所以,甄家的这一笔意外之财根本就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