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230章 边关告急

第230章 边关告急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今年对于朝廷而言,真的是风雨飘摇的一年。

  最开始因为太上皇病重,之后闹出了忠顺王造反之事。

  虽然最后以当今完胜而告终,但是紧接着又发生了大地动,以至于整个京城都被波及。

  上官渊这个首辅都不得不因此从位置上提前退下来,为当今背锅。

  还有那些赈灾的银子。

  要不是皇帝之前从忠顺王府等地方抄来了一笔不菲的银子,恐怕都只有剑走偏锋了。

  到时候,恐怕事情就不好说了。

  毕竟,不管是之前太上皇的事情,还是之后的地动,虽然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让当今全身而退,并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隐患,相反,这个隐患还不小。

  所谓是,可一可二,但是事不过三。

  不然,皇帝之前本来想要让上官渊,王子腾收缴户部欠款,最后却紧急叫停了呢?

  要知道,之前地动的时候,为了赈灾,皇帝的私库已经被消耗一空了,整个皇宫都缩衣节食。

  不过,这一次地动波及了整个京城,所有人都没有逃掉,大家都受到了灾难。

  要是这个时候皇帝还不管不顾的要大家还款。

  对于大家大户,其实他们勒紧裤腰带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没落的破落户,或者小门小户,恐怕就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再加上这笔钱,大家本来就不想还。

  如果皇帝这个时候,还一如既往的强硬。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忠顺王造反,而是集体造反,换一个皇帝来当了。

  虽然在古代,皇权至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

  垂拱而治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不然,为什么会有皇权和相权的争夺,文武的不和,外戚,宦官和朝堂的争夺?

  最关键的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因此,一旦皇帝闹得天怒人怨,揭竿而起恐怕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到时候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反正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是死,造反说不得还可以拨云见日。

  所以,当今权衡利弊之下,还是放弃了立马收缴欠款。看書溂

  当然,皇帝并没有放弃这个念头,只是再一次将这件事往后推移了,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现在,无疑便是一个很好的时候。

  居然有人在京城范围内,动用军队,动用强弓劲弩。这简直是在打皇帝,打朝堂的脸。

  虽然最后查出来是一僧一道用了妖法。

  但是还是一样。

  只不过,是从普通人换成了修行人罢了。

  本来对钦天监就很是不满的皇帝,这一次就更加不满意了。

  上一次地动,钦天监没有提前预知,示警,以至于差一点对皇帝的正统性都造成了动摇。

  这一次,又是修行之人作乱,埋伏的还是驸马。

  当今不想知道其中有什么隐情,他只知道,这是修行之人搞出来的乱子。

  所以,钦天监的人又吃了挂落。

  不过,不只是钦天监,还有勋贵,武将。

  皇帝本来就准备收拾他们,之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

  这一次被他抓住机会,哪里会放弃?虽然这一次并不是他们的错,但是又如何?

  皇帝说你错,不错也错。

  更何况,虽然是因为一僧一道道法厉害,但是也不排除他们的失职。

  刚上位的令狐副将这一次被皇帝狠狠地批了一顿。

  只是,还不待皇帝借机发作,扩大范围。又有大事发生。

  边关告急!

  其实对于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出奇的事情。

  即便是在强大的秦朝,汉朝,唐朝这些时代,边关隐患都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秦朝,汉朝的时候有匈奴,唐朝的时候有突厥。

  本朝自然也不例外,不然,当今之前也不会想着利用联姻来解决问题。

  可惜,四夷之地的人,向来是畏威而不怀德。

  联姻什么的,根本不过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这不,眼看着朝廷先是有忠顺王造反,紧接着又有大地动。

  外族的人似乎也看到了机会,当即便趁火打劫。

  当然,除了贪婪之外,也和今年的情况有关。

  中土发生了大地动,外族之地也不好过。

  现在不过是刚刚入冬,但是塞外却是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场百年难遇的寒流席卷了整个草原。

  本来每年胡人,就算是没有问题,都习惯性的要冲击边关,从而攫取粮食人口。

  现在,眼看着一场大灾难即将来临,他们可不得大动干戈啊!

  不然,真的等白灾来临,恐怕整个草原,就要惨了。

  到时候,又冷又饿,不说十不存一,恐怕也会伤筋动骨。

  所以,这个时候,对中土发动大攻击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成功了自然最好,关外的胡人对于中土的觊觎,一直都没有减少。

  中土在他们看来就是一块诱人的肥肉,但凡是有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一场劫掠,不说直接覆灭中原王朝,只是简单的劫掠,便足够他们吃得脑满肠肥了。

  至于说失败了?也没有问题。

  反正中原王朝也不可能覆灭他们,到时候最多不过是服软,蛰伏一段时间罢了。

  关键是,战争是要死人的。

  在战争中死,总比在白灾之中死亡要好。

  前者,可以转移仇恨,可以攫取收获,甚至未必会死。

  但是后者就不一样了,水火无情,白灾同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听起来似乎很是壮观,很是美丽。

  但是对于草原上的人而言,那就是死神的召唤。

  于是,整个草原都动了起来,草原龙庭,一声令下,大大小小的部落,都跟着调动了起来。

  和中原不一样,草原几乎是全民皆兵,机动力很是强悍。

  好在边关一直没有放松对草原的监控,尤其是每年这个时候,更是打草谷的高频时段。

  今年更是因为即将发生白灾,自然就更加需要监控。

  所以,草原一动,边关就知道了。

  当即,一封一封的闭关急报如同雪花一样飞进了京城之中。

  要钱,要粮,要人,甚至有人很是悲观,觉得守不住,应该退避三舍,坚壁清野。

  一时间,本来就紧张的京城,在不断有八百里加急传信的情况下,就变得更是风声鹤唳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