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210章 候选人

第210章 候选人

  朝堂上的官位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是顶级官位,那就更是如此了。

  没看到之前,王子腾不管是从资历,能力,势力方方面面都已经满足了,却始终止步于内阁之外吗?

  不只是他,还有其他六部尚书,二三品大员,乃至于天下各州府的一方大佬,但凡是对仕途有所期待的,就没有人不想入阁的。

  这几乎是人臣的巅峰了,最高荣誉。

  尤其是这一次争的阁老,还不只是普通阁老之位,还有一个首辅之位,这可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有的强势阁老,便是皇帝都要退避三舍,比如张居正。

  因此,上官渊这一退,不只是替皇帝背锅了,同时,也是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权利之争上。

  这一次天灾,本来对他的打击,在上官渊主动承担之后,就没有多少了,现在,更是聊胜于无。看書溂

  此刻,大明宫中。

  当今高居宝座,俯瞰群臣,冷眼旁观。

  他就像是一个丢了一根骨头,让群犬争食一样。

  而群臣,除了上官渊这个已经完全置身事外的人,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其中。

  整个朝堂如同菜市场一样,变得沸反盈天。

  阁老在争,大员在争,其他的普通官员也在摇旗呐喊。

  机会难得,谁不想把握住机会?

  错过了这一次,对一些人而言,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其他人不说,便是已经准备退下来的王子腾,此刻,也不由得跃跃欲试。

  好在,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为文武两方不容,尤其是现在主持的收缴欠款的事情,更是绝了他入阁的希望。

  虽然因为一场天灾,让皇帝暂缓了收缴欠款的事情。

  但是王子腾却是从皇帝并没有撤下的旨意中看出了皇帝的决心。

  不是不收缴,只是时机不到。

  等灾难彻底过去,等皇帝找到新的借口,收缴欠款的事情还会重启,而且比起上一次还要来得凶猛。

  而本来,上官渊作为主帅,他为先锋。

  此刻,上官渊退了下来,他就更是首当其冲了。

  而且,王子腾有预感,皇帝不会再空降一个主帅,而是打算把他扶正。

  这要是换做其他事情,倒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现在嘛,就真的不只是烫手洋芋了,而是刀尖起舞了。

  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

  虽然不至于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面对大权在握,乾坤独断的皇帝,王子腾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

  且不说皇帝,上官渊,王子腾等人的冷眼旁观。

  此刻,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推举越发的火热,也渐渐地明晰了起来。

  最开始,大家推选新的阁老,几乎是有一点希望的都叫了出来。

  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是万一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见鬼了呢?

  而且,但凡是走到二三品的人,都有附庸之人。

  因此,叫一叫,就算没有选上,也不丢人,

  不过,经过最初的乱战,那些希望渺茫的人,很快就被几股大势力之给联合绞杀了。

  显然,大家都深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

  因此,在真正有希望争夺之人交战之前,他们先联手将其他浑水摸鱼之人给提前赶了出去。

  因此,剩下的人马也就清晰了。

  其一便是六部尚书之一的吏部尚书。

  六部之中,吏部不说稳占第一名,却也差不多。

  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当然,这指的是文官,武将归兵部。

  不过,几乎历朝历代,除了开国的时候,后期几乎都是以文抑武,所以,即便是武将的升迁,吏部也能插一手。

  因此,可以说,吏部决定这四品以下官员的政治生命,权力极大。

  除了吏部,其实户部权利也很大。

  毕竟,户部是钱袋子。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这话放在个人身上适用,放在朝廷身上也是一样。

  不然,当今为什么冒着名声不要,落得刻薄寡恩的下场,也要收缴欠款?

  和太上皇那样,垂拱而治,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吗?

  除了皇帝本身的性格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朝廷没有钱。

  但凡是想要干点什么事情,无钱就寸步难行。

  但是,国家之事,不是说你没钱就没钱,四面八方张口要钱的地方,多得很,也缺不得。

  因此,皇帝也只能饥不择食的打秋风。

  不过,现在的户部尚书是王子腾,他虽然也有旧部,但是因为之前干的事情,得罪了太多的人,因此,和之前那些散户一样,率先就被排斥在外了。

  剩下的工部,刑部就不说了,这是六部之中,垫底的存在。

  兵部也不说了,之前兵部尚书是王子腾,他被调走了,新的兵部尚书才上任,资历还低,自然争不了。

  剩下的礼部尚书,虽然看起来权利不怎么大。

  但是架不住人家的地位高啊。

  礼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清贵,就如同国子监,翰林院一样。

  上官渊入阁之前,就是礼部尚书。

  这几乎是所有文官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职位。

  就如同非翰林不能入阁,非礼部不能入首辅一样。

  虽然这话没有明说,却也是一个潜规则。

  六部尚书出了两个,还有一个宗伯,那是皇室中人,剩下的两人,都是外省官员。

  不过,别看是外省官员,但是来头可都不小。

  这两人都是在外省历练几十载功勋卓著,官声威望更是享誉海内的存在。

  几乎是妥妥的宰辅候选人。甚至比起朝堂上这三人,还更有威胁。

  眼看着争执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毕竟,这些人论资历,能力,势力,和王子腾一样,都满足入阁的要求。

  就好似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样。

  你说吏部尚书可以吗?当然可以,你说礼部尚书行吗?当然也行。

  而且,虽然都说公心,但是私心显然是免不了的。

  更何况,大家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就更是会偏重自己关系好的。

  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口干舌燥,最后众人对视一眼,齐齐朝着皇帝行了一礼道,

  “请陛下圣裁!”

  既然大家不能推举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人,那么就只能交给皇帝来决断。

  而且,别说入阁这种事情,就算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升迁都需要皇帝开口。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