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207章 赈灾

第207章 赈灾

  薛家因为有薛蟠在,所以,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不多时,演武场上,就将薛家的人聚集了个七七八八。

  因为薛家才搬到这边,之前薛蟠花了大力气重新修建了一番。

  因此,相比其他人家,薛家的房屋比较坚实,虽然依然经不起地动的折腾,最后轰然坍塌了。

  但是却坚持更久,让其他人有更多时间从屋内跑出来。

  因此,除了少数倒霉的人,其他人虽然惊魂不定,看上去狼狈万分,到底没有受到多少伤害,最多就是擦着,碰着了。

  最严重的也不过是被瓦片砖石房梁砸中。好在至少命保住了。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因此薛家的损失并不大。

  只要人在,人好,其他的不过是一些身外之物罢了。

  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此刻,整个京城都是一片废墟,哀嚎之声响彻云霄。不知道的还以为末世来了。

  安定好了薛家这边,薛蟠也并没有能够清闲下来。

  他先是交代了薛家的人,地动之后,可能还有余震,所以切记不能返回屋内。

  不过,还是需要从废墟之中收集一些吃穿用的东西。

  不然,人根本就扛不住。

  也幸好现在是五六月份,天气热起来了,这要是二三月份,甚至更早寒冬腊月,好家伙,情况恐怕会更糟。

  老弱妇孺,伤残病痛的人,根本就受不住,死伤更多。

  交代好了注意事项之后,薛蟠又嘱咐到,注意防御。

  自古以来,就不缺乏那种乱中浑水摸鱼的人。

  虽然此刻天灾波及了所有人,但是未必没有漏网之鱼,万一有人这个时候兴风作浪,那......

  好在,薛家损失不大,因此,倒也不担心有人太岁头上动土。

  要是真的敢以身犯险,那就正好为民除害。

  乱世用重典,天灾大乱之中,就更是需要谨防人祸。

  留下足够的人手守护薛家之后,薛蟠又让其他护卫前往薛家四周的人家,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自己这边没有事了,薛蟠一颗心定了下来,接下来自然就有心思帮着别人度过难关。

  不过,这一次受灾范围这么大,波及面涵盖了整个京城。

  薛蟠一个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人。

  好在古代的建筑都是一层,大多都是土木结构,虽然更容易破坏,但是坍塌之后的破坏力,相比钢筋混凝土,几十层塌陷下来,显然是无法比拟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密集。因此,受灾情况并没有太过严重。

  当然,这种不是太严重也只是相对而言。

  交代了一番之后,薛蟠又马不停蹄的朝着王家和上官家赶了过去。

  现在是白天,王子腾和上官渊他们都去上朝了,家中没有主事之人,薛蟠也有些担心他们的家人。

  至于说王子腾和上官渊,薛蟠虽然担心,但是倒也还好。

  一方面,对于他们,就算是担心也没有用,政事堂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去的,即便是现在乱作一团,但是想来哪里是精英汇聚的地方,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在一个,相比其他地方,宫中,朝中,虽然也受到了波及,但是想来影响是最小的。

  毕竟,宫中,朝中的建筑最为坚固结实,尤其是这还是一个超凡位面,有修行之法在,因此,倒也不用太过担心他们。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这一次地动突如其来,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宫中却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乱子。

  几乎第一时间,钦天监就出动了。

  这一次,钦天监可以说是要倒霉了。

  毕竟,检测天地异动的事情,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地动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居然没有提前检测到,这显然是他们的失职。

  虽然平时他们超然物外,便是皇帝都要对他们客气有佳。

  但是这个事情上,要是他们不给皇帝一个交代,恐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毕竟,地动这种事情,可不简单,尤其是在古代。

  这不只是意味着一场天灾,更是还有天人感应。

  皇帝都是受命于天的存在,那么发生天灾,是不是意味着皇帝不得天心了?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皇帝不找他们算账才怪。

  所以,他们自然就要积极表现。

  平时十分高冷的他们,这一刻也顾不得人前显圣了,将吃奶的劲儿都施展了出来,很快就帮着皇帝稳定了宫中和朝中。

  可惜,皇帝对他们依然没有一个好脸色看。

  这一次,真的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一个处理不好,比起当日忠顺王携太上皇的舆论还要严重。

  尤其是发生在,太上皇驾崩,忠顺王败亡,当今又忙着收缴欠款,准备对勋贵一网打尽的时候。

  这说明什么?

  一时间,皇帝恨得牙痒痒。直接就咳出血来了。

  要不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他都要对老天破口大骂了。

  苍天对他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今也只能先咬紧牙关,处理好眼前的事情,至于其他的,只能押后再说。

  当即,当今便将所有朝臣都召集了过来,然后成了赈灾指挥部。

  皇帝亲自挂帅,其他人兵分几路,立刻对整个京城受灾的地方进行援救,同时,严厉打击浑水摸鱼之辈。

  上官渊作为阁老,此刻责任最为重大,

  王子腾作为户部尚书自然也是如此。

  可惜,现在,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来国库并不宽裕,所以,皇帝才想着收缴欠款。

  可惜,欠款还没有收缴上来,就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才能更好的赈灾。

  但是,钱从哪里来?

  本来那些欠钱的人就不想还款,现在他们也受损严重,自然就更加不愿意还钱了。

  而皇帝这个时候,也更加不能强迫他们还款。

  人家都已经这么惨了,皇帝要是还一意孤行,恐怕......

  当然,最关键的是,因为天灾,本来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利受到了威胁,自然不能强行推动。

  这也是皇帝气急的原因之一。

  但是赈灾势在必行,户部又没有银子。

  皇帝也只能从自己的私库之中调动资金。

  好在,之前灭了忠顺王等人,倒是赚了一波,不然......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