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187章 丧钟

第187章 丧钟

  “好好好!!!”

  中军大帐之中,响起了王子腾一阵惊喜的叫好之声。

  本来王子腾因为左右为难的事情,导致整个人都心力憔悴,身心疲倦。

  但是此刻,如同回光返照一样,整个人都满脸红光了起来。

  这显然是因为薛蟠暴露了自己的实力,然后费了一些功夫,让他相信,自己就是薛蟠,不是其他人冒充的。

  整个暗卫王玄猜测的那样,王子腾显然并不知道,薛蟠的修为居然这么厉害。

  要知道,自己将家传绝学交给薛蟠的时候,似乎还在昨天。

  薛蟠习武比习文的时间还要短暂。

  而且,习武和习文一样,入门简单,但是想要精通,想要大成,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相比习文,习武其实还更加困难。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字方面的事情,主观感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就算是李白的诗,张旭的字,韩愈的文章等等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但是武功就不一样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

  因此,薛蟠金榜题名,王子腾虽然开心,但是那是后继有人的开心,是老怀大慰。

  然而,依然将他当做小孩子,或者不能说小孩子,但是却并没有那么看重他的意见。

  所以,之前,他只是让暗卫传话,薛蟠来了,也立马想要将他送走。

  根本就不听他的意见。

  但是薛蟠武功的突破,压制了自己,王子腾就更加开心了。

  也就不在那么固执己见了。

  虽然都说乱世看武,盛世看文。

  似乎文比武更加重要。

  然而,这也是要看情况的。

  尤其是眼下这个情况,一不小心,天下就会大乱,武功自然更重要。

  而且,薛蟠能够有这么强的修为,但是平时却根本就不暴露。

  这一次,要不是危机诞生,要不是因为他,薛蟠恐怕依然不会暴露。

  对于这种藏一手,闷声发大财的做法,王子腾却是更加看重。

  甚至比薛蟠在文武上的成就更看重。

  文才比曹子建,武功比霸王如何?最后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反而是有一个好心性,如同贾诩,司马懿之流一样,却是可以善始善终。

  所以,这一次,王子腾没有再急着让薛蟠离开了。

  既然他想要留下来,那就留下来。

  只要不暴露本来面目,以他的武功,就算是京营之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其他也不会有人怀疑他。

  ......

  且不说京营这边,却说京城这边,情况越发的紧迫了。

  因为,随着太上皇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情况也越来越不好,消息根本就封锁不住。

  一时间,忠顺王的声势瞬间大涨。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

  看到当今情况似乎不妙,一些投机分子,当即就聚拢在了忠顺王身边。

  每天的折子一箩筐一箩筐的堆在上书房。

  内容嘛,都是引经据典的说什么忠孝之道。让皇帝不要遮掩消息,让群臣探望太上皇等等。

  看上去似乎没有指责当今什么。

  但是意思却十分明显,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面对这种情况。当今这边,自然就十分暴躁了。

  他虽然是一个十分能忍的人,但是这件事本来不是他做的,只是一个意外,自己只是背锅侠。

  而这些人居然以下犯上,当今自然是怒不可遏。

  一时间,宫中器皿,尤其是瓷器的用量大幅度提升。

  便是内侍的伤亡程度也有所增加。

  然而,皇帝暴虐的谣言又传了出来。

  反正,不管当今怎么做,似乎都是错。

  最好下罪己诏,然后禅让忠顺王。一切就太平了。

  ......

  “好了,陛下,不用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生气,保重身体才是。”

  坤宁宫中,皇后温声细语的安慰着当今。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太上皇的身体,以及忠顺王,其他的都不过是旁枝末节。”

  “等这件事情过去了,收拾一些小鱼小虾难道还有什么困难吗?”

  不得不说,皇后的确是贤内助。

  三言两语,便说道了皇帝心坎儿上,既平息了他心中的怒火,又指明了眼下的关键。

  “还是皇后明白。”当今点了点头。

  他的愤怒,其实并不仅仅是冲着这些闲言碎语去的。

  只是,诸多事情搅合在了一起。

  “哼,既然他们想要看,那就让他们看吧。”

  ......

  心中有了决定,当即,皇帝就下旨,召忠顺王,宗人府的皇亲国戚,朝廷中的一二品大员等等,直接参与进来。

  当然,必要的监视还是有的。

  不然,万一人家栽赃嫁祸怎么办?

  当今放开了口子,其他人,尤其是忠顺王一方的人,自然迫不及待的探查了起来,似乎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当今的把柄。

  可惜,既然当今敢放开口子,即便是他做的,也肯定早就收拾好了首尾。

  因此,其他人如果只是单纯的打探,显然不会有什么收获。

  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太上皇修仙,服用了金丹太多,类似贾敬那种,然后危在旦夕。

  对于这个结果,其他人也就罢了,忠顺王一方的人显然不会满意。

  平时,他们无事都要三分浪,就更别说现在了。

  而且,他们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已经没有了退路。

  所以,他们自然不会满意这个结果。

  只是,打探的情况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是在几方人马共同的参与下,得出的结论。

  他们就算是想要无事生非,栽赃嫁祸也找不到机会。

  好在,这也难不倒他们。

  虽然之前的结论不能推翻,但是因果却是可以颠倒了一下。

  是,太上皇是因为服丹过度而出现问题了。

  那么是谁蛊惑太上皇服用的?

  以前也服用了,为什么这一次就出现问题了?

  还有太医最开始开的方子,医治的手段也太过保守,耽搁了病情。

  然后,矛头又重新的指回了当今。

  而就在当今和忠顺王等人博弈的时候。

  他们已经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太上皇。

  或者说也不能说忽略了吧,只是太上皇大限已至,到底没有能够挺过去。

  于是,不久之后。宫中就响起了一连串的丧钟。

  不只是宫中,紧跟着,京城中的庙宇道观也都跟着敲响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