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115章 选址

第115章 选址

  所谓是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脸面这东西看起来不能吃,不能喝,完全无关紧要。

  但是其实越是尊贵的人,越是看中这个虚头巴脑的东西。

  别说对于这些普通凡人了,便是对于仙人,圣人,不也是如此?

  有的时候,他们宁愿放弃实利,都要争取面子。

  尤其是对于贾家而言就更是如此。

  毕竟,他们曾经可是站在了权利的巅峰。自然就更加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

  贾府的第一代宁国公和荣国公是驰骋疆场的肱股之臣,他们在朝堂上也是呼风唤雨的,老公爵去世,又有贾代善崛起,延续了贾家三十年的辉煌,本来到了贾赦这里,贾家若是能够挺过去,就可以成为真正的世家大族了。

  这一点从贾赦的字,恩侯,而且还是皇帝取的,便可以看出端倪。

  可惜,中间出现了一些差错,尤其是贾代善提前谢幕,以至于贾赦,贾敬被废,贾政,贾珍无能,贾府也就渐渐没落了。

  这一点从贾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应酬便可以看出一二。

  其他女子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有当家夫人领着出去交际,或者有交好的女子,姐妹,发请帖邀请聚会。

  甚至即便是他们不出去,也会有人上门说亲。

  但是看看贾家。

  三春几乎除了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姐妹。

  也从来没有人邀请她们出去聚会。

  贾元春都快成老姑娘了,也没有人上门说亲。

  不只是他们,王夫人,刑夫人也是一样。

  当然,这和他们的身份有关。

  三春除了惜春都是庶女,古代嫡庶有别。

  惜春虽然是嫡出,但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年纪也不大。

  王夫人明面上只是一个五品夫人,刑夫人只是继室。

  再加上,贾家的名声真的是臭大街了。

  其他人,大部分都避之不及,哪里愿意沾染上他们。

  除非是贾母愿意动弹,不然,还真的没有什么人愿意和他们往来。

  而贾母呢?

  风光了一辈子,从小是大家闺秀,侯爷千金,长大了是国公夫人,当家主母。

  她可不愿意到老了,腆着一张脸,到处让人看笑话。

  因此,她基本上都不出去,只是在贾府之中和晚辈玩乐。

  便是去上香拜佛,也都是去自己家庙。

  因此,如今元春封妃,仿佛给贾府打了一针强心剂,贾府希望借着元春封妃这件喜事,再次崛起,进入政治权力中心。即使不能进入权力中心,也让同僚们看看贾府虎威犹存,以后不敢轻视贾府。

  所以,虽然修建省亲别墅可能会让他们伤筋动骨,但是一个个的都咬紧牙关也要跟上。就如同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

  而且,虽然现在花的多,但是只要贾家崛起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如同投资一样,只要看准了,下的本钱越大,收获就越大。

  贾元春封妃这件事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再说,这可是皇帝的要求。

  看看人家怎么说的,

  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共享天伦之乐事。

  只有家世豪富、有深宅大院的,才可以申请省亲。而这深宅大院,又不能像贾家原来的宁荣二府、荣禧堂之类日常居住宴坐之所,必须是“别院”,还得是“私第”,不能包个宾馆招待皇妃。

  平日里,贾家奢侈,号称富贵人家。

  现在,下旨了,你却不修了。

  这是什么,说小了是,不念骨肉亲情,毕竟,皇帝之所以下旨就是感念,嫔妃娘娘们皆是入宫多年,岂有不思念家人父母的道理?

  人家娘娘都想家人了,家人能不想?

  就算是心里不想,表面上也不能表露出来。

  毕竟,封建王朝,几乎都是以孝治天下。

  任何事情只要扯到孝道上就不是小事情。

  所以,就算是打肿脸也要修,而且还必须好好修。

  往大了说,就是不敬皇帝。欺君之罪。

  这其实也是皇帝在为下一步抄家做准备。

  好家伙,欠钱不还,居然如此奢侈。

  所以,皇帝这种人,看你不顺眼了,有的是法子折腾你。

  不修,就是大不敬,修,就是奢侈,不知道还款,为皇帝分忧。

  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旨意下达之后,修建省亲别墅就势在必行了。

  不过,想要修建这样的别府,可不是一件小事。

  毕竟,这牵扯到的可是至少上百万两银子的流动。

  这样一笔钱财,别说对于一个家族,便是对于朝廷而言,都不是小数目。

  每年朝廷的税收也不过是几千两而已。

  所以,省亲别墅要修,但是首先一点便是需要先拿出足够的银子。

  尤其是对于贾家这种寅吃卯粮的家族而言,就更是需要聚集所有族人共同讨论。群策群力。

  有钱的出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一时间,老爷、少爷并各相公都聚集在贾政的梦坡斋,商议筹建省亲别墅。

  便是贾母等人都赶来旁听。

  到了梦坡斋,首先就见贾政、贾赦、贾琏并贾政的一干清客皆在,围着一张两府的地图。

  对于其他人而言,想要修建省亲别墅,肯定是另觅他处,购买土地。

  毕竟,老宅不好动,也不能轻动。

  但是对于贾家而言,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真的没有多余的钱财。

  若是再购买一大片土地,在京城这种寸金寸土的地方,除非是郊区,不然,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地方。

  至于郊区就太远了。

  皇妃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本来叙话的时间就不多。

  要是路途还远了,那恐怕前脚刚到,后脚就该离开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改造了。

  好在,贾家有一个好祖宗,给他们留下的底蕴,吃了三代都还绰绰有余。

  其他不说,单单是这荣宁两条街的地盘便足以让贾家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里可是权贵云集的地方,若是售卖,贾家瞬间就会摆脱寅吃卯粮的困境。

  当然,卖是不能卖,但是分割一部分出来修建省亲别墅还是没有问题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